我愿把一颗心儿捧上——中国文联组织艺术家赴西藏慰问采风侧记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07     作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海拔5374米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阵地甘巴拉雷达站,艺术家们眼含热泪,为驻站官兵献上精彩节目、表达由衷敬意;在海拔5300米的世界最高哨所之一的查果拉哨所,艺术家们顶着寒风,将洁白的哈达和热烈的掌声献给哨所的战士;在江孜宗山广场演出时,原定500人的观众规模扩大到了3000人,演出结束后藏族群众围着艺术家们,紧紧拉着他们的手不愿松开。在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江孜白居寺,艺术家们感受藏文化的精深博大;在山南藏王墓、昌珠寺、雍布拉康,艺术家们感受藏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藏汉文化交流历史;在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亚东曲米欣古,艺术家们感受上世纪初藏族人民抵抗英国侵略的英勇与壮烈;在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金鲁居委会、乃东县昌珠镇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居委会、江孜帕拉庄园,以及拉萨的八廓街,艺术家们或走村入户,或深入街头,感受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在沿途的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多庆错、卓木拉日雪峰等一个个神山、圣湖,艺术家们感受西藏神奇的地理地貌和壮美的自然风光——8月26日至9月4日,中国文联组织艺术家赴西藏慰问采风,艺术家们送去一路歌声、一路欢笑,也收获一路感动、一路振奋。

在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金鲁居委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廖奔和艺术家们听居委会负责人介绍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查果拉哨所,艺术家为战士们面对面表演。

艺术家们克服高原缺氧等不利条件,积极准备参加演出。

在甘巴拉雷达站,战士们全神贯注地观看艺术家们的演出。

江孜宗山广场演出现场。

慰问篇

    甘巴拉雷达站:泪水与笑声在“最高舞台”上交织

    “20年前,我曾经随一个慰问团到过这个雷达站。由于高海拔缺氧,一路爬山,到了山顶,仅剩几个艺术家坚持下来,也已经全都光张嘴说不出话来了。小战士们拉着我们的手,给我们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我们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就流了下来……”

    这是8月31日,在海拔5374米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阵地甘巴拉雷达站,中国文联赴藏慰问采风团慰问演出主持人、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的开场白。一番话下来,全场一片沉寂,每个人的心口都像堵了一块东西。等到青年歌唱家高文致带来的《天路》的音乐一响起,全场人员,包括所有艺术家和工作人员、新闻记者的泪水就再也控制不住了,连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两位摄影家王征、魏勇都忽觉镜头一片模糊,不得不悄悄转向墙角擦去眼角奔涌的泪水。

    其实从刚上山的那一刻起,艺术家们的感动就已在积蓄。通往甘巴拉雷达站的路本来不能通车,为了艺术家们能上来,战士们前几天硬是加班加点抢修平整了道路。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到了雷达站,战士们已经排着整齐的队列守候在门口。下车后,战士们赶紧把艺术家们让进室内,又跑前跑后,将热水、防止高原反应的红景天口服液、氧气瓶送到了每个人的手中。看着战士们整齐的队列、可爱的脸庞,艺术家们把所有的不适全都暂时放在了一边,抖擞精神,在这个平生所经历的“最高舞台”上演出。影视表演艺术家郭碧川朗诵的西藏军区领导创作的诗歌带来了对战士们的深情问候;前一天刚到西藏还没适应过来的表演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吸了几口氧就上场表演了一段相声;京剧表演艺术家于兰特意唱了一段《穆桂英挂帅》中的唱段“我一人能挡百万兵”;身材单薄的青年魔术师曲蕾和战士们互动表演魔术,由于有许多肢体动作,到演出完已几近晕倒,不得不猛吸氧才勉强支撑住。由于缺氧,青年歌唱家温洪武演唱的《卓玛》后几句没有唱上去,依然赢得了战士们的掌声。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带来的一段模仿秀,逗得战士们哈哈大笑。歌唱家郑咏由于高原反应非常严重,一下车就不得不靠氧气瓶支撑,虽经努力,实在无法上场,只好抱憾作罢。演出中,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廖奔和李一、刘建、祁海峰等书画家们也将“世界屋脊”、“高原雄鹰”等书法作品和一幅美术作品献给了战士们。

    组建40多年来,甘巴拉雷达站的一茬茬雷达兵战风雪、斗严寒,用青春和热血,用忠诚和信念,在生命禁区铸就了“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甘巴拉精神”,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在演出的最后,高文致和温洪武又走到战士们中间,合唱了一曲《彩虹儿女》,将最美的祝福送给了这些可爱的战士们。高文致还流着泪与战士们一遍遍握手、拥抱。她说:“在这里演出,效果肯定达不到正常水平,但战士们不在乎这些,只要你付出朴实和真诚,就是对战士们最大的敬意。”廖奔也情不自禁创作了一首诗《那一片高山上的雪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演出完毕,艺术家们仍难掩激动,纷纷与战士们合影,久久不愿离去。终于不得不下山时,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目送艺术家们,长时间挥手告别。

    江孜宗山广场: 藏族群众拉着演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江孜宗山广场是藏族人民抵抗外敌侵略的见证。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西藏军民在江孜以宗山为中心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9月1日上午,中国文联慰问采风团在此为各族农牧民群众进行了一场慰问演出。

    此次演出原本计划为小规模,观众为500人。等到演出开始,身着各色服饰的县城里的各族群众、赶集的农牧民群众、放学的小学生们,以及来江孜的各国游客,顶着烈日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广场上很快就聚集了近3000人。虽然舞台十分简陋,就是一辆流动舞台车,但观众的热情极大地感染了艺术家们,在牛群和当地一位藏族演员的主持下,郭碧川的朗诵、曲蕾的魔术、于兰的京剧、武利平的二人台、高文致和温洪武的藏语演唱、刘全和刘全利的滑稽表演一一上演。当地的演员也表演了精彩的歌舞节目。郑咏演唱的《我爱你,中国》《为祖国干杯》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掌声、欢呼声响成了一片。

    前台节目精彩,后台故事更精彩。在温洪武唱完《卓玛》走下台时,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几位藏族老阿妈早已等在台口,见他下来,都围上去,指着自己说“我叫卓玛”、“我也叫卓玛”……还紧紧握着他的手,用略显生硬的汉语大声问着“你辛苦吗”。此情此景,让温洪武颇为感动。他说:“老阿妈和藏族同胞把自己当亲人,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们的爱。”武利平演出完,将观众敬献给他的哈达又献给了台下的一位老阿妈。他说,藏族同胞的淳朴,让他感动,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更让他感到了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责任。

    演出时气氛热烈,演出完气氛则更热烈。在艺术家们演完上车要回宾馆时,群众将车围了个严严实实,纷纷和艺术家们打招呼。许多藏族同胞挤到车门口,拉着演员们的手紧紧相握,久久不愿松开,不断地说着“扎西德勒”、“以后一定要再来啊”。在车艰难地开动后,一路上沿街的群众看到车还在热情地招手。记者在拍摄的间隙回头往车里一看,好几位艺术家和工作人员又在擦拭眼角感动的泪水。

    查果拉哨所: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战士

    从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只有3000米的亚东县城一路往北上山,周围植被从茂密的树林逐渐过渡到了稀疏的灌木、片片的草原和浅浅的苔原,最终只剩荒土和雪山,只能偶尔看到一只雄鹰和几只野羊在活动。这么荒凉的地方还会有人的存在?9月2日,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当一幅“艰苦不怕吃苦,苦中有作为;缺氧不缺精神,激情干事业”的标语出现在面前时,艺术家们终于确信,“传说”中的中国和印度边境上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到了——驻守于此的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曾被国防部授予“高原红边防队”荣誉称号,江泽民同志曾为这里题词“雪山红旗永放光彩”。

    一下车,寒风刺骨,让人直打哆嗦。哨所的官兵们给艺术家们献上哈达的同时,也送来了军大衣。于是,艺术家们心中的暖流开始汇聚,原定的看望交谈活动便又成了一场小型慰问演出。

    演出在哨所的室外小广场举行。在主持人牛群的提议下,站在广场的战士们都被请到了主席台,坐到了座位上,艺术家们则站在主席台下给战士们演出。武利平表演了模仿秀,逗得战士们乐开了怀。郑咏唱不了高音,便为战士们说了两个小笑话。高文致和温洪武边唱边走到战士们中间,将哈达献给脸冻得通红的小战士们。上山时高原反应严重、痛苦得直喊“难受死了”、一路上不停吸氧的曲蕾,这时也勇敢地脱掉军大衣,给战士们近距离表演魔术。最后,在牛群的提议下,一位小战士自告奋勇,为艺术家们表演一个军事动作匍匐前进。他收获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郭碧川激动地给小战士献上哈达,称赞这是最美的节目,并眼含热泪地唱起了《小草》。演出完后,战士们与艺术家依依不舍地照了合影,这回,依然是战士们坐在前排,而艺术家们站在后排。

采风篇

    大美西藏让艺术家们创作激情迸发

    有人说,在西藏,手中的相机掉到地上不小心按动快门,都能成就一张绝美的好照片。的确,行走在西藏的土地上,神奇的地理地貌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可以说是处处成图、步步入画,让中国文联赴藏慰问采风团的艺术家们目不暇接,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创作的激情,尤其是摄影的热情。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多庆错、卓木拉日雪峰等一个个神山、圣湖,沿途的蓝天、白云、碧水、雪山,让摄影家李前光、王征、魏勇的相机的“咔嚓”声几乎就没有停过。魏勇说,到世界屋脊捕捉奇景是他多年的夙愿,这次集中拍摄了几千幅作品,西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奇特的民风、仙境般的大自然留在他的镜头里的同时,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随行的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罗成琰、副主任李培隽,办公厅副巡视员金宁宁也都拿起了相机,一路拍个不停。温洪武更是拍了几张不错的片子,高兴地向王征请教。他说,这种采风为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

    书画家们的兴奋劲儿一点儿也不亚于摄影家。车子一路行走,画家刘建、祁海峰一路拍摄、画速写。刘建说,自己常去各处写生,可以说见过的景象很多样了,但这次一到西藏,还是被这里的山水、建筑和人所震撼。藏族同胞的形象很鲜明,很适合入画。祁海峰表示,西藏的山形很独特,那种原始、奇异,有别于内地,真正体现了“大美”的境界。书法家李一也表示,这次西藏之行,一路所见所闻,从灵魂深处都对自己有很大触动,书法创作的灵感更多了。

    一座座寺庙、一尊尊佛像、一幅幅壁画、一件件珍宝、一位位信众……西藏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极大地吸引了中国文联慰问采风团各位艺术家的目光,特别是藏汉文化交流和西藏与中央政府密切联系的一些内容更是引起艺术家们的极大兴趣。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赴北京朝见清朝顺治皇帝的壁画,大昭寺里唐朝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罗布林卡里藏文化与汉文化等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建筑风格,藏文化发祥地山南的藏王墓、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殿昌珠寺、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里文成公主入藏的痕迹、遗物或传说,江孜宗山、亚东曲米欣古见证的上世纪初藏族人民抵抗英国侵略的历史,以及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江孜白居寺的修缮,都在印证着藏汉文化交流融合源远流长。王征说,作为一位摄影家,到了西藏,不仅仅是观看和记录,更重要的是体会,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挚情感,体会藏文化与汉文化等多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可割舍,这些都让我感动,感动于多民族文化的血脉联系。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十七条协议”,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由此废除了腐朽黑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被奴役多年的广大农奴获得了土地和自由,翻身当家做了主人。60年过去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怎么样?在江孜帕拉庄园,中国文联慰问采风团的艺术家们充分感受了旧西藏农奴主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农奴悲惨的处境,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居委会和乃东县泽当镇金鲁居委会,艺术家们走村入户,看到了西藏人民今天的美好生活。

    克松居委会有一个今年7月21日正式开放的陈列馆,分“艰苦岁月”、“喜获新生”和“幸福之路”三部分展示了展览的主题“历史的变迁——克松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陈列馆参观时,中国文联慰问采风团的成员被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张张图表所震撼。旧西藏农奴主惩罚农奴的监狱和刑具,民主改革时期农奴分到土地的庆祝与喜悦,今日克松村的发展成就与远景规划……无不让艺术家们感慨万千。

    据居委会负责人介绍,2010年,克松居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60.98万元,形成了以农业、运输业等为主导的经济产业。克松已从昔日农奴主的庄园发展为繁荣稳定、欣欣向荣的新克松。慰问采风团还走进了村民达瓦次仁家中。廖奔向主人赠送了慰问品,与主人坐在一起拉家常,关切地询问主人家的收入情况和孩子上学工作情况,并参观了主人家种大棚、养牲畜到粉丝加工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小院。听到主人年人均收入已达1.5万元,艺术家们都感慨,这真是西藏发展进步的一个生动的缩影。

    金鲁居委会于2001年由分散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人均纯收入仅有1600元的三条山沟里的村民搬迁组成。去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79.28万元,人均收入4077元,是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走在村里,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宽阔的街道,村委会里宽敞的会议室、琳琅满目的农家书屋,让参观的艺术家们激动不已。在村民次仁巴珠家中,艺术家们与主人坐在一起聊天,喝酥油茶,听他讲述自己的幸福生活。临走,还给主人送上了米和油,祝愿他的生活和西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短短10天时间的采风,艺术家们对西藏感受最大的一个词语就是“翻天覆地”。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的发展令艺术家们格外欣喜,也让艺术家们无比振奋。

    西藏和平解放50年时曾来慰问演出过的郑咏,时隔10年再次来到西藏,走在拉萨的街头,走在繁华的八廓街上,“变化真大。”她说。于兰表示,此次参加中国文联的慰问采风,把国粹艺术带到了“最高舞台”上,“这是京剧的一次高峰”。刘全和刘全利则深切地感受到,藏族同胞需要文化,希望像此次慰问这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经常开展下去,他们一定积极报名参加。牛群感慨说,此次中国文联慰问采风,两上5000米以上的高处,“含金量很高”。因高原反应吃了不少苦头的曲蕾说,这次采风让她终生难忘,“采风给了我启迪,也给了我力量。希望下次还能再来。”廖奔也写了一首诗《我来到美丽的西藏》表达了所有艺术家们的心声:“我来到这圣洁的天堂,心里满是鲜花和阳光。这里的色彩最为绚烂多变,此处的山川更加神奇多样。高原红涂靓了美丽的姑娘,粗犷的汉子把幸福歌唱。全国人民都祝福她吉祥,她今天的风采吸引了世界目光。我愿把一颗心儿捧上,化为北京与拉萨间七彩桥梁。”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