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02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名家: 王家新  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书协副主席

           田伯平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驻会副主席

           孟繁禧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颜振卿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理事

    作者: 雪  峰  郑祖荣  王登民  潘学礼

    加强字间连贯与行间呼应

    王家新点评雪峰行书斗方:此作品笔力强劲,用笔稳重,整篇章法布局合理,字间有米南宫意。不足之处:1、作行书,字与字之间不够连贯,气息不太通畅。2、“智”字用笔琐碎不精到;“违”字走之旁太过,笔力不够、发软。3、行间左右没有呼应,字与字之间有罗列感。4、既取米南宫意,应在势与用笔上加强。

    苦临字帖锤炼笔画

    田伯平点评郑祖荣行书中堂:此幅作品写得很流畅,运笔自如,疏密得当,字型长、短、偏、斜处理得也很好。比如,开头的四个字分别呈现卧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在书法章法布局中应该把不同的字变化成合适这个字的特点,适合章法要求。“尽”字是长方形,“黄”字是菱形,这样布局出来留给观赏者的空白是符合审美要求的。

    该幅作品不成熟之处在于:第一,“黄”、“河”、“千”、“楼”四个字太大了,显得下面很重,在布局时可以调整。第二,收笔时随意性太强,应增加一点藏锋方笔或切入式方笔。收笔时可适当选用回锋、叠锋或三角运转回锋。第三,笔画还要锤炼,“层”字的笔画显得太软,尖峰用笔时也要压着运行不能太虚,显得没有力量。建议作者苦临历代行书字帖,取古人结构四分,加之自己六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祝更上一层楼。

    楷书作品讲究变化的含蓄自然

    孟繁禧点评王登民楷书横幅:这幅楷书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字距、行距及正文的书写整体感较强。提两点意见:一、章法上写的是楷书,落款上又写一遍行书,楷书应是再清晰不过了,没有必要在用行书释文。原因无非两种,落款处空白留大了,只好多写两行,或是另要展示一下行书的能力。如果是前者,就应该在构思时将章法设计好,楷书在理性创作的表现上最为突出,故应意在笔先。如果是后者,为了作品的整体效果,还是不要画蛇添足为好。二、就正文而言,楷书的动人之处应是在端庄周正之中欣赏到它的灵动,看到它的活力,因此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甚至在笔画之间一定要有极其丰富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一定要含蓄自然。从这幅作品看,笔画间的粗细变化过于夸张,如:“落”、“啼”、“姑”、“寺”等字,上重下轻,影响到结构的稳正。字形之间变化不大,通篇显得有些平。字写到一定程度,艺术到达一定境界,拼的是细节。任何艺术门类,能够瞩目与推崇,一定要有极高的技术含量。

    师法唐楷深力用功

    颜振卿点评潘学礼楷书中堂:此幅作品以唐楷为根基,掺以“颜筋柳骨”笔法出之,得雄强浑厚,端严壮伟之气象。书写以情命笔,不激不厉,通篇和雅静穆,气息畅通,足见作者有扎实的楷书功底,亦有入古之悟性。不足之处,字法欠准,线条较弱,繁简混用,如:“党”、“学”,错字现象,如:“击”、“竞”,应注意写正确。建议作者再深入唐楷经典,师法“颜柳”或“欧褚”,系统临摹法帖,仔细观察其笔法、墨法、章法、结字法,得其形、悟其神、入其韵。功到垂成,自能得古法之三味也。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