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文化“地沟油”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24     作者:康尔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南方都市的城乡结合部,许多过去的乡镇影院、公社礼堂被改成了演艺吧;在北方的城镇,有点规模的酒店、饭庄也多有说唱表演。依据本人的考察,那些场馆里的说唱艺人时常用低级趣味取悦受众、吸引眼球,他们贩卖的是艺术文化的“地沟油”、“苏丹红”。

    这一现象之所以存在,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其一,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说唱艺人的入行门槛很低,似乎不需要太多文化修养,也毋需经过专业院校的培养,只要口耳相传一点才艺,再掌握一两个绝活,便可登台卖艺了。其二,有关部门对新兴的文化市场缺乏有效的引导。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曲艺成了纯粹的商品,说唱艺人成了这类商品的生产者、贩卖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梦想,有些艺人不得不用“黄段子”、“灰段子”、“花段子”刺激观众的感官,撩拨观众的本能,以延宕自己在舞台上滞留的时间。据我所知,有些草台班子的老板,是以表演者在台下停留的时间及受追捧的程度来给艺人结算酬金的。其三,艺术是社会的晴雨表。以语言为载体的曲艺,与社会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眼下的社会风气并不尽如人意。必然影响以现编现卖为特点的说唱艺术。

    本人以为,应由文化主管部门提供条件与便利,对奔走于酒楼、茶肆、演艺吧的说唱艺人进行必要的培训与管理,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审美情趣。要知道,曲艺界的宗师、鼻祖柳敬亭也是在明代的师塾先生莫后光的帮助下成为艺术大家的。

    (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康尔近日在中国曲协坚持“三贴近”·促进曲协事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上如是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