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被春天遗忘的小花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19     作者:徐鲁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至今日,我们所面对的儿童文艺生态、童年成长环境,是那么纷纭嘈杂和光怪陆离。一种强大的通俗化、游戏化、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力量,在肆意蔓延着,无孔不入地渗透着和包围着我们的孩子。悲剧诗学里有一个古老的命题:越是美丽的,越是容易被伤害和被毁灭。儿童剧这朵小花,似乎正蒙受着这种不幸的命运。

儿童剧,被春天遗忘的小花

徐鲁(儿童文学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根据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小说《小铁道游击队》改编的儿童电视剧《小小飞虎队》,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映。我跟着看了多集之后,觉得这部儿童剧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小演员和大演员的表演,以及电视剧的整体制作质量,都属严谨、认真和讲究的上乘之作。应该说,这是央视在这个暑期献给全国孩子的一道儿童剧的“美食”和“大餐”。

    然而,除了这道新出炉的“美食”,我翻遍了全国其他三四十家电视台的节目表,再也找不到一点新鲜的儿童剧的踪影。倒是那种粗率甚至“恶搞”得足以让人“娱乐至死”的游戏娱乐节目比比皆是,令人应接不暇。

    时至今日,儿童文艺的一些最美好的传统,早已被一些媚俗的创作者和惯于推波助澜的传媒界彻底解构和颠覆了。魔幻、动漫、电玩、网游以及荒诞、怪异、随意和恶作剧般的各种娱乐元素,取代了传统的故事和讲述方式,也消解了儿童文艺应有的艺术之美、精神品位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功能。我们所面对的儿童文艺生态、童年成长环境,是那么纷纭嘈杂和光怪陆离。一种强大的通俗化、游戏化、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力量,在肆意蔓延着,无孔不入地渗透着和包围着我们的孩子。实际上我们都已感觉到了,一方面是无处不在的媒体负面影响所带来的道德恐慌,另一方面就是整个社会,对于“娱乐化”、“收视率”和“票房攀比”不切实际的鼓励与乐观。其结果,诸如媒体文化学者和批评家大卫·帕金翰发出的“童年之死”、尼尔·波兹曼发出的“童年的消逝”等等声音,也就并非是危言耸听了。

    仅就当下的儿童文艺生态环境来看,其明显标志就是,许多曾经是那么活泼、美丽和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文艺形式,如儿童诗、故事诗、童话诗、儿童剧、童话剧、儿童相声等,都渐渐式微,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濒临绝迹。前些时,著名儿童剧作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工作的孙毅先生在一个电视节目访谈中说到,在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出版的各种儿童文艺分类选本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儿童剧选本。儿童剧,这朵在新中国儿童文艺百花园里曾经是那么娇美、艳丽和充满生机的小花,到了今天,竟然被彻底地遗忘和冷落了。没有人去用心栽培,也没有人去用心浇灌。孙毅老先生痛心地说,没有了儿童剧,这无疑是“万宝全书缺了只角”。出于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文化忧虑,这位毕生从事儿童剧创作和组织工作的老人,只好以一人之力,孜孜矻矻,自己动手选编了一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儿童剧作选。

    难道是今天的孩子们不喜欢儿童剧吗?是孩子们不愿意走进儿童剧院和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儿童剧吗?显然不是。曾经为孩子们写过《小淘气的决心》《小姐妹的冰靴子》《野天鹅》《摘星星的孩子》等许多儿童剧的老作家葛翠琳就这样说过:“孩子们的眼睛是最灵敏的反光镜,有趣的情节、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故事、活泼的语言,就会从小观众的情绪上反映出效果来:惊奇、赞叹,惋惜、悲伤、忧虑、欢笑、模仿……好的儿童剧,甚至可以迫使小观众中断自己心爱的游戏,到了时间就急急忙忙坐在电视机前。这样,许多可爱的形象,就会深深刻在孩子们童年的记忆里,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着儿童们美好的心灵。”

    另一位曾经为中国孩子翻译过《神奇的颜料》《雪女王》《神气活现的小兔子》《十二个月》等前苏联儿童剧、童话剧的老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先生,最近也特别撰文,无限留恋地追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剧的兴旺景象。在上海,他们有自己的儿童剧创作队伍,写出了和演出了许多好的儿童剧,如任德耀创作的久演不衰的《马兰花》,他们甚至还有自己专门的儿童剧场。相比之下,任老不禁如此感叹:“目前不但儿童剧本不出版,其他剧本也很少见出版。回想我年轻时在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剧本占了很不小的比例。我读曹禺、夏衍、于伶的剧本,也读许多外国剧本。爱好文学怎么能不读莎士比亚的剧本,莫里哀、易卜生、萧伯纳、奥尼尔、王尔德的剧本?可如今又如何呢?”

    是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走过来的那一代儿童,有谁不怀念《大灰狼》《果园姐妹》《狼姥姥》《马兰花》《小铃铛》《金色的海螺》《巧媳妇》《宝船》《青蛙骑手》《祖国的花朵》《小雁齐飞》《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儿童剧呢?从改革开放初期走过来的那一代儿童,有谁不知道《报童》《神奇的101》《宋庆龄和孩子们》《五(二)班日志》《寒号鸟》《啊!摇篮》《泉水叮咚》《扶我上战马的人》《寻找回来的世界》《小熊拔牙》等儿童剧、儿童影视片和童话剧呢?那时候,每一次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都会出现一批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优秀儿童剧,儿童文艺的小百花园里真的是姹紫嫣红,二十四番花信风轮番吹过,春兰秋菊竞相绽放。

    可是为什么到了今天,儿童剧这朵美丽的小花会被春天遗忘、会变得如此凋敝和冷落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被“娱乐化”、“收视率”和“票房”牵引着,被所谓的“市场化”控制着,渐渐放弃了各自原有的责任感和文化守护与担当之心,放弃了文化关怀之心和职业操守,跟着“全民娱乐化”的风气,一起陷入“娱乐至死”的泥淖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种局面!

    庸俗无聊的娱乐,只能把公众引向更加庸俗无聊的低处,把整个社会搅得更加庸俗、粗鄙和无聊。别林斯基曾经有言:“把人引导至虚无缥缈和空想境地的幻想,是有害处的;但是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唤醒对自然界的兴趣、唤醒对人类理性力量的信心的想象力的活动,却是有益的。”据说,悲剧诗学里有一个古老的命题:越是美丽的,越是容易被伤害和被毁灭。儿童剧这朵小花,似乎正蒙受着这种不幸的命运。

    因此,我从内心里真切地希望,全社会的有识之士都能够真切地来关心和扶持儿童剧,还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诗人、童话家、剧作家们,都能够重新去关注、热爱和保护儿童剧这种美丽的儿童文艺品种,用各自美好的智慧、情感、思想、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文字,给今天的孩子们浇灌出一个真正春兰秋菊、异彩纷呈的小百花园。我也期待着美丽的儿童剧也有自己的华丽转身。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