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创作,首先要感动自己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17     作者:黄启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搞创作,首先要感动自己

黄启国(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有人说,主旋律作品是没有“搞头”的,搞出来不可能高质量、高水平。的确,有些人在创作的时候,为了去赶某个节庆或者为了拿奖,而去找一些比较浅显的东西,甚至把标语口号式的东西,把对政治文件、英雄人物事迹的一般解读,也当做文艺作品。总体上来讲,我们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就是说主旋律作品应该是主体,应该是我们文艺发展的主流。而需要明确的是,主旋律作品,它并不是不能出好作品,它也可以出很多好作品。我认为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都是主旋律作品,而当今的主旋律电影《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也是好作品。主旋律作品是我们作家、艺术家需要下功夫的领域,需要认真去研究。关键是你有没有能力和水平驾驭它,能不能把它写好,是不是能够真心地带着感情创作。搞创作,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使读者愿意看、愿意读,从中得到启迪。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文联组织必须要抓主旋律,在重大题材、重点作品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要通俗而不是庸俗

    现在文艺创作关于精英化和大众化的讨论很多。精英化和大众化之争,其实就是经典(或称精品)和通俗之争。我的观点是不反对通俗,但是作为文联组织,作为文艺名家,还是要倡导搞精品。真正的精品才能流传,才能经久不衰,对社会产生大的影响。而从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上看,没有大量通俗的东西、一般的东西,精品也很难产生。数量和质量是一个辩证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我用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精品,往往很多是由通俗的东西发展起来的。我们很多艺术门类都有发展的过程,比如川剧,它的音乐、唱词、动作,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才形成某种定式,才出现被大家所公认的样式。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反映通俗的东西,但更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得有精品意识,前提是耐得住寂寞。这些年风靡全球的爱尔兰的《大河之舞》来源于民间,最初是在乡间田野和城乡酒吧流行的踢踏舞,是非常通俗的东西,但是一经舞蹈家精心创作,搬上舞台、荧屏,现在俨然是世界顶尖级的舞蹈经典了。所以说,我们既需要通俗,也需要精品,精品和通俗并不矛盾。

    无论是精品还是通俗,均离不开现实的土壤。因此我们的文艺创作必须要深入生活,必须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但是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要表现的所有东西都靠深入生活获得,这样可能在深入生活中累死了都没有出作品。所以很多东西要靠间接获取,通过和人家交谈、看东西来得到。但是这要在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的融合中、去体会、理解。一点生活都没有,不行。过去我们把作家、艺术家专门组织去深入生活,把作家、艺术家派下去当县委副书记或者乡干部。比如著名作家柳青,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时,通过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创作出著名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我们强调要深入生活,但不是都要直接在现场体验。比如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并没有到岳阳楼上去看,当然他曾经到过岳阳。但是写这文章的时候并不是在岳阳楼上写的。他底蕴深厚,凭想象和朋友介绍就写出了经典之作。因此思维、概括、构思、想象也很重要。我们既要重视深入生活,又要重视间接借鉴。

    创新不能没了章法

    文艺作品离不开传统,但是必须有创新。如果仅仅固守传统,那么审美就难以发展。而如果离开了传统去搞创新,创作就没有根基。我们要的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现在特别是在美术、书法创新上问题很多。我看现在的有些书法作品,字越写越难看,笔画不到家不到位,但是还称为艺术。一问就说是“创新”。古代书法家大多是当官的人,当官前要考试,当官后要写奏折、文学作品给人看,所以要好好写。现在不同了,书法不叫看,叫欣赏。你别问写的是什么,先看所谓整体效果。他说对称是美,不对称也是美。反正他说美就是美。因此现在流行一句话:“什么叫书法,不好好写字;什么叫唱歌,不好好说话;什么叫舞蹈,不好好走路。”当然这是调侃。不过,现在的某些创新,有的时候的确是没有了章法。我是主张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书法作品和其他任何文艺作品,至少要给人美感,如果不美就不叫书法。字写得歪歪扭扭,大家都不认识了,说这才叫艺术。我认为长期这样下去,艺术就可能会变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人民群众会远离你、抛弃你。传统要坚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是非常应该、必要的。但发展、创新要有章法。我认为需要在传统上下功夫,要练真功夫。所谓传统的东西,就是经过多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是很好的东西、经典的东西、公认的东西。那些非经典的东西早就被历史的尘沙掩盖了。

    现在有些人浮躁,不重视自己的作品质量,往往把功夫花在作品之外。这并不是陆游说的“功夫在诗外”那个意思。“功夫在诗外”是讲写诗要多体会、研究、深入生活。现在有的“功夫在作品之外”,就是写作上用功夫少,而宣传推销上下大功夫。见人就宣传,甚至不符合实际地炒作,说得很好,但真正一看,不过如此。这样的作品也许能获得一时的、少数的、外行的赞扬、赞许,但很难获得人们长期真正的喜爱。所以我认为,主要还是靠前期的创作,要沉得住气,作品要有质量,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宣传。我们现在有一部分作品很可惜,有的画家确实画得很好,也有很多好的书法家、小说家,创作了不少好的作品,但是没有扶持,不会运作,甚至不会交往,因此他的东西“养在深闺人未识”。作为一级组织,或者作为个人来讲,要学会宣传,学会介绍,要让他们作品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说,像四川省文联搞的展览、演出、评奖或一些大的活动,实际上是对这些人才的宣传推广。

    获奖之日就是进仓库之时?

    关于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方面,一些低俗、媚俗的作品,甚至带黄色的东西,有一些经济效益,甚至经济效益还不差。另一方面,一些政治色彩很浓的作品水平并不高,但是屡屡获奖,获奖后就再也没有人看了,经济效益也不好,有人戏称“获奖之日就是进仓库之时”。我认为,真正好的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有经济效益就必然有人要买你、读你、唱你、听你的作品,要欣赏甚至收藏你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它的受众面广,自然社会效益就好。如果一个作品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那这种社会效益就是打了折扣的社会效益。我们要注意,有了好作品后就要学会主动进入市场。

    而市场也有培育的问题。比如川剧作为我们国家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文学性在所有戏剧中是较高的,但是川剧在年轻一代中基本没有市场。四川20多年前就提出了振兴川剧,但是现在效果并不好。并不是年轻人都不接受川剧,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它,其中一点是没有进课堂。我们讲要传承地方文化、研究地方文化,但假如川剧在四川中学课本、大学课本里,作为欣赏也好,作为选读也好,让学生接受一点知识,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所以教育、引导很重要。最近我们搞的戏剧进校园活动,演出了很多场次,把川剧《巴山秀才》《易胆大》等一些京剧剧目送到高校。第一次在川师大演出《巴山秀才》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离开,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而且不断鼓掌。这戏魏明伦写的,唱词、对白很漂亮,人物塑造鲜明,情节丝丝入扣,非常好。所以说,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优秀作品没有向群众推荐,我们媒体介绍得也不多,我们电视上播放的低俗的过多,比如前段时间唱红歌,这是很好的事,但很多参赛者水平太低,有些唱了两句就不行了,可以说是“出丑”。自己在家练练可以,娱乐可以,在电视上“秀”就有点丢人,太浪费宝贵的频道资源,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我觉得精品的社会效益、市场效益是可以引导的。商业产品可以引导市场,文化产品也一样,有新的东西出来,大家接受、喜爱的东西出来,就可以引导市场。周立波的海派脱口秀,就是随便讲,现场把政治、经济融合,把社会的各种现象都讲得很机智、很幽默、很搞笑,又不俗,老百姓愿意听,现场看卖几千元一张票,看电视的人更多。所以说,文艺作品同样可以引导市场、引领市场。

    现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因为经济强大和本身底蕴的深厚,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特别是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我们过去“走出去”搞对外文化交流,往往只是在华人圈子里面娱乐一下子,自己吹捧一下子,很难进入西方人的主流社会。而现在不同,越来越多的活动可以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甚至好多西方国家的一些从事文化运作开发的人士,也到中国来交流。

    前不久,我就接待了英国的一位著名的文化策划大家,他和我们商讨四川特色文化的东西怎么能够到英国去展览、演出。他们主要是想展览中国画,对山水、花鸟、藏獒、熊猫这一类有巴蜀符号的东西感兴趣,还想运作演出。这说明我们中国文化、四川文化随着经济的强大也在强大。但是这里面也有个如何处理好关系的问题。我们一味排斥西方文化,是错误的。当然,现在排斥西方文化的人很少。对西方文化,往往是盲目崇拜、模仿的较多,而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点妄自菲薄,不太注意民族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真正地宣传我们的文化,弘扬我们的文化,要把我们传统的东西搞好,保护我们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要善于运作。现在有种现象,国外的作品不管好坏都拿到国内来,甚至受到大家的追捧。比如前几年有些美术作品血淋淋的,专门画丑的东西,看到让人恶心,谈不上任何美感,偏偏有国外的经纪人在炒作这些画,把价位弄得很高。我们一部分人为了经济利益去赶潮流。结果听说现在价位有很大的降低。这些东西喧嚣一时,不能长远。因而文艺作品要给人美感,有地方特色。比如我们四川的文艺作品就要有巴蜀气派、巴蜀风格。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