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25     作者:李朝全     来源:中国艺术报

《忠诚与背叛》 何建明、厉华 著 重庆出版社

    红岩故事是一个经典红色题材,主要讲述重庆解放前夕集中营中地下党人的英勇抗争事迹,最早于1959年由罗广斌等著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首次披露,后来在此基础上改编成了长篇小说《红岩》。数十年来,红岩故事被改编成影视、歌剧、舞剧、话剧、评书、连环画等各种艺术形式,影响了几代人。何建明、厉华的新著《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是在新的时代视野下,对红岩故事进行重新开掘,采取的是非虚构纪实的手法,讲述的是真实的革命历史,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部新著的主题便是它的书名:忠诚与背叛。作品在开篇提出:“8000多万党员中,党员的纯洁性、党员的信仰感,似乎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警惕”,作者的立意在于构筑一座“崇高的精神大厦”,运用史实论证提炼红岩精神,用强悍的革命历史精神遗产来撑起当代人的理想信念、信仰大厦。作品围绕着对党和革命事业是忠诚还是背叛展开历史叙事,将对革命理想和信念是忠诚还是背叛作为评判每个党员信仰坚定与否的标准,作为展示每个人物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核心。在人的身、心、灵受尽折磨与摧残的情形下,检验的是人的意志、品格和良知,更能考验人的信仰。许建业、许晓轩、刘国鋕、陈然、江竹筠等一大批地下党人坚贞不屈,他们善于苦中作乐,组织铁窗诗社,写下了著名的“黑牢诗篇”。英国19世纪的社会改革家和随笔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提出:“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忠诚与背叛》讲述的红岩故事,所彰显的正是崇高信仰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在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称量出一个人灵魂的重量。在牢狱之中,可以检验出信仰的真假虚实。在红岩往事中,有些地下党人刚入狱时还十分坚定,但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后来背叛了,成了革命的叛徒,如李文祥。作者笔下的“背叛”是多种多样的,有对革命事业、崇高理想的背叛,有对所属阶级、阵线的叛逆与反动,其中有的是对本身原先隶属的剥削阶级的背叛,有对革命抱同情态度进而背叛国民党腐朽统治、暗中为入狱地下党人通风报信,帮助越狱的,等等。《忠诚与背叛》将背叛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书写,扩大了全书内涵及张力,深化了作品主题。

    《忠诚与背叛》特别注重通过人物来展现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伟大。作者经过详尽的考究,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女人无叛徒。在红岩中,没有一位女性沦为叛徒。这些女性英雄群像后来集中体现为江姐、双枪老太婆这样的小说《红岩》中的典型人物。何建明、厉华以铁一般的史实和事实真相揭示:叛徒会后悔、敌人可改造。背叛自身信仰的人,一定会经历自我的责难和灵魂的煎熬,在受到人民的审判之前,先受到了自我良心和心灵的审判。因此,有的叛徒最终会迷途知返,回归到信仰旗帜之下,反而变得更坚定,如《红岩》中叛徒甫志高的原型蒲华辅、冉益智。而敌人,即便是如徐远举这样罪恶累累的特务头子,解放后也会悔悟,也会向进步理想和信念靠齐。对反动及落后分子的改造,从反面彰显了理想和信仰的强大力量。

    信仰、理想、信念的削弱与失落是当下社会精神生态的一大危机。重申信仰,让信仰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高高飘扬,用信仰引领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和党员,无疑有着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忠诚与背叛》因为对信仰力量的大力彰显而独树一帜。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