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廊业的新变化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15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根据2010年的调查数据,在我国画廊客户构成比例上,国内买家和海外买家的比例为6:4,国内购买力的提升已成为对我国画廊业现阶段经营的重要支撑。2010年我国画廊的国内买家中新买家的比例约占50%左右,增长幅度较快,反映了国内购买力对于艺术品的浓厚兴趣,并进一步扩大了国内的收藏家队伍。成熟的购买力是我国画廊业经营的重要基础,80%的国内画廊的经营数据表明,在2010年“老买家”的再度活跃是自身经营转好的主要支撑。而海外购买力重新入场迹象明显,海外藏家也是我国画廊业经营的支撑力量。总结2010中国画廊业的市场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3点。

    市场冷热不均

    2010年,从拍卖市场的火爆及艺术品博览会的成交情况来看,艺术品市场显然已经恢复。但相较于拍卖市场和艺术品博览会,作为艺术品市场中的一级市场的画廊恢复稍有滞后:不同画廊的经营情况也冷热不均。

    经过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调查,实力雄厚的画廊如佩斯北京画廊的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画廊的经营情况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极其有限,而中型画廊表示经营状况只有轻微的好转,小型画廊则大多挣扎在“生死”边缘,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这种状况主要表现为艺术品博览会销售状况上的差距。除去在博览会上不同的成交表现,画廊在空间上的变动也显示出冷热不均的特征。以798艺术区为例,部分画廊扩大了经营空间,如世纪翰墨画廊和玉兰堂画廊两家都从空间狭小的3818库搬迁到更大的空间。而部分画廊在过去的一年里退居到空间较小的厂房以减少运营成本的投入。还有些画廊则选择迁至租金地价更为便宜的草场地艺术区。可见,不同的画廊在经营较为困难的时期采取的策略也各不相同。

    一线城市占主导地位

    中国画廊市场,经历了上世纪以来的逐步发展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淘洗”,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目前,北京、上海、香港、台湾仍然是中国画廊业发展程度较高的4个地区,北京、上海两地都有多处画廊产业聚集区,画廊的专业化程度也较高。2011年5月,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根据雅昌艺术网的信息对中国画廊市场规模进行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5月,中国重要大中城市总共约有1512家正规画廊,北京地区的画廊有605家,占据中国画廊市场的40%;上海地区有237家画廊,占据总量的16%;港澳台地区有120家画廊,占到总量的8%。

    二线城市成为新兴势力

    近几年国内二线城市画廊业迅速发展,如杭州、广州、成都、重庆、济南等地的画廊开始崭露头角,显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像江浙、广东、川渝、济南等地区都已拥有了百余家大小画廊。在广东地区,有81家画廊,占到总量的5%;江浙地区也有70家画廊;山东地区有55家画廊;川渝地区有37家画廓;另有307家画廊分散在其他地区。一些城市例如成都、广州、杭州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艺术产业园区,同时这些地区的画廊也采用代理制与当地较有名气的艺术家签约。

    2010年,二线城市画廊显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成为国内画廊业新兴势力,这也吸引了部分一线城市画廊到二线城市拓展市场。例如千年时间画廊在二线城市投资开办了分画廊,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此外,根据胡润财富榜的报告显示,除了北京、上海、香港这些一线城市之外,广东、重庆,江浙一带也是富豪聚集较多的城市,这样的外部条件必然会为当地艺术收藏和艺术消费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摘选自文化部文化市场司《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