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电波浪漫的旋律——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评析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08     作者:张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6月30日晚,由总政歌剧团为建党90周年特别创作的献礼大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下文简称《永》剧)在解放军歌剧院盛大首演。这部歌剧是今年该团推出的首届中国歌剧演出季系列剧目的重头戏。该剧由黄定山任艺术总监,王慧敏任行政总监,张千一任艺术指导,杜竹敏、张勇编剧,王晓岭作词,张卓娅、王祖皆作曲,胡宗琪导演,王燕指挥,黄楷夫任舞美设计。戴玉强、吴静、冯瑞丽、汤子星、黄华丽、张海庆等人主演。作为国内第一部红色谍战题材歌剧,《永》剧剧情险象环生、情节扣人心弦,在感受激情音乐和生动剧情的同时,给受众留下了对革命历史与当代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刻思考。

    《永》剧戏剧结构精巧,围绕“斗争”、“情感”、“场景”三条线索,以一连串紧张、曲折、壮烈的情节,缀连起主要角色的情感脉络,使受众感觉到该剧不再单纯是历史故事的简单叙述,而是引领观众进入角色心灵,展示出革命者生命与灵魂、精神与信仰的光彩。三条线索相互有机地勾连交织,且互为因果,营造出一个个冲突激烈的戏剧场面,淋漓尽致地渲染出电波下的殊死搏斗与爱恨情仇,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而英勇战斗的壮举,歌剧的艺术魅力在戏剧中得到充分体现。

    为激发创作热情和灵感,剧组主创人员曾三赴上海,到剧中原型李白的故居、上海历史博物馆和剧中人物工作战斗过的地方采风体验,并请李白之子李恒胜先生提供了其父许多当年生活、工作的宝贵资料和真实事迹,为《永》剧的成功改编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红色”精神,不仅需要传承,更需与时代精神并行俱进。可以说,《永》剧作为新时期以来的一部新生民族歌剧,相比同名电影,有着更多的赋有新时代特色的创新和发展。此剧在艺术构思上紧紧围绕“情”、“真”、“新”三个方面进行。在刻画主人公对党、国家、民族的大爱之情以外,着重描写了对亲人、爱人的骨肉亲情;在生动感人的情感冲突中,讴歌了共产党人的大情大爱和浩然正气,具有震撼心灵的情感冲击力。该剧通过民族情、战友情、亲情以及恋情的反复交织,展开人物的情感冲突,彰显了情真意切之主题。另外,在人物设置方面,女主角何兰芬从原电影中的纱厂女工变为一个家境优越、有一点任性的青年护士,使现代年轻人更容易揣摩她的所思所想。二十多岁的何兰芬,其实很像今天的女大学生,从最初对于革命冲动、浪漫的幻想,到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变得机敏而坚强。尤其是剧中增加了李侠妹妹这个幕后人物,同时又设置了左翼青年贯穿全剧,对照历史与现实,重复强调理想信念“永不消逝”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这些处理,使剧情更加感人,蕴含更加丰厚。整部歌剧音乐既有反映江南文化的评弹小调,又有表现大上海百乐门年代的都市音乐,同时也融入了很多时尚、音乐剧元素。

    “绝不走老路”可以说是当今歌剧艺术创作的“座右铭”。为此,“继承、融合、创新”是《永》剧在音乐创作中集中体现出来的三大得力元素,《永》剧力求在音乐民族性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意识,用新的音乐语言演绎歌剧蕴涵的思想,并为歌剧中的艺术形象赋予动人心魄的魅力。在音乐的处理上,《永》剧的音乐以上海、江苏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并融入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上海地区的许多音乐元素。既符合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和地域背景,又吻合人物的个性和戏剧的规定情景;既优美动听,又形式丰富,唱法上也是民族、美声、通俗兼容,不同唱法都统一在整个剧情和音乐发展的脉络之中。创作者试图在实践中解决好“继承、融合、创新”这个课题,既保持民族歌剧的特色,又具有时代的新意和“海派”文化的特质。歌词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不少抒情唱段可独立成章,推动剧情发展的戏剧性唱段也很精彩。尤其是在剧中运用了丰富的中国式宣叙调写法,使其既适合歌剧的需要,又迎合了中国受众的欣赏和审美习惯。整台音乐的融合、交织和起伏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不同声部、不同唱法、不同音色在剧情的发展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该剧导演手法新颖,运用灵动的舞台调遣,在错落有致的多维空间里营造紧张的戏剧冲突,匠心独运地借助表演区的转换,将演唱与剧情节奏交织在一起,使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音乐性得到更好的糅合。特别是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把歌剧与现代舞肢体语言融为一体,用现代戏剧语汇表现歌剧情境,让人耳目一新,在歌剧舞台呈现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突出表现了“追求永不消逝,信仰永不消逝”这一时代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的说来,《永》剧创作团队在此次演出中的表现堪称上佳,全剧采用新的视角、新的人物关系、新的冲突构置、新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段,无论咏叹、宣叙还是独唱、重唱、合唱,均显情深声美、技法娴熟,新老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也无不体现出对“红色”经典的尊重与忠实、热爱与执著,实现了对“红色”经典作品的创新。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