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台之力,献上电视人对党的深情——大型纪录片《旗帜》背后的拍摄故事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22     作者:丁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剧照

    宏大的景观视角、动情的历史讲述、深沉的音乐旋律……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通过10集的篇幅回眸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探索历程,详细记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足迹。观众在片中再一次感受了血与火的历史硝烟、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

    如何使得这部作品兼具真实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主创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自去年12月接到任务,举全台之力,在全台范围内抽调最优秀的纪录片编导,组建以科教频道为核心的主创团队,投入最优秀的技术力量,使用最先进的高清电视制作手段,在充分遵循纪录片创作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立体化的创作模式,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编导组、资料组、重要人物采访组、航拍组、视觉创作组、音频创作组及技术保障组,统筹安排,明确分工,量化管理,责任到人,在强力推进纪录片创作的同时,也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该片总导演闫东表示,“在短短的140天内,剧组主创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完成了从策划、拍摄、采访到样片的制作过程,创造了中央电视台近年来拍摄重大题材纪录片用时最短的纪录。为了拍好《旗帜》,我们在创作上动用了很多创新的理念,献上了我们电视人对党的深厚感情。”

    60位老人的鲜活口述

    片中,一缕午后的阳光,加之一些书籍和花草的背景,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画”中,江苏吴江一位93岁高龄、名叫奚天然的老人,为观众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个县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海松江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情景。奚老曾是那次会议的代表。这个片段是编导王森负责拍摄的,据他回忆,“我们前去采访时,老人刚做完手术不久,知道我们要来,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在老人的家中,王森四处找寻最好的拍摄地,最后定在不到4米长、2米宽的阳台上。因为房子临街,为了保证静场,每到开拍,工作人员就要跑出去限制车辆的行驶。王森说,“别看奚老如此年纪,但他对往事仍然记忆如昨,提及当年的情景时非常激动,给我们讲述时手臂很有力地挥舞着,他似乎是把这次拍摄当成人生最后一件大事来完成。”

    而奚天然仅仅是《旗帜》中,编导采访到的60位亲历者之一。重要人物采访组导演王志强说,在这60位采访者中,大多是当年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目前年事已高,都已退休,而且一些人的联络方式以及工作单位都未知,因此要寻找他们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在全组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一个月之内拿到了被采访对象的确定信息。从2月12日第一个人物采访开始到3月13日的一个月时间里,60位亲历者、决策者,还有历史学家的采访,为这部纪录片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新世纪最大规模的航拍

    电视艺术,作为一门声画艺术,需要丰富的画面做支撑,为了实现宏大的视觉效果,主创们做了如下的构思:选择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当中的“红色经典”路线,通过展现这些地区的风貌来勾起观众的红色记忆。于是广东省、陕西省、湖南省、浙江省、上海市等7个省市的10多个点的20余架次的拍摄,成就了新世纪以来央视最大规模的一次航拍。观众也有幸从空中俯瞰北京、上海、嘉兴、长沙、韶山、延安、西柏坡、深圳、珠海等地50多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地标的沧桑巨变。航拍编导孙铁健说,在央视的航拍大片当中,这种创意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孙铁健的航拍日记里,每一篇都把当时的天气情况记录无遗,天气对于航拍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孙铁健在延安的航拍日记中写到:“我们随机飞往延安城。机长操作飞机一会儿盘旋,一会儿俯掠,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枣园,从不同的角度都收录到我们的画面里,有全景,有近景,有特写,一些地标性的建筑像原中共中央办公厅楼、中央大礼堂、七大会址都是如此清晰和完美。”而在深圳的航拍经历则多了一份惊险,据编导郭一民回忆,一月份的深圳,天总是雾蒙蒙的,一连数天,还不见好转,这种焦急的等待着让他切身地体会到什么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好在之后的天气出现了两天的转机,可就在直升机的发动机已经转动准备起飞时,令人欢快的轰鸣声却戛然而止,只见报警信号灯不停地闪烁。此时,郭一民的心咯噔一下。幸好,经过全面检查,只是飞机尾翼的一个插头接触不良,半个多小时后,故障排除,飞向天空。如果说这个小插曲有惊无险的话,后面的飞行则够惊险刺激。在这次航拍中,郭一民需要拍摄一个位于莲花山山顶的邓小平塑像的镜头。但这个镜头不是俯拍,而是要先贴着地面飞,快到山前时,再把飞机拉起来,映入眼帘的是邓小平的塑像,这样很有视觉冲击力。飞机的骤然拉升,令郭一民很不适应,下了飞机就呕吐不止。而郭一民看重的只有画面的完美,对他而言,每次创作都是一次挑战。

    首次呈现的珍贵资料

    影像资料对于文献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开拍伊始,以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为核心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资料组,对央视庞大的库存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分集编导们提供了最好版本的历史影像,相关的历史影像也被全面细致地进行了修复、校色,使得该片中近百条首次使用的珍贵历史影像清晰如新。这也是自2006年央视启动珍贵历史胶片资料抢救修复工程以来,第一次全面、大规模地在重点纪录片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编导们还分别采用了国家博物馆、新影厂、新华社、国家档案馆、八一厂、电影资料馆以及国外多家相关专业资料馆提供的珍贵资料,据统计,资料编辑组总计提供了馆藏资料11163分钟,转录高清资料约954分钟,修复老旧资料500分钟。

    有多年的纪录片导演经验的张宝平早已在他的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分门归类、码放整齐的素材“衣帽间”,里面有影像的、有声音的,当然还有不少剪辑的手法,需要使用时就像电脑检索一样,瞬间把适合的素材调出来。“当然,很多时候我也在为‘资料库’收集新的资源,比如这次在表现汶川地震的场面时,我就从八一电影制片厂得到了很多观众绝对没有见过的一手素材,胶片的拍摄方式令这些画面更震撼,同时我还引入了电影大片的特效手法,2分30秒的镜头将把观众拉回那个撼天动地的时刻,一拳拳地击打着每个人的心。”

    在王森看来,除了影像资料的直接运用,他还有自己的想法,就是给“老资料”找到“新感觉”。在描述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时,文本中有这样一段总结:“然而,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处理这段解说词时,他并没有如以往使用辛亥革命起义士兵们的相关影像,而是挑选了相关历史影像中的两个长镜头:第一个镜头是一个男子和剃头师傅在谈笑中做着刮脸剪发前的准备,第二个镜头是另一个男子的长辫子已被剪下,辫子在剃头师傅的手中像长蛇般晃荡……“虽然这两个镜头在以往的片子中曾被多次使用,但我处理时在最后有一秒多的静帧,意在强化解说词表达的概念。”虽然这段是较为常见的影像资料,但特殊的处理反而深化了影像本身所表达的内涵,“历史不能改变,但可以用电视语言进行解读,这就是我们的二度创作。”王森如是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