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唱之我见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10     作者:阿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假唱已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假唱在近些年趋于泛滥,成为各种演唱会、独唱音乐会、联欢会、主题晚会的一种流行,一种通病,甚至一种必须,是因为假唱者照样拿很多的出场费,仅仅是对对口型,做做样子,或痛苦,或梦游,或迷茫,或火爆。那声音不是他们现场唱的,而是早已录制好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反复录,反复挑,然后合成起来,如此,所有的高音结结实实全上去了,所有的中音都稳稳当当毫不失色地表达出来,所有的长调能一口气唱完。于兹之下,观众们欢声雷动,尖叫伴着眼泪,狂欢伴着晃动的小卡通人、荧光棒,形成了狂热的海洋。这让假唱者乐不可支,乐此不疲。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假唱这件事终于在民众中不胫而走,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觉得受到了愚弄,白抛了泪水,白献了掌声,白崇拜了,白“粉丝”了。于是乎开始憎恨假唱者,揭露假唱者。有的假唱者“不争气”,在假唱的时候,不小心露了馅儿,栽了个跟头,话筒抛出去了,声音还在。观众们愤怒了,嘘声一片……

    然而,假唱之于电视台还是受欢迎的,为什么呢?因为假唱可以保证视听效果、视听质量,保证让全国的电视观众收听到一流的现场演播——尽管是做了假的。如果像排球比赛那样现场直播就完蛋了:风声、雨声、雷声,声声入耳,人声、乐声,连同演员的失声,声声真切,播将出来,那就是一个村级水平,这怎么能行呢?有关部门以文件的形式明令禁止假唱,要义之一,除防止欺骗观众外,重要的是,许多新歌手出不来,而老歌手通过假唱,青春依旧,这让年轻歌手或有沮丧之感,不利于出精品,出人才。所以禁止假唱是对的。禁止假唱之后,也的确出了一些新人。一些过气的歌手,特别是一些流行音乐的歌手,他们已经不能真唱了,高音上不去,低音也下不来,连蹦带跳之演唱,气也不够使了。让看客真的有点心酸,有点不落忍,当然也不能卒听。于是乎有些人便淡出了乐坛。不过也行,毕竟曾经幸福过,曾经风光过,也挣了很多的钱,好生活是没问题了,所以不用记挂他们了。倒是那些与共和国一同走来的老歌唱家,他们的真唱让我感到别一种心酸与同情。曾记否,当年他们唱的歌子,慷慨激越,乐风淳朴,声音之甜美、之刚健、之悠扬、之亲切,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终身难忘。他们不仅是伟大的歌者,也是经典歌曲的缔造者,他们唱的歌,始终是一代人,特别是父辈一代的精神瑰宝。不过,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一个一个的真唱,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只是还在唱,但听上去令人痛苦,曾经的光辉形象受到极大的损伤,听众那美好的记忆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既然他们唱不了了,为什么还让他们出来唱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是功勋歌唱家,是广大观众的期盼与爱戴,在广大观众的期盼与爱戴下,他们再一次走上了舞台。这舞台,或者是经典歌曲的演唱会,或者是个人音乐会。效果怎么样呢?真的不好啊。

    于是,我想到了假唱。我觉得对那些功勋伟大的歌唱家,根据他们的年龄和业绩,应当有一个专门委员会的评估,允许他们在特殊的场合和特殊的日子登台假唱。这样不仅可以让崇拜他们的一代又一代听众得到极大的艺术满足,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激发他们饱满的热情,同时又可以使这样的一些艺术家永葆青春,不失形象。这样的演唱完全可以坦坦荡荡地用字幕表明,“本歌曲录制于某某年”。当然,这一定不要成为某些不够格的、所谓的音乐家假唱的理由,绝不能对这样的人开这样的口。当然,在这些老艺术家中仍然有人宝刀未老,那就真唱好了。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