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作品引发的思考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03     作者:彭利铭     来源:中国艺术报

    周日在家忙里偷闲收拾整理书籍时,翻出一本中央文史馆编著、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底出版的《全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选》,前言是启功先生用他那端庄俊秀的行书亲笔撰写,弥足珍贵。

    因少时曾受中央文史馆诸前辈的教化、指点和亲授,他们视愚如子,令愚如沐春风,受益终身而享用至今。故每见此类书刊我都倍感亲切,总带着一种缅怀崇敬之心情, 这里的作品大多见过原作,有些还很荣幸地亲眼目睹过其创作过程。许老麟庐老人的《荷花鳜鱼》、宋步云老人的《多寿图》、黄均老的《玉环调鹦图》、秦老岭云夫子的《瞿塘轻棹》、三不子老人卢光照前辈的《鱼儿乐》等作品,当年笔者都分别具体写过画评文章见于报端,有据可查。还有皇室后裔溥松窗老人的工笔《松马图》、王遐举先生那钢筋铁骨般的隶书中堂、萧劳老寿星那文若春华的行书楹联、杨萱庭的篆书百寿图。亲历过程记忆犹新,仿佛就像昨日之事。还有曾关爱过笔者的侨联主席张国基、南仙苏局仙、山东张彦青、天津慕凌飞、江苏胡公石和孙天牧、候及名、张秀龄,在愚心中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前辈。转眼20余载,如今重新细细赏读他们的作品,倒是另有一番收获和启发。

    此集搜集了全国各地文史馆馆员的书画精品100件,包括己故耆者齐白石、王个移、林凤眠、章士钊、吴玉如、陈半丁、沈尹默、丰子恺、关良等的遗墨。这些文化界高年宿学之士的作品每一件都有着鲜明的个性风格、独特的笔墨语言,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当今出版物相比,此书虽无豪华的装潢、讲究的设计、夸张的版式、昂贵的纸章、高质的印刷、高调的语言和言过其实的自我包装,但作品本身是那样的净,极富有思想内涵和文学素养,没有半丝铜臭味道。随手拿起两部近两年出版的作品集翻翻并进行了一下对比,发现如今的作品集开本越来越大,印张越来越厚,形式越来越丰富,印刷、装帧的水平越来越高,但内容贫乏,时风习气满卷;作品的品位、格调、内涵、文脉都无法与前人相提并论。我们始终在倡导文化的回归,在强调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但同时,作品离传统精髓却越来越远;我们一直在呼唤经典,经典的作品却越来越少。

    这使我想起了《劝学》一文中的一段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意思是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这是告诫,是提示。换句话说,如何攀上巨人的肩膀,使民族文化真正发扬光大,这很值得我辈深思。

    《劝学》一文这样结尾: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翻成白话文大说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笔者以为,如果我们想要青于蓝、寒于水,就必须做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净下心来, 扎根民族文化沃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锲而不舍,以至金石镂也,岂不乐哉。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