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挑战与突破
http://www.cflac.org.cn     2011-05-27     作者:冉茂金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准、王朝柱、何建明、朱向前、柳建伟等专家聚首研讨——

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挑战与突破

    在建党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又迎来新一轮高峰。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虽声势不小,但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水准却十多年停滞不前,未有一种新的突破。甚至,诸多问题明显:有广度欠深度;多自言自语自说自话,难走出国门成为他国民众的欣赏对象;历史细节表达较充分,历史真实情感表达仍很欠缺;受金钱和消费主义冲击越来越大,为钱创作,为消费创作,面临着消解信仰的危险……新的历史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进行新的突破?日前,李准、王朝柱、何建明、朱向前、许柏林、丁临一、柳建伟、吴秉杰等专家学者和作家聚首红色文化圣地赣南,参加由文艺报社、江西省文联和赣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研讨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超越之途。

电视剧《开天辟地》剧照

    史家良心和胆魄:逼近历史真相

    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首要前提是再现真实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不管虚构还是纪实,基本的历史真实感是首要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绵延新中国60年历史,各种题材作品丰富多样,表现历史真相的空间是否已全然掘尽。答案是否定的。武警总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丁临一认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性成为文艺创作的超级富矿,但迄今为止的发现发掘、反省反思还十分初步,“当下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已经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明确了方向,拓宽了视野,扫除了藩篱,给有志于创新和突破的文艺家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视野的不断拓宽,历史真实的新发现以及再认识,给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重新认识历史、深入发掘历史、丰富再现历史提供着广阔空间。“真实地全面地再现革命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象地还原革命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仍是当前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重要使命,评论家、重大革命与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李准如是认为。

    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是非常复杂的课题。评论家朱向前认为,面对历史本身的吊诡和现实条件的局限,当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最大程度地走进历史、还原真相,需要“板凳敢坐十年冷”的定力,面对新发现的历史,还需要独立判断和思考的大脑,需要敢于“言前人所未言”的胆魄。在作家王朝柱看来,尽可能走进历史真实、还原历史真实,需要一个人对本民族历史的热爱,更要体现一个人的良知,“一定要有唯物史观,并用其审视和看待历史,努力正确反映历史和相关历史人物。”对真实性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是直抵艺术家良心的试金石。

    “任何面对历史真实的下意识的躲闪与回避,或者是不肯付出艰苦劳动、习惯于简单化地以革命的名义去遮掩一切美化一切,都只能制造出平庸之作、肤浅之作甚至是假大空的垃圾。”丁临一指出一些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失败关键所在,认为深化和发展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需要勇于正视苦难,勇于真实地重现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艰难跋涉的历史进程。要以科学的、民主的、文明的、人性的、和谐的眼光,去重现历史真实,发掘历史人物,塑造革命英雄,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创作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去打通历史与历史人物和今天的精神关联。”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许柏林认为,“只有向昨天作更深邃的探寻,才能向明天作更长远的更宽阔的设定,锁定更宏大的历史维度和发展目标。”

    诗家性灵与才情:呈现普遍情感

    找出真相,说出真话,并不等于艺术,如何在当代的史学和美学的观照下,写出历史的复杂和人物的丰富,并将其进行艺术转化,最终呈现为文学的形象和诗化的意境?这仍然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突破本土局限、打造出具有人类普遍性的经典作品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创作过程中对艺术规律的遵循,得力于孜孜以求的对方法与观念的突破。评论家吴秉杰认为,随着党史和各种“正史”不断补充、修正和更新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不能算文艺家的真正贡献,“我们也需要写出如《静静的顿河》《永别了,武器》这样的作品。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既要表现中国革命战争的合理性、必然性,同时也要包含阶级的冲突、人性的冲突、伦理的冲突,包含文艺巨大的情感空间,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牺牲精神、人类理想和人类追求、勇气、人性、悲剧、苦难、死亡以及爱等,在此都应该获得一种充分而又深刻的表现。” 评论家汪守德表示,创作者不只要有驾驭宏大题材和鸿篇巨制的非凡膂力,还要有深入体察和真切描绘民族微妙情感的细密心思,更要有特立独行的审美创造力,从而赋予革命历史题材更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现代价值。

    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情感空间面临着时代审美观念不断变化的挑战。“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要开掘红色历史中为当代人所关注的现实点和情感点,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受众的多元审美需求,作家的历史审美情怀应与受众的时尚审美相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在艺术表现上,将诗的精神和表现手法引入影视创作中,以自我体验的过程来呈现现实的生存状态,这将是革命历史题材有待突破的关键所在。”作家曾凡华尤其强调创作者对于其置身时代审美观念的准确把握。

    当然,对于历史细节的详尽把握是优质艺术创作的前提,先得史,后作诗,入乎其里,才能气韵生动,出乎其外,才能意境高致,这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建明认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绝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凭借大量艰苦细致的采访采风和调查研究才能完成。小说《潜伏》《借枪》的作者龙一也认为,任何文艺作品中,对生活细节的成功运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深入研究作品所处时代的生活细节,生活细节掌握得越丰富,作品中的人物就越丰满,事件和人物的行为就越有生活气息,同时作品的厚重度与思想深度也常常由此生发出来。

    哲人情怀和使命:“补钙”时代精神

    还原历史真实其实是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常规任务。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更有基于当时历史现实的鲜明的现实使命与功用,只有对时代问题能有针对性的回答,才能有效参与时代精神建构,成为民族文化标识和情感记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主要承担着将“革命”、“继续革命”的意识深深植入每一个国家成员的思想深处,建立个人对新创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承担着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现实使命。在今天,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现实使命和功用是什么?那就是,为今天的中国“输血”“补钙”。

    与会的一些专家甚至认为,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成就巨大,但精神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消费主义兴起和思想多元,构成民族精神核心价值的一些内核甚至有被软化、消解的危险,导致中国虽然“国力富强,但‘不差钱’的中国差精神”的怪现象。李准认为,深入揭示和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在为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江西省评论家协会主席赖大仁认为,红色文化、红色经典创作如果一味迎合消费需求就会使信念和信仰消解,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要融入精神和信仰的“钙质”,并不断传承弘扬、丰富发展其蕴含的精神资源。中国视协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德祥认为,革命历史题材中包含和体现的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有价值,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要承载着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这样一种精神。对于这一新的任务的完成,也是革命历史题材新突破的重要向度。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