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威尼斯弥漫中国味
http://www.cflac.org.cn     2011-05-20     作者:彭锋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将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确立为“弥漫”,用5种气味为载体进行阐释,目的是回应总策展人比奇的主题“启迪”。因为味的弥漫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与光的启迪在西方文化中的位置类似。基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考虑,我们选取的气味既要有生活气息,又要有精神内涵。因此最终选择了中药、白酒、熏香、清茶和残荷作为载体。中国国家馆位于威尼斯军械库展区的末端,是一个放满油桶的油库和一片草地。草地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处女花园。但是中国馆的条件恶劣:阴暗、潮湿、充满锈迹斑斑的油桶和令人胸闷的柴油味。中国馆的特殊性,要求艺术家必须为场馆专门创作,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艺术家会针对油库创作作品,我需要寻找艺术家一起来完成中国馆的任务。

《浮云》(装置效果图) 蔡志松

    5位艺术家的智慧大联盟

    在艺术家的选择中,我首先想到了潘公凯,他去年展出的影像装置《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该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下半部分是潘公凯的一幅墨荷的喷绘,上半部分是他的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英文版的投影。上半部分的文字像雪一样融化,落入下面的墨荷之中。这里的实与虚、显与隐、在场与缺席的关系,显得复杂而耐人寻味。潘公凯想表达的是东西方文化各自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存样态。这次我请潘公凯以《融》为基础,创作一件以荷为主题的作品。与之前《融》不同,在中国馆的这件作品不仅多了荷花的芳香,而且多了水在鹅卵石中流动的意象,更重要的是还多了温度的变化。除了保留《融》这件作品固有的观念之外,中国馆展出的这件作品在感官体验上还做出了重要突破,人们不仅能够用鼻子嗅到荷花的芳香,而且能够用皮肤体会到空气的清冷。

    因为要创作一件以“焚香”为主题的作品,我联系了原弓,他曾经组织过一次名为“透明之局”的艺术活动,该活动中有100多名艺术家和批评家远赴西藏。从他发给我的图片中,我看到他们活动的地方经常有熏香缭绕,心想他对香应该有深刻的体验。后来原弓给出了可行的方案:在油库上方隐蔽9个熏香装置,只见熏香缭绕,不见香的源头。在墙上的视频中,观众能看到熏香的更具体的姿态,戴上耳机还能听到为熏香伴奏的古琴音乐。我喜欢这里“隐”与“显”之间的转换,真实的被隐藏起来,显现出来的是虚构的视像。这个方案后来也遇到了困难,因为威尼斯方面无论如何不让在油库里烧香。最终我们在中国馆看到的原弓的作品《空香6000m3——大于6000m3》,是一件在感官上令人震撼的作品。原弓请工厂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加湿器,它们喷放出来的烟雾,如同从飞机上看见的舒卷的白云,或如一层层被弹开的棉花,再配上檀香和古琴,给人如梦如幻的感觉,它很好地诠释了本届中国馆的主题“弥漫”。原弓的作品,也将道家关于“有”、“无”的思考,禅宗关于“色”、“空”的觉悟,成功地转变成了当代艺术作品。

    在我急于找一位艺术家来创作以“中药”为题材的作品时,有朋友给我推荐了杨茂源,理由是他做过焚烧艾草的行为艺术。随后杨茂源给了我一个名为《锦囊妙药》的方案:把中医古方及有代表性的典故,用中英文印在油布纸上,做成“锦囊”一样的包装,内装中药原料,再附上此药的信息(如产地、功效、制作等等)。作品的展览形式可根据现场的条件灵活机动地摆放,也可以呈现一种图案。这个方案让我心动,因为它可以灵活机动地摆放,在视觉上与其它的作品串联为一个整体,而且作品能突破场馆的限制。但杨茂源的方案也做了改变,因为我们得知中国馆有可能进水,如此摆在地上的“锦囊”将全部“泡汤”。后来杨茂源做出了《器》的装置。新的方案将中医古方烧制在外形像“埙”一样的陶罐的内部,陶罐的外面配以传统手绘图案,罐内注射少量煎好的中药。大小两种罐子摆出各种形状,幸运的观众可以带走一个小罐子作为礼物。除了中药气味之外,瓷罐里空无所有。这个装置可以绝妙地揭示出中医原理和它的当下遭遇:根据中医理论,包括气脉、经络、穴位等在内的我们认为不可见的东西都是可见的,但是将不可见的转变为可见的中医理论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不可见的。我喜欢这种思想转换所体现的智慧。

    我找到蔡志松时,最初是希望他创作一件以牡丹为主题的作品,希望能够产生吸引观众和渲染气氛的效力。因为中国馆处于军械库最后一站,很多观众还没有走到就折返回去了,我希望有一件作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后来我们发现,牡丹花在威尼斯并不稀罕。所以我们商量改做以茶为主题的作品,蔡志松给出的方案包括“主体云朵”和“飘浮云朵”两部分。“主体云朵”用不锈钢做成,外喷白漆,云朵内部装有茶叶和风铃,有小孔散发茶叶气味和风铃声音,以不倒翁的结构放置在草地上。云朵可以随风摇摆,并发出风铃声音,观众也可以推着云朵摇摆,从而满足观众参与和互动的要求。与主体云朵相配合,还有几朵云朵或飘或卧,散落在处女花园的草地上。这就是蔡志松这次在中国馆展出的作品《浮云》。《浮云》有可能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体量最大的作品,用了3只40英尺的集装箱才将主体部分运走。《浮云》呈现出一种轻盈洁白的空灵境界,与军械库的沉重和老旧形成强烈的对照。我想这些作品能够实现蔡志松想传达出的“禅意”。白色的浮云对上黑色的钢铁,再加上绿茶的清香,整个作品给人以“悟”、“醒”的感觉。

    梁远苇是参展的唯一的女艺术家。她受到海子的诗《我请求:雨》的启示,设计了一个方案,计划收集不同的酒(红酒、白酒、黄酒、啤酒等),将酒引入不同长度的导管,然后把充满液体的导管悬挂在场馆中。但是这个方案有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酒不能接触空气因而无法满足制造酒香的基本要求。我与梁远苇沟通后,把方案调整为将酒引入不同长度的导管,将充满液体的导管悬挂在场馆中(可能会靠近一扇加挂白色窗帘的窗户),导管中的酒最后缓慢地滴落在固定在地上的凹槽中,将酒收集起来用水泵将它重新输入导管中,如此循环。梁远苇用白酒在工厂做了试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她发现了新的方法:将透明的细软管变成了较粗的黑色橡胶管,将细小的针头变成了粗大的针头,将承接白酒的凹槽或者圆盘变成了油桶。这样作品比原来有力得多,而且能够达到散发酒香的基本要求。

《器》(装置) 杨茂源

    “这个展览有灵魂”

    经过5位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现在我感觉到中国馆的展览可以“结项”了。我希望中国馆的展览能够引发一些理论上的探索,比如观念与感觉、传统与当代、艺术与生活等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选择的中药、白酒、绿茶、熏香、莲荷之类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但是我想指出它们也是当代的。的确已经有不少当代艺术家将中国文化的元素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多系旁门左道,或者小打小闹。我希望这次中国馆的展览,是承载中国文化的正规军作战,是一场正面出击。因为这些气味载体,不是符号,而是实物,其中满含今天中国百姓的精神寄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叶朗在看完我的方案后说:“这个展览有灵魂,有中国文化的灵魂。”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提醒人们,传统的未必不是当代的,当代的未必没有传统。在这次中国馆展出的作品中,我们试图将“艺术作品”转变为“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已经不再是供人观赏的对象,而是供人消费的实物。中国馆的作品将为参观它的观众消耗殆尽,我希望这件由5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只有半岁的作品,将成为所有分享过它的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彭锋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新闻背景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6月4日至11月27日在威尼斯举行,中国将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加这一国际当代艺术的盛会。经专家委员会评选,策展人彭锋的方案被确定为中国馆的最终方案。本届中国馆展览的主题确立为“弥漫”,以花、茶、香、酒、药5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对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做出最当代的艺术表达,将亚平宁半岛浸泡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之中,既显示中国文化的独立身份,又寻求同其他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广泛联系。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受文化部委托,将于6月2日至11月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处女花园及军械库举办“弥漫——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展出5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观念装置作品。

    潘公凯、杨茂源、蔡志松、原弓、梁远苇这5位艺术家分别以荷、药、茶、香、酒为题材进行创作,与“五味俱全”和“五味杂陈”形成隐喻关系。5位艺术家以5种气味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将创造出一个奇妙的感觉世界。主办方表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让代表主旋律和健康的当代艺术“走出去”,在西方价值观主导的国际艺术界增强中国的话语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次双年展中国馆“弥漫的中国味”希冀缩短国际公众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

    (小熊)

    又讯 今日美术馆将联手台北晟铭文化教育基金会、鹿特丹世界艺术馆、台湾美术馆及威尼斯克劳迪欧·布几奥基金会,于今年6月举行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该展览由陆蓉之策展,将徐冰、张晓刚、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村上隆等来自世界各地150余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汇聚威尼斯。

    据悉,该展从亚洲角度出发,旨在探索及展示亚洲艺术家的创作力,关注当代艺术中的被认可并凸显出来的不同价值。展览分为两个部分,将在圣格雷戈斯修道院以及曼吉利瓦马拉那宫两个场馆分别展出,并将于12月移师至鹿特丹世界艺术馆,2012年4月移师至台湾美术馆,其后继续巡回至北京的今日美术馆。

    (雪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