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美电视电影历程反观当下中国文化产业
http://www.cflac.org.cn     2011-05-18     作者:林琳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电影《天下镖局》剧照

    摘要:电视电影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走入了美国家庭,而在中国,观众对电视电影的接触比美国整整晚了30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产业以及整个文化产业在规模上都相去甚远。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今天文化产业作为“黄金产业”,往往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期成为文化与新技术融合的重要契机,从而逆势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走出困境,因而备受瞩目。电视电影是文化产业的微观缩影,对照中美电视电影历程,对了解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大有裨益。

由中美电视电影历程反观当下中国文化产业

    中美电视电影发展源起

    “电视电影”(made-for-TV movie)的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产生于电影观众试图呆在家里观赏故事片首映(first-run theatrical motion picture)的动机或需求。1961年9月NBC电视台开播了“NBC周六晚间影院”(NBC Saturday Night at the Movies)栏目,它是第一个连续在周末黄金时段播出彩色长片的电视系列节目,片源来自大的、知名度高的电影制作公司,多为那些电影公司之前拍摄的低成本电影,或者年代久远的且被认为不适合走院线的,从而未能在影院公映的电影。“NBC周六晚间影院”的开播,被认为是电视电影的早期尝试。很快其他媒体看到了这种形式的强大生命力,并纷纷效仿NBC,开播了各自的晚间影院,这导致了片源的供不应求,提供片源的电影制片厂短缺。第一部为电视电影而拍摄的影片《看他们怎么跑》(See How They Run),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电视电影作品,1964年10月7日首播于NBC电视台。先前还有一部Lee Marvin,Ronald Reagan主演的《杀手》(The Killers),也是为电视电影而拍,但由于NBC认定这部电影太暴力不适合在电视上放映,而戏剧化地被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 Studios)搬上银幕,公映于各大影院。从此,电视电影作为一种产业,在美国迅速崛起。

    如果说电视电影或美国的电视电影最初产生于一种自发的市场需求,那么我国的电视电影业则兴起于政府的规划与激励。

    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栏目,除了精彩的主持节目外,后面播出的“正大剧场”也常常成了观众守候的对象,这个栏目每周呈现一部精彩的外国电影,比如《神探亨特》。这就是我国最早引进的一批美国电视电影作品,它们对我国观众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5年,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人们开始得以在电视上收看电影。仅1995年到1996年的一年时间里,CCTV6为满足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购买了2200多部电影,约占建国后至当时国产影片总量的61%。

    1999年,电影频道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并于春节期间播映了我国首部电视电影作品《岁岁平安》。此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拍摄100部至120部左右电视电影作品。200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设立了最佳电视电影奖;2002年,大学生电影节设立了电视电影专项奖;2001年,中国电影“华表奖”设立优秀电视电影奖、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心专为电视电影设立了评奖项目——电视电影“百合奖”,以激励电视电影创作迅速增长。到2008年年底,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已经累计出品了电视电影作品1100多部。

    中美电视电影的运营方式与规模影响

    在美国,市场一直是电视电影制作和运营的强大推动力,资源配置由市场调节,通常为大公司小制作,内容、题材多为当下热点问题。制作上强调结合新兴技术与降低成本。运营上强调收视率与广告支持,从而获得可观回报。与中国的CCTV6一样,美国电视电影也有专门的播放频道如Hallmark Channel,Lifetime和HBO。不同的是中国的电视电影业从CCTV6开始,美国则是先有了电视电影业才应运而生了HBO。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在美国社会引起了不小反响。1983年11月20日美国ABC电视台播放了影片《次日》(The Day After),它可能是迄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电影作品,据统计大约拥有一亿名观众。这部电影描述的是美苏核战后的美国社会,以当时人们关心的时事为主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另一部广受欢迎、评价颇高的电视电影是1971年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执导、Dennis Weaver主演的《决斗》(Duel),像《决斗》一样质量与声望的影片在欧洲和澳大利亚都是在影院公映的,而在美国只有限定的几个地方可以公映这部电影,《决斗》在电视上公映后,为斯皮尔伯格赢得了广泛赞誉。

    美国一些好的电视电影作品会凭借电视公映的成功跻身院线,或者以系列片或其他各种形式,带来连续收益。1971年推出的电视电影《布莱恩的歌声》(Brian's Song)就是在成功于电视上播出后,得以在影院公映,并于2001年被重新制作拍摄。通常一部好的电视电影作品后来会被拍成系列影片,其实是电视电影最早启用了系列电影的模式。有时候电视电影可能为一部成功故事片的续写,例如《双亲陷阱》(The Parent Trap series)系列影片的第一部就是在影院公映的,而《双亲陷阱》2、3、4(The Parent Trap II, III and IV)则为电视电影。还有一部电视电影《Sabrina, the Teenage Witch》取得高收视率后,一档电视节目开始用这个片名命名,并选用了同一位女演员Melissa Joan Hart做主角,成功地实现了收益延续与扩展。此外,电视电影也经常被用作过往故事系列“重聚”的途径,如影片《Return to Mayberry》和《A Very Brady Christmas》。有时候,一部长期上演的电视系列片是以电视电影为基础的,电视电影与电视系列片同步进行(这与上面提到的“重聚”专辑绝非一题)。

    由于电视电影投入预算小,无法像院线电影那样以视听的震撼效果赢得观众,但它们有自身的法宝,它们能够对社会当下的各种焦点事件迅速地做出反应,以现实作背景题材,凭借新的数字技术成果和灵活的形式,以低成本完成高精神品质的作品,从而获取可观收益。如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批取材于美苏论战的电视电影极具实效特征。1996年的电视电影《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则讲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处理堕胎问题的不同方式和态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HBO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电影。

    有人说上个世纪美国的“电视电影比那些稀有的史前古器物更受人瞩目”。美国电视电影的制作网络趋向于低投入,剧本通常类似故事系列片中的单一段落,或用来“兑现”人们对当下热点问题的好奇,比如说Amy Fisher的电影。播出时,电视电影会在扣人心弦的精彩部分适时出现商业广告,已成功获取收益。

    电影基本依赖少量预算和有限的录制设备,即使是斯皮尔伯格的《决斗》这部制作精良的作品,演员投入也相当有限(除了织布工外,所有参演者均属于小角色),而大部分户外射击场所都是沙漠。电视电影注重叙事情节,采取线性发展模式,人数少团队小是电视电影拍摄的特色,而且很少采用花费昂贵的特技。通常制作者们用廉价的录像设备取代电影录制机进行拍摄。在低预算和不发达的拷贝手段下,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被用以为电视电影“添油加醋”,如音乐视频式蒙太奇等。尽管有时候技术手段的运用甚至很荒谬很极端,如美国电视台USA Network上映的令人毛骨悚然的《Wheels of Terror》。但不管怎样,数字视频(digital 24p video format)由于有了电视电影市场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近20年来,美国典型的电视电影质量出现了历史新低,多数影片成为了源于小报头条的“快餐”产品,如Amy Fisher事件,竟由此产生了3部电视电影作品。近期典型的电视电影情节联合了包括“disease of the week”或家庭暴力等类型影片。电视电影精神品质的下降,是导致美国电视电影业衰败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文化产品的核心是文化内容,文化内容的质量决定了文化产品的成败,只有高精神品质的电视电影作品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收益。

    中国电视电影的规模还停留在小公司小制作,虽然目前产量高了,但质量、效益、社会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大导演一般不会制作电视电影,而CCTV6目前还不会吸引上亿观众来欣赏电视电影作品,没有美国那样成功的案例可以一次开发、多次利用、反复收益。

    美国HBO播放的电视电影以高品质赢得了普遍好评,一些评论家甚至称那些作品超过了时下上映的电影,其中一些获得了艾美奖(Emmy Awards)。近期HBO播映的著名影片,有《天使在美国》及其终结篇。跟HBO相比,CCTV6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却未能产生更大的公共影响。高度碎片化、产量虚高、产品的粗放,是当前中国电视电影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于中国电视电影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美国的电视电影业,总结起来其发展模式如下:

    观众需求→

    电视电影业产生→

    大规模制作公司的发展壮大→

    相关产业链发展(数字技术)→

    多产业盈利

    由市场需求产生的电视电影业,发展壮大了一批跨国产业公司,在其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共同发展,例如数字技术、传媒产业等,从而带来多产业的合作和共同收益。

    相对而言,中国的电视电影业发展模式为:

    政府规划→

    电视电影业产生→

    借助政府投入分散发展→

    小集团盈利

    作为自产自销的中国电视电影,其资金投入、制作管理、艺术质量均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电视电影部严格把关,经审核后布置国内中小型民营公司担任制作方。如今,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已培育了一个较为专业、稳定的电视电影“制作基地”,但正是由于所有拍摄电视电影的制片厂或民营电影公司要围绕电影频道的要求进行生产,因而在中国电视电影发展模式上存在市场活力不足的现状。电视电影作品一般拥有着较为稳定的传播渠道,缺少了市场需求的动力,没有了销路的担心,质量问题应运而生。

    与中国其他文化产业一样,电视电影业应该从“输血输液型向造血造液型”转变,从GDP的消耗向GDP的获取转变。现在中国文化产业存在行业、环境、区域等壁垒,在封闭的情况下自我竞争,因此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因而,中国文化产业需要结构调整,使行政化资源配置向市场化资源配置转换,提高文化产品的精神质量,加强产业与产业间的联动,鼓励个人创作,增强案例研究与数据分析,争取一次开发多次利用,改变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的现状。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从封闭到开放转变,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从体制性激励到市场性激励转变,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从外延式数量增长到内延质量效益上增长,使中国的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逆势发展,带动其他产业走出困境。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