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释读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11     作者:郑慧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后母戊鼎铭文

    3月,国宝司母戊大方鼎入驻国博青铜厅,入驻“新家”的同时,它也被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在现代汉语中,“司”“后”二字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遥远的商代,“司”“后”二字有何渊源?大鼎究竟应该姓“司”姓“后”?“母”“戊”二字又作何解释?在下文中,笔者将从鼎的出土谈起,追溯“司(后)母戊”的古风古意。

    1939年春,正是青黄不接的荒年岁月,古都安阳武官村的一些农民,为了度过难关,就想在田野里发掘,希望找一点甲骨、陶片或其它文物,换几个小钱来接济一下生活。谁知一动手就有发现,挖住了一只大鼎。这时正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华北大地沦入敌手,日本鬼子正在安阳一带到处搜集文物,他们碰到值钱的东西就要夺走。村民见有大鼎出土,害怕被敌人抢去,就把露出土的鼎又埋了起来,偃旗息鼓,等风声稳定之后再来发掘。这样,大鼎被保存了下来。

    大鼎呈方形,四足,重八百七十五公斤,为世界最重的青铜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大鼎深藏在武官村村民手中,熬过了八年抗战岁月,等到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村民才将她献了出来。她从此方能公开露面,展现于世,为我们的中华民族闪现出熠熠的光辉。

    在大鼎腹部的内壁上,铸着三个大字:“司母戊”。于是人们就叫这个鼎为“司母戊大方鼎”。

    司字写作<L:\picture\0411-8-4.jpg>。但是在商代,甲骨文、金文许多字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司字正写为司,反写为<L:\picture\0411-8-3.jpg>,也有学者释这个字为后字。司、后一字,因此,司母戊也可以叫作后母戊。

    司母戊鼎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司母戊鼎是商朝贵族祭祀祖先母戊用的鼎。”这就把一个“司”字解释作“祭祀”用了。司可以训作祭祀,因为“司”通“祠”,祠即祭祀。但是,鼎是礼器,她就是要当作祭祀用的,何必再加上一个当作“祭祀”用的“司”字,加来加去,岂不重复?看来司字训为祭祀不妥。于是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说法:“‘司母戊’现在也有人读作‘后母戊’。”司字当作祭祀解释不妥,就改司字为后字。

    后母戊的“后”字怎么讲?《尔雅·释诂》说:“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后和天、帝、皇、王一样,都是君主的意思。所以,夏代的国君叫夏后氏,夏代的部落首领就叫后羿,周代的部落首领就叫后稷,人们把上天叫作皇天,把大地叫作后土,皇、后相对。

    母字表示什么?“母”表示一个人的性别,正如雌性的鸡叫作母鸡,雌性的牛叫作母牛一样,所以凡是雌性都称母,表示女性。甲骨文、金文母女二字通用。所以“后母”就是女主、女王,后母戊就是女王戊。

    为什么后母又缀以“戊”字?戊是商代贵族死后祭祀的排号。过去说“戊”是祖先的忌日,也有说是生日的,都不是。商代有帝王武丁,武丁的父辈有父甲、父乙、父丙、父丁……父壬、父癸。如果甲、乙、丙、丁是生日,难道武丁的父辈为甲、乙、丙、丁排列而生、一次一个,中间没有空缺?如果是死日,难道是甲、乙、丙、丁排列而死、一次一个,中间也没有空缺?不,都不是,甲、乙、丙、丁……是在贵族死后,按其生前的地位、辈份、年龄、死亡日期编成的祭祀序表,按十个地支编号,成大乙、上甲、外丙、仲壬……乙日祭大乙,甲日祭上甲,丙日祭外丙,壬日祭仲壬。男女祖先分开,各自为序。女祖先就编成了后母甲、后母乙、后母丙、后母丁……后母戊,我们这里的后母戊,就是要在戊日向其致祭的一位“后母”——“后母戊”即女主戊。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