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电影节:资源的优化组合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08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3月20日,嘉宾们在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酒会上祝酒。新华社记者  陈  铎/摄

    在今年的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有来自56个国家的335部影片参加展映,其间还举行了第5届亚洲电影奖的颁奖活动。在香港电影界极其浓郁的商业氛围中,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影节却散发着浓厚的文艺和人文气息,当然,商业片还是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也不例外,呈现出文艺片展映活动占优势但商业片亦缤纷呈现的一贯特色,从第5届亚洲电影奖的获奖信息中也突出了这一特色。而在文艺片及其相关活动中又体现了突出亚洲电影艺术大师的情结,这应该是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特点。

    文艺和商业的有效配置

    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影片中,文艺片和商业片有着有效的配置。在商业片中,以华语电影为主。新版《倩女幽魂》与《关云长》《大武生》《单身男女》等影片最为突显。其中叶伟信执导,刘亦菲、古天乐主演的新版魔幻动作片《倩女幽魂》颇受关注,特别是4月份这部影片和数字修复的87版《倩女幽魂》同时在内地公映,更是引起关注的事件。新版《倩女幽魂》更时尚,更有视觉冲击力,是对张国荣和王祖贤主演的老版的彻底颠覆,特别是在致力于展现不同爱情观方面。庄文强执导,甄子丹、姜文主演的《关云长》意在重塑传奇“关云长”,将关公从一个“神”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影片从众多的三国故事中选择“过五关斩六将”的小格局切入,既有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又通过关公和曹操惺惺相惜的关系,展示出人物丰富、多层次的内心世界,其核心讲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非纯粹的动作。此外在同期举行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上,由高晓松执导,洪金宝担任武术指导,韩庚、吴尊、大S主演的传奇动作爱情片《大武生》首战告捷,刚一亮相就获得了海内外买家的极大关注。其他华语商业动作影片,如陈凯歌执导的《赵氏孤儿》等也在本届电影节上展映。

    除动作类型片外,本届电影节也展映了众多其他商业类型片。其中有开幕电影之一的喜剧片《单身男女》,这部出自香港电影黄金组合——导演杜琪峰、编剧韦家辉的影片,和他们的《孤男寡女》(2000)、《瘦身男女》(2001)、《向左走,向右走》(2003)等影片一样,为融喜剧、都市、情感等元素于一体的都市爱情小品。此外还有夏文汐、吴家丽主演的讲述空虚富太的《出轨的女人》,黄秋生、任贤齐主演的以病态富商为主角的悬疑片《报应》等影片。

    当然,本届电影节的主角还是文艺片。在华语文艺片中,《香港四重奏II》《最爱》《美丽人生》等影片较为突出,其中《香港四重奏II》是去年于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映之《香港四重奏》的延续。影片由香港导演关锦鹏联同泰国导演阿彼察邦、菲律宾导演文杜沙及马来西亚导演何宇恒4位导演拍下他们眼中独有的香港风情。顾长卫导演、章子怡和郭富城主演的《最爱》讲述的是某个农村一群艾滋病患者的故事,表现的是普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爆发出来的光彩。其他如香港导演麦曦茵的《幸福的旁边》、刘伟强的《美丽人生》、张之亮的《肩上蝶》、叶剑峰的《金不换》,台湾导演张作骥的《当爱来的时候》、钟孟宏的《第四张画》,内地导演姜文的《鬼子来了》、李玉的《观音山》等华语文艺片也都在本届电影节上进行展映、宣传活动。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艺片亦更多地展映于本届电影节。在专题方面,本届电影节设有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等众多艺术大师的展映活动,还有实而不华却引人入胜的罗马尼亚近年电影展映专题,以及荣获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展映专题和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片展映专题。个体方面,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新作《吸血达人》、印度导演阿努沙·利兹维的《自杀现场直播》以及刚在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及最佳女演员奖的伊朗电影《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等具有鲜明文艺气质的影片也参加了展映。

    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这种商业片与文艺片的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下全球电影的发展格局和走向,应该说是电影美学的某种最佳配置。其对华语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产业和美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意义。

    大师作品的多元化展映

    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最大特色便是亚洲电影艺术大师的展映活动突显,其中既有华语电影大师,又有日本、伊朗等国家的大师。在华语电影大师中,香港本土电影艺术家桂治洪、韦家辉,内地导演贾樟柯等均有专题影展。

    桂治洪为香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导演,他拍摄的影片要么以暴制暴,奋力挣扎反抗社会,表现有别于传统中或英雄或强盗的是非分明的人物;要么被小众电影迷视为港产cult片代表作;要么以崭新角度改写传统灵异鬼怪电影的取向。因此,桂治洪的影片都成为当年的话题影片。这届电影节将他的经典作品再现于观众,如“反建制的先锋——桂治洪”单元便选映了他的《成记茶楼》(1974)、《蛇杀手》(1974)、《万人斩》(1980)等当年的话题之作。本届电影节还重点推介电影人韦家辉,特别精选放映韦家辉于1995年至2009年间编剧的《和平饭店》(1995)、《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暗花》(1998)等11部电影。此举除向韦家辉本人致敬外,无疑也是对“银河映像”这一香港回归祖国后最重要的本地电影公司作品的深度聚焦,毕竟从早期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到如今的《单身男女》《报应》,反射出“银河映像”成立15年来的类型片变迁及新导演的崛起,以此来探寻香港电影发展的新路径。除此二位本土大师外,本届电影节还展映了一批上世纪50年代主题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传统粤语电影,选择的大都是“中联”、“新联”出品的表现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作品,包括《家》(1953)、《危楼春晓》(1953)、《父母心》(1955)、《天长地久》(1955)等,这也是一种对香港本土大师的崇敬。本届电影节亦邀贾樟柯出席“国际大师班——贾樟柯分享会”,并首映他的纪录片《语路》。该片约请6位青年导演去探访当代中国财经、文化、社会公益领域的12位杰出人士,让他们讲述各自曾经面临的最大困难,以及走出窘境的智慧和勇气。

    作为重要的亚洲导演之一,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哲学味道,着重探讨生死和虚实辩证等主题,他自1970年起参与制作了40多部电影,其中包括短片和纪录片。本届电影节有关他的展映单元,从早期的短片《面包与小巷》(1970)到脍炙人口的《特写》(1990)、《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樱桃的滋味》(1996),再到最新的《合法副本》,展现他不同时间点、不同风格的创作,让观众再次走进大师的心灵世界。

    日本两位曾经的电影大师涩谷实及川本喜八郎也都是本届电影节致敬的对象。涩谷实为日本早期导演,他创作取材广泛,产量丰盛,1937年至1966年间拍摄了40多部电影,上世纪50年代初接连拍出《自由学校》(1951)等直接反映日本战后社会问题的作品。当年在新左翼思潮影响下,其作品每每触及社会制度深层弊病的特色备受国际注目。本次影展选映了其《情炎》(1947)、《青铜之基督》(1955)、《气违部落》(1957)等多部作品。川本喜八郎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木偶动画艺术大师,1963年到捷克等地学习木偶回日本之后,结合日本能剧、文乐、歌舞伎等艺术,建立起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木偶动画。他的作品汲取了日本能剧、文乐、歌舞伎等艺术特色,对于动画片产业也有着特别的贡献。本届电影节展映了他的《折花》(1968)、《野玫瑰公主与睡美人》(1990)、《死者之书》(2005)等作品。

    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电影大师的关注,既体现出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多元特色,同时也显示出对华语电影未来发展的某种思考。毕竟,包括华语电影在内的全球电影发展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仅凭某一类的作品是不可能引领整体发展的。而其中大师的意义又是十分必要的,各个类型的大师及作品才是撑起整个电影艺术大厦的基石。

赵卫防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