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为何禁《忐忑》?——杂话《忐忑》之一
http://www.cflac.org.cn     2011-04-01     作者:牛寒婷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流行音乐与娱乐文化联手打造的“神曲”《忐忑》,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一路走红,至今余波未消。《忐忑》作为网络“神曲”,从最初打着民族音乐获得国际奖项的夺目招牌,到网友所“盛赞”的演唱者龚琳娜的“戏谑”表演,到上至明星下至百姓的竞相模仿,再到音乐专业人士的缄默态度,以及网络上愈演愈烈的关于“音乐是什么”的口水大战,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出尽了风头。一曲《忐忑》,早已超出音乐自身(抛开龚琳娜的即兴歌词表演,单纯考虑其曲目还是音乐的话),包罗了让人眼花缭乱的万千景象,而这景象无论再怎么光彩夺目,终究不过是大众文化一场喧嚣、热闹的自我娱乐而已。

    《忐忑》最初在电视台播放过几次,但未被关注,直到网友把近距离的表演视频上传网络,才因龚琳娜夸张而“极致”的表演受到关注,而电视台播放时的同步字幕(字幕中说明了这个作品荣获欧洲音乐大奖)无疑为它确立高起点的“音乐身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后,对《忐忑》的关注就一直集中在龚琳娜的表演上,为大家所争相效仿;还有龚琳娜每次演唱时都不同的即兴歌词,成为大家猜测、恶搞的游戏。

    随着《忐忑》的不断走红,搞笑之外的不同声音出现,网络上开始出现质疑的跟贴,当初被认为是“学一万遍都学不会”的“神曲”,被冠以“愚弄大众”的标签,甚至有网友说出“精神病人当街喊两嗓子,你也能共鸣……智力溢出”等严厉批评的话语,从而引发关于音乐艺术的口水战。1月26日,中国篮协发布一份通知,明令禁止在赛区现场播放《忐忑》,并称其为“刺耳音乐”。《忐忑》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大,而关于《忐忑》,网络上竟也出现了“唱忐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之类的新闻。至此,《忐忑》似乎终于完成了其娱乐大众而与音乐无半点关系的“神曲”使命了。

    抛开龚琳娜的表演和即兴歌词,《忐忑》曲目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加上笙、笛、提琴、扬琴等多种民族乐器的演绎,为其增色,相信这也是《忐忑》最初走红、甚至是引起部分网友“共鸣”的原因。但事实上,与其他大众娱乐文化现象一样,《忐忑》的名声,更多来自于音乐之外的因素。模仿龚琳娜表演的各种版本,极尽搞笑娱乐之能事,越来越多的大众去看《忐忑》只为了发泄和放松,就如同龚琳娜的表演被部分网友宣称是发泄情绪一样。大众的关注点从来就没有集中在其音乐曲目曾经获奖上,而是急速地奔向自我娱乐的“神坛”。

    为完成此文,笔者看了《忐忑》的不同版本,也为龚琳娜的表演所“折服”,这个漫长的忍受过程几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也许,中国篮协的一个禁令已经说明了一切。关于《忐忑》是否是真正的音乐,也如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所出现的反应一样,不言自明。音乐专业人士自始至终的缄默,一直就是一种信号,游戏只是游戏,它早晚有结束的那一天。

    大众文化和娱乐现象会像不断更迭的历史那样,不停地改朝换代。而真正代表人类文明和文化成果的艺术却如大浪淘沙,只有金子才会留下。娱乐不需要反思,因为娱乐本身就是过程和目的,而艺术却不然。《忐忑》现象,它泡沫般行将消失的背后,真正的关于音乐艺术的拷问也许才刚刚开始。——在大众娱乐文化盛行的当下,真正的音乐艺术应如何以本真的、大众可以识别的面目出现?真正滋养心灵、提升境界、引起深层共鸣的音乐,应如何在娱乐的乱象中立足?或者,缺乏专业知识和修养却又易于“被娱乐”的大众,应如何去鉴别真正的艺术?关于音乐艺术的口水战本身,昭示一种急迫的现实,标识了大众的基本音乐素养的普遍缺失,而这足以引起无论是专业音乐人,还是音乐整个行业的注意和反思。也许,在大众娱乐文化为大众制造欲望的同时,艺术也应该思考,艺术如何以自己亲和的方式和力量,去满足人们心中对艺术的渴求和呼应,从而在娱乐的乱象中,打开一条艺术真正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