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曲论艺说鼓楼——鼓楼作为北京曲艺重要发源地源流考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25     作者:袁家方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说到北京的曲艺,任谁都会立刻想到“天桥”。老天桥是北京曲艺的“胜地”,——毋庸置疑。

    但是,倘说“鼓楼曾是曲艺乡”,说“老鼓楼”曾在北京曲艺的发展中是个“要地”,甚至,在一些曲艺种类的发展上,或者还能名列“摇篮”或“发源地”之一,恐怕很多人会为之诧异!

    “杂耍”和“曲艺”

    今天我们称为“曲艺”和“杂技”的,清时统称为“杂耍”。

    石继昌先生在《曲艺纷呈杂耍园》一文中说:“‘杂耍’一名由来已久,清人杨掌生(懋建)在《梦华琐簿》中记载,北京‘内城无戏园,但设茶社,名曰杂耍,以唱清音小曲,打八角鼓、十不闲,以为笑乐’。按杨书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计,距今近一百五十年,足证其时杂耍已广泛流行于北京民间”(《春明旧事》,石继昌著,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75页)。

    震钧先生所著《天咫偶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付刻行世)卷七云:“杂爨,京师俗称杂耍。其剧多鱼龙曼衍,吐火吞刀,及平话、嘌唱之类。”

    夏仁虎先生(1874-1963)记述同光以来至清末京师风土掌故的《旧京琐记》中也说:“京师杂技并八角鼓班,统谓之杂耍。其中种种,如抖空钟、耍花坛、踢毽子,皆有独到之技。有说笑话者曰穷不怕,滑稽突梯,不可方物,盖柳敬亭之流也。继之曰万人迷,又有百鸟张者,其学鸟兽音足以乱真。厥后有戏迷华子元者,能学各名角之音调,非惟曲折毕肖,并其疵处亦摹仿之,可怪也。”

    从震钧、夏仁虎两先生所说可见,当年的“杂耍”包括今天所称的大鼓书、评书、相声、口技等各种“曲艺”及“杂技”。

    内城和外城

    虽然石继昌先生所引清人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的话很简短,不过“内城无戏园,但设茶社,名曰杂耍,以唱清音小曲,打八角鼓、十不闲,以为笑乐”一句,从中至少能分解出两个意思:

    一是因为“内城无戏园,但设茶社”。虽然只九个字,但所说的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即清代历朝都有对旗人听戏、登台演戏的种种禁令。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以城内戏馆日渐增多,八旗子弟争逐歌场,皇帝谕旨内城戏院一概永远禁止。这是清廷担心八旗子弟沉溺游乐,荒疏国语(满语)骑射,而玩物丧志,影响到八旗军队的战斗力而采取的措施。内城没了“戏园子”,但数十万京旗人们生活中要有娱乐,而且要“就近消费”,于是“茶社”的杂耍便受到内城民众的喜好。

    二是根据石继昌在《春明旧事》里的描述,因为当时“杂耍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大鼓、单弦、联珠快书、牌子曲、时调小曲、琴书、坠子、相声、双簧、口技、戏法、杂技、空竹、毽子、巧变丝弦、五音连弹诸项,内容既多,轮番演之不易生厌。更以戏法、杂技、双簧、相声等节目,滑稽幽默,火炽热闹,易为妇孺所接受;兼之杂耍的票价大大低于京戏”,所以“杂耍园之广受市民欢迎,良有以也。”

    另外,以当时平民的生活水平及京城的交通情况看,到外城去听戏,也不是件很方便的事。《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一书中说:“北京八旗的娱乐,在清代中期连京剧也不是经常去听的,因为戏园子当时多在外城,有种种不便。例如那时围绕天安门、地安门的皇城城墙还有,必须绕着走。前门门洞,因为出入人数多,车也多,当时又没有上下行之分,经常碴车。东、西、北城居住的人,若到外城听一次戏,实在不容易。这指一般京旗人员来说。至于王公世家,家中有戏楼或戏台的另当别论。但那究竟是极少数。”所以,“京旗一般人的娱乐,就只有八角鼓了。八角鼓,据说是清代征金川胜利凯旋途中,军营自娱的一种演技。八角鼓的形状即从军鼓中演变而来,当时是借用军鼓作为道具的。所以八角鼓在乾隆中末叶以前只在八旗军队中流行,后来才逐渐普及于北京内城社会,以后又传到外城戏园中”。

    从金启孮先生的这段话,特别是他所说到的“八角鼓”,先是“只在八旗军队中流行”,后来“逐渐普及于北京内城社会,以后又传到外城的戏园中”的这一条“线路”。由此,是否我们可以说——杂耍兴于北京内城,而后才到了外城,特别是“撂地”于天桥?

    惹眼的鼓楼杂耍园

    若说杂耍兴盛于内城,内城中的鼓楼,无疑是首选。

    一是这里有众多王府宅邸,又是正黄旗、镶黄旗的驻地,有大量的拥趸;

    二是这里有鼓楼商业街区与什刹海的湖光山色,是京城历史悠久的集游赏、休闲与购物于一体的商业街;

    三是鼓楼大街、后门大街(今天统称地安门外大街)交通便利,东、西两城的人们往来不受皇城的阻隔。

    从有关记载中粗略数来,在这一带的杂耍园,就曾有乐春芳、广庆轩、天和茶园、东和顺茶社、天汇茶园、号称“小天桥”的鼓楼市场,以及每年端午到中元节的荷花市场等等。

    一、杂耍名园“乐春芳”

    《天咫偶闻》卷七云:“京师内城,旧亦有戏园。嘉庆初以言官之请,奉旨停止,今无知者矣。以余所及,如隆福寺之景泰园、四牌楼之泰华轩皆是,东安门外金鱼胡同、北城府学胡同皆有戏园。余髫年时,如泰华轩、景泰轩,地安门之乐春芳,皆有杂爨,京师俗称杂耍。其剧多鱼龙曼衍,吐火吞刀,及平话、嘌唱之类。”

    《天咫偶闻》的作者震钧,生于清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卒于民国九年(1920年)。震钧先生说自己小的时候曾在包括地安门之乐春芳在内的戏园子看过“杂耍”。假定那是他6到12岁的事,则当为同治三年(1863年)至同治八年(1869年)之间。即地安门这个“乐春芳”,至迟到同治三年,就已经存在了。乐春芳是什么样的“戏园”?震钧说“有杂爨,京师俗称杂耍。其剧多鱼龙曼衍,吐火吞刀,及平话、嘌唱之类”。“鱼龙曼衍,吐火吞刀”即今天所谓杂技、魔术;“平话”即今评书;“嘌唱”即鼓曲。如此说来,乐春芳是个演出曲艺杂技的“剧场”,即震钧所谓“戏园”。

    李家瑞先生所著《北平俗曲略》,在谈及“北平俗曲的歌唱地方”时写到:“北平固定卖唱的地方,据钞本子弟书有拐棒楼、乐春芳等处。”“运河通行时,东便门外之二闸,朝阳门外之定府庄,也都是卖唱的地方。”“我在民国十一二年,还在朝阳门外的菱果坑,石头胡同的四海升平,天桥的水心亭等处听过俗曲,后来是什刹海,劝业场,西安市场等处,最近是大街小巷的茶馆里,也有许多添了女落子了。”

    此外,在《北平俗曲略》中,有两处提到“乐春芳”。另一处是在“弦子书”一节,其文曰:“弦子书亦称子弟书”,“子弟书这名目,来源很早”,“编造子弟书最多的是韩小窗、鹤侣氏、竹轩、渔村、煦园等人”,“唱这子弟书最有名的是郭栋儿(即醉郭,陶然亭有墓),石玉崑(称石先生,以巧腔著),水浒王(亦称王先生)等人……唱这种书的场所是拐棒楼、乐春芳等处。”

    李先生所说,显然是按历史上出现的先后为序的。“钞本子弟书有拐棒楼、乐春芳等处”的记载,自是早的。同时,从李先生文中,也可见京城唱俗曲的地方,不但在朝阳门外、石头胡同、什刹海、前门(劝业场)及西四(西安市场)等繁华商业街区,而且还遍布大街小巷。在众多曲艺演出的戏园、茶园中,乐春芳显然是大名家了。

    两则资料都提到了“拐棒楼”和“乐春芳”,遗憾的是,都没有记述这两个茶园的具体位置。期待北京曲艺史家指点迷津。

    二、评书摇篮“广庆轩”

    金受申先生《茶馆》一文中说:“北京是评书发源地,一些评书名角,大半由北京训练出来,可是北京老听书的,也有特别经验,特别有准确耳朵。艺员一经老书客评价,立刻便享盛名。北京说书的就怕东华门、地安门,因为东华门外东悦轩和后门外一溜胡同同和轩(后改广庆轩),两处书客都极有经验,偶一说错,须受批评,以至不能发达。实在说起来,也只有东悦轩、同和轩的布置、装修,才够十足的北京书馆。此外要算天桥的福海轩,因为天桥是游戏场所,不挂常客,所以任何说书的都能由福海轩挣出钱来”。

    成善卿先生在所著《什刹海的民俗风情》一书中,记述广庆轩书茶馆更为详细。他说:

    “旧时的北京,各种茶馆星罗棋布,其中每天上演日夜两场评书者,名叫‘书茶馆’。旧京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均有书茶馆,而名震京城者,当数后门桥西北隅的广庆轩。”

    “广庆轩的书座儿见多识广,对每套书耳熟能详,且财大气粗,惯于挑刺儿。他们的一褒一贬,往往决定评书艺人成败的命运。因此,广庆轩所请的说书先生,都是评书界的头路角儿。头路角儿在广庆轩说书,也须格外小心,偶有说错的地方,必然受到尖刻的嘲讽。”

    如此说来,广庆轩简直成了北京评书水平的“认证委员会”所在地了。就因为广庆轩这些特殊的“书座儿”,艺人没有十分把握,是不敢在这里说书的。换言之,能在这里说书的,必是名角儿。不是名角儿的,能到广庆轩里说书,也就能说遍京城的所有茶园,也就必能成名角儿。

    三、天汇茶园和“单弦大王”

    鼓楼著名的大茶馆天汇轩,也在清末成了曲艺名园。据成善卿先生《天汇轩大茶馆》一文中说:光绪末年,天汇轩由茶馆改为戏园,名曰天汇茶园,约集京剧名角轮流演唱;同时,还加演评书和单弦。“单弦大王”荣剑尘(满族健锐营人),经常在天汇茶园演出。

    如此看来,天汇茶园在北京“单弦”的发展上,还做过历史性贡献。

    四、“小天桥”鼓楼市场

    鼓楼市场的出现,是晚近的事了。

    据成善卿所述,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一些小贩和民间艺人在钟鼓楼之间的空地谋生,遂形成“鼓楼市场”。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名为“民众商场”。

    侯宝林先生在他的自传《一户侯说》中写到1932年的鼓楼市场:

    “进南门挨着鼓楼这一块,有卖破烂的、算卦的和卖扒糕、炸丸子、豆汁、馅饼、烧饼、锅饼等的小摊儿,还有小酒摊。有三个茶馆:路北的是鲁记茶馆,路东的是石记茶馆,路西这家茶馆我忘了它的名字了。”

    “西门外边有个落子馆。鼓楼市场别看地方不大,卖艺的场子可不少,一进南门有两份儿说书的,东边这个说书的说《七国》;还有个说书的说什么书记不清了,只记得说书人的外号叫‘冯小辫’。”

    从侯先生的记述中,能看到鼓楼市场三大内容:风味小吃、茶馆酒摊、民间艺术演出。其中,又以所谓“杂耍”为中心。当年人们说它与天桥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人们还特别地昵称它为“北京的小天桥”。由此也可见鼓楼市场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与天桥的不差分毫,有区别的,大约也就在规模的大小上了。

    鼓楼——北京曲艺的文化沃土

    我是在作鼓楼商业街区的京味商文化研究中,看到如上的历史资料,觉得鼓楼这个北京著名的街区,文化底蕴真是至为丰厚。但关于它的历史文化的开掘、整理和研究,又真的是很少很浅很薄弱。

    如果我们连什么是“鼓楼”,什么是“鼓楼文化”,它都有哪些方面和内容,又有怎样的特点、特色等等,都没有弄明白,又怎么能做好北京中轴线保护在“鼓楼段”的文章?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