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放清声啸画坛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07     作者:马鸿增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徐培晨 1951年生,江苏沛县人,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江苏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政协委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作品被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等单位收藏。出版论著、画集《画猴技法述要》《怎样画猴》《徐培晨画集》《徐培晨国画猿猴集》《徐培晨梅兰竹菊百图》《徐培晨国画猿猴大观》《徐培晨国画猿猴近作选》《徐培晨百扇集锦》等30余部。艺术成就被载入《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当代中国美术家名录》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其艺术成就推出诸多专题报道。    

敢放清声啸画坛 

    前人画猴,以宋代易元吉为最。大鉴赏家米芾在《画史》中推崇道:“易元吉,徐熙后一人而已。”当今画猴,徐培晨独标一格。

    如同易元吉立志“欲以古人所未到驰其名”一样,徐培晨在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中,逐步寻找着自己的艺术方位,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发现自我艺术个性的过程。他在2005年所作的《黛玉清吟图》中题诗:“殚精竭虑谋新篇,画猴写猿我大难。平生立下丹青志,敢放清声啸画坛。”不难想象,正是这种志在高远的决心和毅力,推动着他奋斗不息,终于在猿猴画领域卓然崭立,独具风神。

    徐培晨猿猴画的拓展性,归结为两大项:

    其一,他拓展了猿猴画的精神含量。徐培晨继承发扬了注重写生和寄兴写意的传统,并融入现代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感悟和新思考,创造出猿猴世界的无限风情,令人耳目一新。他多次深入峨眉山、黄山、神农架、张家界等猴群聚居之地,悉心观察、体会、感悟、写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写生,不是对猴描画,而是“写生命”,既写猿猴的生命,也写画家自我的生命,两者结合,产生艺术魅力。徐培晨笔下的猿猴画,题材空前拓展,猿猴形象各异,习性各殊,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更为传神写意提供了广阔空间。他创造的猿猴世界,是与大自然山水花木融为一体的清平世界,是原生态。猿猴们自由自在地纵情尽兴,或嬉笑玩耍,或月下憩息,或对空清吟,或亲朋相聚,或夫妻相偎,或母女相亲……种种画境,气息清新,格调晴朗,一派“清声”啸清空。真可谓“画猴即画人”,深感画家敏锐的眼光和想象力,令人油然而生“返璞归真”的理想,昭示着人类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亲缘关系,也是作品现代品格的体现。

    其二,他拓展了猿猴画的艺术语言。徐培晨积累素养丰厚,画猴之法由工笔而小写意,再至大写意,三者兼长。所谓“大写意”,与中国画美学体系紧密相关,集客体形神的“传写性”、主体精神的“宣泄性”和笔墨形式的“书写性”三要素于一体。大写意更加强调画家情感的宣泄和笔墨语言的精纯,难度颇大。明代徐渭对大写意画的要求,一是“不求形似求生韵”,二是“草书飞动似之”,三是“草而能工,工而入逸”。徐培晨的写意猿猴画,与此契合。他以奔放洒脱、刚柔兼济的笔墨,极简练而夸张地挥写出猿猴的形神特质,既有生动的韵致,又合自然天性。笔力运动讲究节奏变化,浓淡、干湿、曲直、虚实、聚散诸元素,对比而又和谐。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灵动而厚重、豪放而朴拙、奇肆而清雅的品格。从中我们不仅感受到文人写意画传统和近现代借古开今型花鸟画传统的余韵,而且还领略到画家故土沛县汉代画像石和“大风歌”式的沉雄博大的气概。

    必须指出,徐培晨熟练掌握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的表现技法,这为他的猿猴画创作增色不少:环境背景更为变化多端,无论山水树石、飞瀑流泉、苍松巨柏、梅兰竹菊、阴晴雨雪,都能得心应手,章法图式丰富,笔墨形态也随之多彩多姿。

    猿猴画是徐培晨本色性情的真实流露。他年富力强,继续弘扬“敢放清声啸画坛”的精神,当再攀艺术新高。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