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应活在舞台上,而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
http://www.cflac.org.cn     2011-03-02     作者:孟广禄     来源:中国艺术报

    自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吸收汉调及秦腔、梆子戏等古老艺术之精华,加以融合、锤炼、升华,达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巅峰。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当今流行文化如此盛行,我们应该对民族文化遗产采取一定的保护手段。京剧是古老的、传统的,但它身上却同样可以被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充满青春活力。任何国家的文化艺术,如果一成不变就只能封存在历史博物馆里。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为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要让京剧重现活力,必须解决好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继承传统,必须是高水平传承,才能充分体现国之瑰宝的精粹。在剧目上应追求“两化”、“两多”,即传统剧目精品化、经典化,新剧目多层次、多样式。许多传统剧目确实凝聚着表演艺术的精华,但其中不少剧目在文本等方面存在不足,与表演艺术的精美和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对这一历史的局限不应抱残守缺,要从实际出发,对常演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抢救的,以及尚待挖掘的剧目以谨慎、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加工,做到弥补缺憾而又精华不丢、原貌不变。新剧目也要努力出精品,在量的基础上求质,提高成活率和生命力。同时,高水平的传承必然伴随着艺术上的创新。创新包含两个部分:表演艺术和编、导、音乐、舞美、灯光等环节。现在的问题是,在新戏创作的摆位上,往往是后者压倒前者,剧本可以磨一两年,一旦通过,就找导演和音乐、舞美、灯光设计,然后两三个月就“落地”了,这和传统名剧的“工艺流程”完全相反。摆位上的颠倒,加上导演、音乐设计的“多戏并举”,演唱者在创作过程中“缺席”,使得新戏很难在表演艺术上取得新的建树。

    京剧需要务实的理论与学说,应该注重“四功五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演员“四功五法”的评价和要求、培养上面,应以高标准的“四功五法”为准则,评议每出戏的艺术质量和演出水平,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演员的表演,提高演员的艺术素质,提高整体的艺术质量,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好的演员。遗憾的是,今天京剧表演艺术注重人物塑造、刻画,却忽视了“四功五法”的培养和提高。须知演员塑造剧中人物、刻画剧中人物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自身高素质的基础之上。

    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得两条腿走路,一边搞创新突破,一边保留传统、保持原汁原味。搞创新,为的是顺应形势、吸引观众。一是老戏新唱,二是要多创作些与时俱进的新戏、老百姓爱看的新戏,不能生生世世只演这么几出老戏。保留原汁原味,为的是传统艺术不至于走了调、变了味,目前的状况还是挺让人担忧的,演出剧目越来越少,许多优秀的传统老戏都已失传了,亟需拯救。继承创新从创作美学范畴讲,关键在人才与剧目。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实践证明,培养造就京剧艺术大师,至少有四个条件:一是有继承的雄厚基础,综合流派则对任何流派的剧目基本都会;二是有自己留得住、传得开的代表剧目,当今的京剧专业研究生很难说谁已经拥有了一个乃至几个的确留得住、传得开的代表性剧目;三是有自己的观众群,这是大师赖以生存的根基;四是必须要有学者、专家从理论上对其艺术实践进行提炼、概括,总结其京剧艺术的独特贡献和美学特色,如梅兰芳有齐如山、许姬传为之进行理论升华。

    我们要把京剧作为一种文化来提倡和发扬,使其活在舞台上,而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这样,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才不会成为一纸空谈。京剧艺术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观众群体的培养。欣赏京剧艺术也须初通京剧艺术语法规则,普及京剧知识不可不为。这是接受美学范畴必须解决的课题:一要不断提升观众的京剧审美鉴赏素养;二要努力动员全社会净化文化环境,营造一种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一听西皮二黄爱京剧、爱祖国的感情便油然而生的京剧鉴赏氛围。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京剧观众群体的培养,亦应如此。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