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答案的爱情三段论——观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
http://www.cflac.org.cn     2011-02-21     作者:李 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一白导演作品、电影版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如同叠加的3个超长MTV一股脑地就搬上了电影的大银幕。无数媒体被裹挟“回到12年前”的集体回忆之中,缘于电视剧版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很多40岁以下的观众在自己可以表达的文本上写下了电影版是“唤醒自己青葱岁月”的字样。其实,不是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感动了他们,是在还没有进入电影院前,他们就先感动了自己。

    那人们到电影院里来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的3段故事看起来是彼此独立的单元,而中间由纪实手法呈现的“爱人访谈”——不同年龄段、不同婚姻状态的恋人独白,直接使MTV衍变成纪录片。3段故事可以用“三段论”概括起来。第一段故事告诉人们:时间会让爱情很平淡;第二段故事说明爱情有很多无奈;第三段故事讲述的结论是爱情走了就不会回来。对应抽象的标签式归类,第一段故事是超现实主义,第二段故事是现实主义,第三段故事则是浪漫主义。

    伴随着陈奕迅和王菲的歌声,看第一段故事时,观众通常很难对应起自己生活经验,故事发生的背景俨然是中国都市里的中产阶层以上的金领人士才有的生活境遇。身为公司高层金领的杨峥和全职太太角色的文慧彼此间不会“爱”了。在杨峥找寻文慧的过程中,不断闪回的是文慧寻找杨峥的爱情悖论,超现实主义镜头组成了杨峥对爱情的困惑和迷茫,梦境一般的飞翔和都市的虚幻处理试图能够抽象地将富人们的爱情稀释到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地步。在都市豪华的高档住宅里,玻璃房子的空间透明却无法让爱情飘散出来,甚至婚姻中的男女都不知道爱情被遗忘到了何处,杨峥的惊醒是被动的,文慧的布局却是有意的——在爱情问题上,男人比女人更弱智吗?

    现实主义里的爱情是“悲催”的感觉。“悲催”是网络热词,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悲惨得催人泪下”,真正的意思只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完全阐释得明白。第二段故事里的杨峥和文慧可能更接近电视剧版《将爱情进行到底》,彼此间得不到的爱情和肉体的片刻欢愉统统构成了爱情的无奈。生活消磨了爱情,还是爱情本身就不曾来临过现实的生活都不是导演想说的命题,贴近大多数人的第二段故事结局反而令人不可理解。杨峥明明是要从上海飞回北京离婚,也看到了文慧的不幸,但还是拒绝了文慧最后一次近似偏执行为的挽留——为阻止飞机起飞不惜说杨峥是自己患有精神病的老公。杨峥退却了,爱情也就如同机场里的大厅的人群,航班起落后,匆匆散去不见了踪影。

    在第三段故事中,为自己心爱的人打开手机听海的声音并不是新奇的桥段。很多电影里有,电视剧里也有,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因为这样做很浪漫,而12年里每到一处海滩就打开手机录下“海的声音”就更浪漫了。可惜,如此的浪漫依然不可能变成爱情,依然无法变成婚姻和长相厮守。在大西洋的海岸线上,杨峥手拿着“回忆中的过往”其实不过是自己一个人的青春记忆,现实生活中无数个杨峥放不下自己心中的爱情,也就不可能拥有真实的爱情。浪漫主义的故事也只能是浪漫的开头,“悲催”的结尾。

    电影版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想说的东西太多,电影又似乎不可能承载关于爱情的N种可能性,即便是3种可能性也会表现得很吃力。对张一白来说,这部作品如果参加某个专门为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而开设的作品展览可能更有竞争力。有人说,看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后,发现故事有一半以上是观众帮着完成的。毋庸置疑,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表述的故事并不完整,观众对照着自己的生活去看电影,潜意识里就把残缺的部分补充上了——当然,导演阐述中估计对此会有一个靠近完美的解释,爱情原本就不完美,否则就不号召大家去“将爱情进行到底”了。

    爱情是艺术永远的主题,“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命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们期待一种完美,或者不完美的故事都可以,但最终是要留给人们思考该如何去对待爱情。而现在麻烦的是,导演给了观众3种答案。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