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话元宵
http://www.cflac.org.cn     2011-02-16     作者:王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春节的年味还在人间余韵袅袅之时,元宵节的盏盏彩灯便迫不及待地挂在了家家户户的门前。转眼就到了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又喜盈盈地迎来了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把夜称作宵,十五之夜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宵,所以,人们习惯上把这个欢乐的良宵节日称为“元宵节”。又因人们通宵挂灯结彩,故也称“灯节”。而道教认为此日是天官老爷的生日,在这天庆贺,天官会赐福于万民,于是,又将元宵节称为“上元节”。在民间,老百姓习惯的说法是“正月十五闹红火”。

    正月十五元宵节,从城镇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村村社社鼓乐齐奏,搭彩楼、挂彩灯、观花灯、猜灯谜、垒旺火,处处扭秧歌、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欢腾景象。

    元宵之夜,灯火灿烂辉煌,宛如东风吹来,霎时间,千树万树花朵都姹紫嫣红地盛开了。初春的季节,虽然寒风习习,但在这浪漫的节日里,天上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人出门赏月、观灯。张潮有言:“一年诸节,以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都是月圆时候的盛事,但不同的是,上元看灯,中秋赏月。在月亮清静圆融的背景下,人间灯火辉煌,万人空巷,共度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灯节,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实在是一年里第一个真正的节日。除夕到正月十五之前都是种种庄严正经的仪式和象征,天上的神仙,牌位上的祖宗,要一一虔诚地拜过,就连走路说话都要讨口彩、赔小心,煞有介事。到了十五,人们渐渐跳出年事的繁文缛节,身心都可以狂欢了。

    文字里,宋代的元宵灯节,有最绚烂的热情。《宣和遗事》记载,当时的京都汴梁“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人山人海的集会,招摇夸张的头饰,千树万树的花灯,齐齐地去赴一场滚烫的约会,演绎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动人爱情故事。

    南朝陈后主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嫁给了太子舍人徐德言。徐德言看到南朝政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感到灭亡的危机。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以你的才貌,亡国后必入权贵之家,到时候,倘若我们姻缘未绝,如何相见?于是,夫妻二人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日后见面的信物。并约定,如果二人离散,他日在正月望日卖镜子的街市互相寻访。果然,不久隋文帝派太子杨广和大将杨素灭陈,乐昌公主落入越国公杨素之家。她才貌绝佳,深受宠爱,而徐德言却流离颠沛,千里寻妻来到京城。正月十五,日夜思念丈夫的乐昌公主派人以卖破镜为名寻夫于市,为徐德言所见,急忙引到居处,将两个半面镜子合到一起,破镜重圆,徐德言感慨不已,悲凉地挥毫题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其妻得诗后,连日涕泣,不思茶饭。杨素得知缘由后,也被他们坚贞的爱情打动,遂召来徐德言,让他们夫妻团圆。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破镜重圆”的佳话。

    正月十五闹红火,元宵之夜去看灯,也给传统社会中的青年男女相见、相会、相约提供了机会。在封建时代,年轻的女孩子是不允许自由外出活动的,但是元宵节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如月一样美好绝伦的女子,一个个从深宅大院的迎春花影下走出来,揭开层层幔帐笼罩的神秘面纱,以千种风情、万般妩媚呈现于世。人性解放是东风,佳丽是灯、月,没有东风吹拂的花朵,这个节日该多了多少寂寞,少了多少欢欣!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别有韵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热闹里心醉神迷的人,都为这浩大繁华的节日盛景所感动,满街的欢喜拂得人心蠢蠢欲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盛装打扮的女子,那盈盈的笑声,那临去时的秋波一转,是天国瑶池里的水波在人世间一闪,仿佛把这世界上一切曼妙与绚丽都集中在那芳菲的一瞬,使得沉浸在灯海里的青年男子如沐春风,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悸动,凭空生出许多情愫来。

    月色溶溶,美妙的氛围常常使人也变得优美起来。古人所谓“景乃诗之媒”,“会景而得心,体物而得神,则有灵通之句”,“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等诗论,无不道出了特定的优美氛围可大大提升人们的审美感知。

    月色朦胧,在这如诗如画的氛围里,宋代多才多艺的女词人朱淑贞走进了元宵的夜色里。她的步履时而匆匆,时而又在徘徊。她情也切切,意也茫茫。因婚姻不幸福,每到元宵节她便与情人相会。月儿轻轻地爬上东边的柳梢头,花前月下,柳枝掩映,灯光旖旎,情人们欢愉地相约相会。月朗风清,玉宇无尘,银河泻影,花前月下,为痴男怨女绘出一幅恬静温馨、美丽得让人心头发颤的月夜幽会图: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爱情本身就像一首优美而纯洁的诗词。朱淑贞在《生查子·元夕》中深情地回忆了曾经令自己终身难以忘怀的爱。又是一个月色溶溶的夜,万千盏彩灯点燃了,放射出喜庆的红光。烟花绚丽,锣鼓铿锵,爆竹的巨响里夹着笙歌的妖娆,人们又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里纵情地狂欢。此时此刻,灯格外明丽,人的笑容变得温润可亲。可是在这欢快的情境里,她又有着怎样哀凉的寻觅: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她眼中,焰火是多么寂寞,绚丽地升空,只一瞬间,在欢呼还没有响绝的时候,跌下来,跌下来,火热的灰烬,冷下去,冷下去。去年的春梦,这时已经冰凉了。在她的心里,月亮瘦了,圆月儿变成了弯月儿。那溶溶的冰清,化成水样的晶莹,挂在她的脸上。愁绪是悄然升起的,如同月上梢头。春寒未消,这愁绪便很有些凉意,不由人泪沾襟袖。

    每年这个时节,总要思绪绵绵。是什么使朱淑贞的一管笔那么神奇而空灵?是什么使一对情侣的情感如醇醪般浓烈?女词人将满腹心事托付给文字,使所有的痛苦在平平仄仄中得以柔化,悲凄的眼泪也随之融入抑扬顿挫的韵律中。

    正月十五闹红火,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是热气腾腾的人间欢歌,而国破家亡的人却有着另一种感受。也是宋朝,婉约派代表女词人李清照锦花情思,备受漂泊之苦。如沸如炽的上元灯节,人生的烟花早已跌落,在别人欢乐之时,她却将黯淡愁肠付予笔墨: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热闹的节日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对故国的眷恋,因而,她的感情是极为沉痛的,纵然开篇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的浩然大气,清正雍容,终于也踅到“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冷寂。

    别人的欢乐,正衬托出她自己的痛苦。当时,南宋小朝廷屈辱求全,把大好河山拱手让敌,自己苟安一隅,醉生梦死。在那个“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年代里,她这种由个人生活的今昔之感引起的深愁,也就蕴含着国家兴衰的沉重。这是一个具有爱国之心的人的沉痛,这首元夕词成为南宋词人集体记忆的载体。

    临安沦陷后,南宋将亡,又是一个元宵节,爱国词人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序中写道,“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作时间在李清照之后,刘辰翁之前。这首词首先极写元宵节夜晚狂欢的繁华景象,生动的比喻使灯火、烟花如在眼前,车声、丝竹之声如在耳边。这首词的独到之处,是以寻找“那人”为线索,转换了关注的目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场面从喧闹转向冷清,“宝马香车”已经远去,“笑语盈盈”的女性也成了陪衬,“蓦然回首”的瞬间怦然心动,元宵之夜,灯月交辉,繁华熙攘,一位多情美丽的女子自甘寂寞,独立于冷清之处。

    对于南宋词人来说,元宵佳节是唤起“中州盛日”记忆的一个特殊符号。在这三首词中,隐含着文人创作特有的抒写方式,即“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对比结构。通过喧闹与孤寂,众人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对比,来表现文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社会变迁的自我记忆,对社稷的清醒认识。这也正是宋代文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开拓出来的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词以境界为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果失去了这种对比结构,辛弃疾词中的“我”就会沉浸在世俗的节日场景中,被一片喧嚣之声淹没。

    今天,我们从“有境界”的角度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不妨把词人“寻找”的过程看作是追寻自我而渐入佳境的过程,把“那人”看作“自我”的影子,把“蓦然回首”看作是一个顿悟人生的阶段,一种不同凡俗的清醒姿态,把“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作是词人内心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这是一种文学的境界,在喧闹的场景中追寻内心超越的审美境界。这正是陶渊明《饮酒》诗中所描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了这种“心远”的境界,朱自清才能在荷塘的月色里感悟出独处的妙处,写出耐人寻味的美文来。

    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王国维曾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历的三种境界之一。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经历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坚定,饱受挫折煎熬、尝遍风霜雨雪后“蓦然回首”,千辛万苦追求的理想才终于出现在眼前。这一点对今天的学人更有警示意义。

    这也是一种良知者的人生境界。在热闹的正月十五场景衬托下,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凄苦、刘辰翁的感伤、辛弃疾的顿悟,同时,理解了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对社会时事的深刻牵挂。这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一种情怀,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

    或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在欢乐的节日之夜,幽雅地独居,诗意地拾起一本书,轻轻地翻动着,静静地与古人对话,品味那种经久不衰、动人心魄的艺术境界。于是,我们浮躁的心渐渐地沉静下来,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了更多的韵味。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