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农村”:乡土手艺的时尚展示
http://www.cflac.org.cn     2011-02-11     作者:顾群业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落下帷幕。10天2.3万人次参观、1200余次报道转载……农村手艺在城市艺术空间里激起了新的共鸣。“手艺农村”成果展汇集数万字记录、数百幅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组成的调研文献,集合4000余件手艺产品并融合手艺现场演示,生动展示山东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从中国情结主题演绎到项目展厅的案例展示,从手艺现场演示到产品实物展示,从调研成果的全面呈现到学术研讨会的深入研讨,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主持的“手艺农村”调研成果展示,不仅描绘了农民靠手艺致富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为“手艺创意现代生活”勾画了美好的未来。

    老手艺走入现代生活

    传统柳编主要是农民家庭使用的农用、日用篮筐,用来储藏、收纳、运输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成果展展出的临沂柳编在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的创新,有家居用品、装饰用品、文房用品、园艺用品、宠物用品、家具、旅游休闲用品7大类、300多小类、10000多个花色品种。这些创新的柳编产品因取材天然、手工制作,迎合了人们现代生活实用和审美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对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新需求,而成为市场上广受欢迎的文化消费品。红花乡中国结产品则是在传统衣饰盘扣、绦子的基础上结合新生活装饰要求创意出的新样式,也承继了传统吉祥文化的内涵,目前已有家居装饰挂件、配饰、摆件和首饰4类,1000多个品种,红火喜气,寓意吉祥。创意设计展区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设计的柳条台灯、个性钟表眼镜、风车样式的桐木酒架、风筝造型的头饰等用料天然的手艺品,是创作者在进行充分的手艺材料和技艺调研之后设计研发的新产品,展现了低碳环保的时尚,代表了传统手艺走向现代生活的新方向。

    农村文化产业获关注

    “手艺农村”课题组第一次提出了“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展览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产业、美术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农村问题研究6个领域的30余名专家济济一堂,围绕“手艺农村”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专家们指出,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对文化产业的拓展和创新,具有开拓意义;从民生角度看,推进文化富民,凸显民生价值;从经济发展全局看,开展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是文艺领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从艺术发展角度看,农民手艺步入国家艺术殿堂,是新时期社会发展、文艺繁荣的标志;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推动手艺与设计对接、传统与生活结合,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积极探索;从学术理论角度看,提出构建中国“手艺学”,是在田野调研和对策研究基础上,对本土手艺知识谱系的深化和完善。

    手艺富农成共识

    “手艺农村”成果展对杨家埠风筝年画、临沂柳编、红花乡中国结、曹县桐杨木艺、鄄城土布、巨野农民工笔绘画等7个调研项目的生产组织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呈现,揭示了手艺富民的区域经济特色。以临沂柳编为例,2009年产值2800万元,产量4000多万件,占全国总产量60%,带动临沂周边市县生产农户20000多人……这些数字生动地说明,农村丰富的手艺资源和劳动力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甚至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特色。针对手艺市场化带来的粗制滥造和艺术性下降的问题,潘鲁生认为:“处理好手艺文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营销过程中经济利益对文化的肢解,避免手艺沦为‘贴牌加工’的工具。”

    寓教于乐受欢迎

    “手艺农村”成果展不仅是一次有创意的高校科研项目结题方式,也是一次成功的农民手艺普及活动。展览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将朴素的民间手艺和现代化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受到首都各界热情欢迎,在京院校师生、包括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组织集体参观,并现场授课,讲授民俗民艺,进行现场写生,部分观众多次参观。参观者中既有普通市民,也有专家学者以及外国友人。在家长的鼓励下,有不少小朋友兴致勃勃学起了“画风筝”、“印年画”、“打中国结”、“编篮筐”、“纺线”等手艺,手艺师傅们也热心传授,现场气氛其乐融融。看着漂亮、时尚、环保的柳编篮筐,很多观众的愿望就是买下带回家。

    “手艺农村”成果展以普及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学术性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业界的关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指出,这不只是一个需要用眼睛去看的展览,更是一个需要用脑子去思考的展览。观众留言赞叹:“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手艺作品精美绝伦!”“继承、保护、发展已成当务之急。”“浓厚的中国民间艺术气息让我们更加热爱中国的多元文化。”“别开生面,别出心裁。”“希望把土生土长的东西保留下来,民族的东西伟大。”……大量观众要求延长展览时间。据统计,累计有2.3万人次参观了展览。山东乡土手艺“火”在京城,让观众认识了时尚的农民手艺,而广泛的关注和传播,实现的恰是展览的价值和意义。    

    手艺数据

    柳编之乡——临沂

    临沂柳编产业 临沂柳编在农民祖辈“打柳编筐”的自给自足经济形态基础上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产业带集中分布于临沭、郯城、莒南、河东4县(区)的13个乡镇、100多个专业村,杞柳种植面积达34万亩,年产量79万吨,是我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之一。全市现有柳编经销公司802家,其中自营出口权公司372家,带动25万农民从事生产。2009年临沂柳编手艺产业产值近60亿元,利税近3亿元,自营出口额约4亿美元,出口量占山东省柳编出口总量的80%,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从业农民人均收入6857元。临沂被称为“中国柳编之乡”。

    结艺之乡——郯城红花

    临沂郯城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 当地农民在我国传统编结技艺基础上,发展中国结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乡已有110多个专业生产村、10000多位农民从事生产。2009年红花乡中国结手艺产业产值2800万元,产量4000多万件,占全国总产量的60%,占全国总产值的80%。红花乡被称为“中国结艺之乡”。

    农民绘画之乡——菏泽巨野

    菏泽巨野农民工笔绘画手艺产业 菏泽巨野农民画师继承当地书画传统和牡丹文化资源,发展工笔绘画产业。全县有绘画专业镇4个,专业村50个,专业户400个,农民画师6300余人,画师人均收入2.6万元。20世纪70年代,一批全国知名画家慕名到菏泽画牡丹,为菏泽营造了浓郁的牡丹绘画艺术氛围。全国书画市场80%以上的工笔牡丹作品出自巨野农民画师之手,2009年产业产值1.2亿元。巨野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