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时代新曲 唱响祖国颂歌——2010年音乐述评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28     作者:陈志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0年,我国音乐事业蓬勃发展,音乐创作异常活跃,音乐评论异军突起,音乐舞台异彩纷呈。广大音乐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辛勤耕耘,奋发有为,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生活 激发创作激情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201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了阵容强大、规模空前的创作采风活动。陈晓光、赵季平、徐沛东、阎肃、叶小钢、印青、努斯来提·瓦吉丁、孟卫东等近百位音乐家,走进百色、井冈山、延安、遵义、韶山等革命纪念地,深入生活,创作采风。陈晓光在井冈山博物馆所题:“洗涤心灵,武装头脑,采撷生活,吸纳民风,以新创之作向党的90周年献礼!”,反映了全体采风团成员的共同心声。

    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一位成功的音乐家,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离不开时代的感召、生活的滋养、民族音乐的传承、艺术创作的积累。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历史印记、生活风貌、地域音乐,都需要音乐家一点一滴的去汲取、去采集、去挖掘。2010年的创作采风活动,映显了领导者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组织者的精心筹划,更展示了音乐家们的积极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通过采风活动,音乐家们亲身感受了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心声,了解了祖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采撷了群众生动、鲜活的语言,发现了新的创作题材和角度。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在较短的时间里,创作出了《井冈山的月亮》(晓光词、徐沛东曲)、《又到吴起镇》(尚飞林词、赵季平曲)、《我要去延安》(化方词、徐沛东曲)等数十首歌曲新作。深入生活、创作采风活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音乐家具有深入生活、创作采风的传统,如何把这一传统常态化、科学化,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探索。对于一些委约性的创作,可以将“走马观花”式的采风与“下马观花”式的采风结合起来,人数可以更少些,时间再长些。还可以将专业作者与业余作者组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唱响中国” 创作群众喜爱的新歌

    2010年7月,一项以“唱响中国”为主题的“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在全国启动。此项活动得到全国广大专业和业余词曲作者的积极响应,组委会共收到作品18000余件。词曲作者以自己的新作,歌颂伟大时代,赞美美好生活,展现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以群众是否喜爱作为评选优秀歌曲的标准,是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歌唱,是广大群众最喜欢、最普及的大众娱乐方式。近些年来,我国歌曲创作量巨大,但能在广大群众中传唱的歌曲确很少,除歌曲的传播方式变化因素外,问题可能仍出在创作观念的本身。近年来的歌曲创作,特别是主旋律歌曲的创作,歌词概念化,标语、语录性语言过多,大而空,缺少平实而鲜活的语言和真情实感的表达,不能感动人,触动人的心灵。歌曲的旋律过于强调艺术性和技巧,难度大,不能琅琅上口,不易在群众中传唱;歌曲旋律无个性和独特性,千曲一调,听来总感似曾相识。在传播方式上,对于近年来评选出的优秀歌曲,主流媒体没有推介的意识和协调一致的动作,广大群众缺少获知的渠道。创作观念说到底是群众观念。为人民群众而创作,为人民群众而歌唱,以人民群众是否喜欢作为评判歌曲优劣的标准,给歌曲的创作与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艺术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切艺术形式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歌曲创作,特别是主旋律歌曲的创作,必须改变固有的创作模式,尽可能减少宏大描述,以小见大,以情见真。在创作方法上应兼顾群众歌曲的特点,使广大群众易学易唱。在歌曲风格的选择上,应更多地吸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使歌曲更具个性化和地域性风格。近些年,我国群众业余歌曲创作发展迅速。由于业余作者处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对新鲜事物敏锐,作品语言鲜活,有真情实感的表露,充满生活气息。但作品缺乏技巧和艺术性,存有明显暇疵。对一些有较好基础的作品,如果采取“研习班”、“改稿会”的方式,请知名音乐家对其进行“会诊”,进行加工改造,或许可以产生一批优秀作品。

    音乐评论 直面社会音乐生活

    2010年,我国音乐评论积极活跃,音乐评论范围广泛,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2010年11月,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揭晓,共有13篇音乐评论获奖。于润洋教授的《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获特别奖,居其宏研究员的《当代乐坛的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获一等奖。

    2010年音乐评论和此次获奖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关注当下音乐生活和音乐现象。居其宏的《当代乐坛的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直指乐坛的豪奢侈靡、投机取巧之风,呼吁音乐创作要回归本体,在艺术质量上殚精竭虑、狠下功夫。评论家们还对“新民乐”、原生态民歌、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二是注重音乐建设的长远发展。评论文章涉及音乐教育改革、音乐学科建设、音乐评论现状等诸多方面,这些有益的探索,对于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三是评论队伍不断壮大。一些媒体人加入到音乐评论队伍中来,他们的音乐评论及时快捷,语言大众化,有较大的受众面,给音乐评论带来勃勃生机。但这些音乐评论学理性、专业性欠缺,与专业性评论形成不同的优势,两者应相互学习和借鉴。

    纵观2010年的音乐评论,总体上看,对当前我国社会音乐生活和音乐现象关注的还不够,音乐评论对音乐的发展缺少及时的、理论性的介入,音乐评论与现实音乐生活未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不能对音乐的繁荣提供理论的支撑。音乐评论对音乐创作多见赞扬,少见对作品的缺陷、不足进行坦言的批评,对于学术上的造假、表演中的假唱、制作中的奢华之风等问题,几乎无人问津。2010年10月,中国音协在威海召开“全国音乐类评奖座谈会”,与会专家对音乐类评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于规范评奖、促进音乐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5月,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王次炤在学会第四届年会上指出:要增强学术道德观念,建立和谐的批评环境,以发展的眼光建立正确的批评观,在多元的音乐生活中坚持评论的专业性。

    音乐舞台 呈现多样化趋势

    2010年,我国的音乐舞台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广大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音乐节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举办的音乐节有百余个,政府和企业积极支持,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同时也拉动了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

    2010年音乐舞台的多样化使人心喜。歌剧、音乐剧的演出从没有像2010年这样红火,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茶花女》《卡门》《爱之媒》在中国首演,原创歌剧《塞魅丽》《白蛇传》《咏·别》等一批歌剧、音乐剧的上演,展示了我国歌剧、音乐剧创作的繁荣景象。交响乐演出市场虽不如2009年那样如火如荼,但演出数量总体平稳,仍保持了较好的上座率。以“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为主题的音乐会,为社会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氛围。5月1日晚,以上海世博会开幕为契机的“2010魅力中国”宋祖英大型广场独唱音会在上海8万人体育场举行,盛况空前,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音乐会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成功范例。以明星、“大腕”为标志的流行音乐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情追捧。多元、多样的音乐舞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音乐需求。人们想选择一场自己喜欢的优质音乐会,已经不是一件因难的事情。

    2010年我国的音乐舞台喜忧参半。2010年是我国歌剧、音乐剧的丰收年,但缺少现实主义之作。重庆市歌剧院推出的音乐剧《城市丛林》,以城市为主题,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是可贵的尝试。歌剧、音乐剧呼唤现实主义的力作。音乐会的制作和演唱过份追求“大”而“洋”,拉大了与观众的距离。我们的音乐还应更多的注意贴近群众,走进群众的内心。此外,还应更多地关注我国室内乐的创作和演出,这对于丰富音乐舞台、提高我国交响乐的整体水平十分有益。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