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与中华艺术的未来”——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纵览
http://www.cflac.org.cn     2011-01-07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0年12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文联、台湾文艺协会、鹤山21世纪国际论坛主办,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承办,全国政协京昆室、中国摄协特别支持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台湾台北、花莲两地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台湾文化总会副会长林澄枝、台湾文艺协会理事长愚溪,以及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众多知名艺术家出席了此次论坛。

    2010年12月1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开幕式在台北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青年与中华艺术的未来”。孙家正作了题为《携手共筑文化之桥》的主旨演讲。中国铁路文工团副团长孟卫东、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副校长林明德、香港电影及舞台剧导演高志森、澳门美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陈继春等8位艺术家进行了大会发言。

    论坛期间,孙家正还来到台北艺术大学参观访问,并和学校师生座谈。

    2010年12月18日,由中国摄协主办的“世界遗产——灿烂的中华文化”摄影展在台北开幕,展览囊括了我国知名摄影家拍摄武当山、四川黄龙等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的佳作。两场京剧名段演唱会同期上演,全国政协京昆室组织孙毓敏、孟广禄、赵葆秀、耿其昌等京剧名家为台湾同胞献艺。

    2010年12月20日,论坛闭幕式在花莲举行。

    中国文联曾于2009年2月会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论坛旨在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其中,为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携手共筑文化之桥

孙家正(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海峡两岸文脉相通、血脉相连。近30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实现了历史性重大转折。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继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之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给两岸同胞带来重大的经济利益。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愈加宽广,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描绘中华文化新的蓝图,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正是当下我们共同关切的问题。立足两岸和平发展的现实,顺应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着眼于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景,在这里,我真诚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两岸文艺团体和文艺界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文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希望海峡两岸共同举办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文化活动,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广泛的民心基础。

    三是希望青年朋友为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和平发展多作贡献。

    四是希望两岸文化交流致力于长远,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回看历史,许多喧嚣和纷争都如烟云散去,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长存世间,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也是这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赋予文化特殊的角色,赋予文化人特殊的历史使命。我期待,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化人拥有清醒的文化自觉,勇于担当光荣的文化责任,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夯实牢固的文化基础;我期待,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化人积极投身中华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交流,努力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我期待,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化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努力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共享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风采与尊严。

    本文摘自作者在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携手共筑文化之桥》,全文见本报2011年1月5日1版

在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冯 远(中国文联副主席)

(2010年12月20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艺术家、专家学者、朋友们:

    上午好!

    由中国文联和台湾文艺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历时两天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闭幕了。下面,我对论坛情况做一个简要小结。

    总的来看,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80多位文化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专家学者齐聚台湾,以“青年与中华艺术的未来”为主题,畅所欲言,共谋发展,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为办好这次论坛,中国文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多次过问论坛筹备情况,并亲自出席论坛开幕式,发表了主旨演讲。台湾文化总会副会长林澄枝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为办好这次论坛,我们进行了周密筹划和认真安排,论坛主题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比较切合实际,各项会务工作也比较圆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文艺协会为这次论坛做了大量工作,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基础。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文联和论坛全体代表向台湾文化总会和台湾文艺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是积极参与、广泛宣传。这次论坛得到广大艺术家、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拥护。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共有80余名,涉及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12个文艺领域。其中既有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活跃在第一线从事创作表演的艺术家;既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文艺骨干。大家不辞辛苦,热情参与。在新闻宣传方面,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凤凰卫视、澳亚卫视等香港、澳门地区新闻媒体,以及众多台湾新闻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充分报道。在此,我也代表中国文联向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艺术家、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本次论坛,结合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交流的现状,以“青年与中华艺术的未来”为主题,围绕青年在当代中华艺术发展与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当代青年艺术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科技文明与中华艺术的发展、当代中华艺术的多元一体化格局、世界新格局下中华艺术的定位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两天来,共有8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生动精彩的发言。在分组讨论中,大家发言踊跃,相互启发,气氛热烈,意犹未尽。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两场京昆交流演唱会和“世界遗产——灿烂的中华文化”摄影展。接下来,还将组织大家赴日月潭、阿里山等地进行考察采风。可以说,论坛安排张弛有序,给艺术家、专家学者充分的研究讨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两天来,大家通过认真讨论交流,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目的。归纳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进一步交流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学艺术领域研究的成果。这次论坛,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交流了研究成果。有的代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青年在当代中华艺术发展与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有的代表提出,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更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公共领域的话语权;有的代表以青年梅兰芳成为大师为个案,探讨如何推出这个时代的文艺大家;有的代表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青年影视创作的文化品格;有的代表探讨了当前困扰文艺发展的难题,提出要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养年轻观众、拓展文艺市场;有的代表还深入分析了当代青年在文艺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等等。大家普遍认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艺术界的交流日趋密切,艺术论坛已经成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家、专家学者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是进一步达成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共识。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当前,两岸关系正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两岸人员往来之频密、各项交流之深入、合作领域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要勇于担当起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有的代表认为,近年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艺界越来越多的文艺团体、文化经纪机构共同创作、演出、打造了一批艺术精品和品牌项目。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应该抓住机遇,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许多专家学者表示,要共同努力,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三是进一步增进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艺界朋友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艺术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良好局面。通过艺术论坛,加深了艺术家们之间的了解,增进了艺术家们之间的感情。同时,通过民间文化交流,也能够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提供诸多便利,创造更多机会。有的代表认为,文化交流的基础在民间,民间文化交流是发展两岸关系广泛和坚实的民众基础。文化如水,滋润心灵。文化交流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京昆演出组的代表说,两岸艺术家合作演出,相当默契,这也反映了两岸艺术家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大家普遍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立足两岸和平发展的现实,顺应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着眼于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景,举办这样的论坛活动,有利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丰富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在台湾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收获很大,意义深远。明年,将继续在香港或澳门举办第三届艺术论坛。希望大家认真总结经验、开拓思维、建言献策,把论坛办得更好,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加深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家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希望在座的艺术家、专家学者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积极参加论坛。在这里,我再一次对参加本次论坛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和台湾文化总会、台湾文艺协会等相关单位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最为衷心的感谢!

    最后,新年将至,祝愿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反思中国文化艺术之根本

邓宛霞(香港京昆艺术剧院艺术总监)

    随着国力与经济的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文化艺术自然亦会受到更大瞩目。而中国本身也热切盼望与国际接轨。只是,在面对这个大气候的同时,我们要以中华文化的哪一个层面去面对世界?或者说,什么才是中华文化精髓之所在?

    由于各种机缘际遇,自小我便穿梭于香港、内地与西欧之间,对三地的民情与文化背景略有所知,对于东西方不同的人际关系亦深有所感。坦白讲,当年中国与外国的生活环境无法比拟,但每当我返国学习或巡回演出时,特别是孩童时期第一次随父母到北京观礼,我心中都有一种强烈而温暖的回家之感,那种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天然的情谊,是如此浓烈地散发在四周,让你的心无比舒坦、无比自在。

    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我感到生为中国人是莫大的福分,其福分在于我们文化与文明的根基,建立在儒、释、道这3种互融互补的伟大学说上。

    近些年舞台上出现了不少“巨制”,动辄百千万,布景金碧辉煌,铺天盖地,以庞大豪华取胜;又或将清幽恬静的民乐“摇滚化”,将独树一帜的戏曲乐队西化、电子化;还有便是在戏剧甚至戏曲中出现一些看似突破前卫,实质上颇受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及荒诞剧影响的剧作。其一大特点,乃“粗暴地践踏美,鄙夷崇高,摧毁一切传统”。

    于民族艺术而言,真正的极品,是以“无为”的艺术境界,引你进入心之遨游,让你感受到情操之提升,感受到那象外之境,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享受……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度完善的体系,她离不开人之心灵美。如果今天的民族艺术不能算处于她的蓬勃黄金时期,那我们也许需要反思一下,是否应该重新重视全民的德行与高尚情趣的教育。

    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极其深厚的,我相信,即使人们有时不可避免地走点弯路,但最后还是会归宗的,而且必须要归宗。因为这些价值观,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和推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屡遭灾劫而不会解体的巨大凝聚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盲从西方,也不是表面化的“中国味”,我们需要的是重拾民族自信,认真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文化的根本。这些极高智慧与亘古不变的真理,将帮助我们步出迷途与困惑,寻回整个社会、个人乃至艺术上的真正依归。

青年在中国绘画承传中的角色

陈继春(澳门美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

    青年不仅是一种社会类别,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五四”运动时,各种社会群体都认识到“青年”这个角色类别在中国的重要性。自此以后,社会对“青年”的期待更多,更丰富。而21世纪中国绘画领域中的青年,于传承与创新之中饰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艺术世界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围绕着我们并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首先,青年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能力。中国画家不仅要求其有应物象形的本领,而且要良好地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以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就目前而言,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空前交融的大时代,这种交融的深度与广度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前所未有的,它造成了现当代复杂的文化现象,而这一现象又表现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历史与现实的价值与意义之间的相互比较中。作为专业的美术工作者,更应该进行自我调适,注意学习。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考察,探讨中国绘画如何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在“异”和“同”的相互作用下,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带生出新的意义。

    其次,青年要葆有中国文化的自信。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特有的,从最早的帛画发展至今,从画论、学理到技法和作品中诗、书、画的结合具有自身完整的体系。美术史告诉我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一直没有间断与外国民族的往还,历史上西方绘画技法曾几次传入我国。随着佛教自汉代的传入,以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交流,“明暗法”曾一度大量出现于早期佛教绘画中,并在社会上流传。尽管其一度风靡建康,然而它未能前行多久,就随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进一步昌盛而隐去身影。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方面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中国青年的审美观便带上了特有的东方色彩,与西方迥然不同。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近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这与中国画精神和当代文化在总体精神趋向、生活与审美方式及价值层面等方面的内在矛盾有很大关系,认清这一现实或许会令我们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作出更理性的思考。认真学习和理解中国画的造型观念,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现代艺术,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三,青年要融合中西。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语境,给中国画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的中国画正处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我们究竟和谁对话、如何对话?不仅是文化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中国画应将自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份子,在文化对话中明确自己的身份,以探索其发展。毋庸讳言,缘于个性的差异,当代中国艺术家所使用的手段、材质和方式都会不同,甚至以迥异的方式展现各自的艺术理念,这恰巧是民族因为个性表达而带来的艺术质感,呈现出一种极其丰富而缤纷多姿的艺术生态。正如青年人思想敏锐,有进取的精神,敢于坦陈自己的意见并向权威挑战,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成熟。处于21世纪,在从事中国绘画创作上,努力把握传统,在观念上要持续地持开放的思想,应比上世纪的先辈更多地坚持探索性的态度,尝试一切可以尝试的艺术创作方式,以极大的宽容度和吸纳性方式,通过不断的调整、重构和融合,使中国绘画的创作与时代共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青年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关键

高志森(香港电影及舞台剧导演)

    今天,香港的文化艺术飞速发展,各大小艺团如雨后春笋的成立、民间对艺术的参与上升、表演艺术观众的增加、西九龙文化区的建设,以及香港通识教育政策要求高中生每年参与至少135个小时的文化艺术赏识。上述种种因素促使香港文化艺术前景出现曙光,而且青少年于求学期就能得到文化艺术的培育,亦有利于将来他们从事创作事业,最起码做个有品味有水平、能独立思考的观众。

    历史因素让香港形成为一个多元交织的城市。过去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接受很多西方文化的冲击及洗礼,同时亦是中国的南大门,华人社会中保留了不少传统中国文化。相对其他地区,香港中西合璧,能做到兼收并蓄、达至中西文化荟萃,形成独有的交汇点和桥梁,绝对有利于“创意是元素的重新组合”这个前提,中西文化的“元素”都能在这个多元交织的城市得到撞击。即使香港回归后,也没有使上述因素倾侧或消失,青年人对文化艺术的元素吸收没有丝毫减损或改变。

    香港对于表演艺术的创作没有审查制度,这点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发表尤其重要。只要不触犯香港法律,例如不涉诽谤、不煽动刑事罪行,则任何题材的剧本、任何类型的演出,都不用审查就能发放,这也促使香港文化艺术创作呈现相对百花齐放的局面。

    上述两项条件对青年文化艺术创作以及发表有莫大帮助。首先,历史因素有助青年对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等创作的先要诱因进行吸收或培育;其次受香港的法律保障,只要不触犯香港法律就能享有创作自由并得到施展机会。为青年文化创作提供一个极好的创作平台,有利培育他们进一步多元化地发展创作,开拓吸纳更多观众,领先群伦。

    然而,困局和窒碍难行处仍然明显存在。纵然香港文化艺术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表演场地仍然严重不足,此乃香港文化艺术不能起飞的重大阻碍。由于场地不足,因此导致各个文化艺术创作都不能有效地以票房收益来维持成本,导致文化艺术不能向前,起飞的机遇正在错失中。香港政府对于文化艺术创作进行过资助,但可惜资源分配错误。对于固有得到政府资助的大型或相对成熟的艺术团体,政府的资助欠缺一个有效的检讨制度。小部分发展多年的艺术团体,每年都能享有政府的定额资助以及为他们提供表演场地的扶助,但这些发展成熟的艺团本身就有足够能力维持下去;相对比较小型、初起步的艺团或年轻的艺术创作者而言,政府对他们的资助明显不足。若要年轻的艺术创作得到发展,资源的分配有必要到达年轻艺术新晋和年轻创作者手中。因为从事文化艺术创作最艰辛的时期必是起步阶段,若要青年艺术创作得以持之以恒,政府对他们的资助是少不了的。一个理想的资助制度是建基于正确的资源分配下,发展相对成熟的艺团所得的资助应按期减少,把资源有效分配到青年艺术创作或处于初起步阶段的艺团,这样香港的文化艺术创作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对青年人而言,“创意就是元素的重新组合”,借着信息流通的天时地利,吸收不同的创作元素,继而维持并善用香港对创作发表的自由,促使香港青年人的创作得到支持,相信日后香港青年对中华艺术的未来必定有更大贡献。

在文化自觉中追寻人文精神

高希希(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导演)

    青年一代艺术工作者,在中华文化的传统下汲取着历史带来的营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下,跟随世界艺术发展的步伐,在艺术的道路上寻找着文化方向。纵观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那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无一不是在中华文化中自觉发掘其内在的精神内涵,无一不是中华文化与当今社会生活碰撞而出的艺术火花。近10年来,优秀青年影视艺术创作者们,在文化自觉中追寻着当代的人文精神,为影视文艺的文化品格不断追求着。

    在近些年的影视制作中,青年一代的影视工作者总是希望选择一些具有文化自觉的影视作品进行再创作。如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当时我选择它的时候有不少人反对并提出异议,说一个历史战争戏有什么好拍的。我的认识是这样的:战争和历史都是背景,前景是人物;只要人物好看了戏就好看了。《历史的天空》中的人物姜大牙,人物形象丰满、多姿多彩,剧中其他人物也都具有各自个性特征。《历史的天空》中的文化自觉意识从人物和人物关系上鲜明地呈现出来:姜大牙投身抗日,他爱上东方闻音,不是一般男女情爱的意义,而是姜大牙发现了东方闻音具有文化象征的品格特征。在姜大牙的身上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的文化自觉意识:一方面是不断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另一方面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东方闻音能够接受姜大牙的爱情,也受到了文化自觉的引领。姜大牙个性鲜明,缺点也不少,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亮点,更能够看到时代先进文化的发扬光大。

    在拍摄改编自古典名著的电视剧《三国》时,我时刻思考在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的今天,重新将古典名著搬上荧屏,要向观众传输历史文化精神,发扬历史文化传统,更是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系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改编《三国》这样的作品,我们要保持名著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又不能一成不变,没有个性。所以这次的创作既要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要有新的阐释意义,在经典人物、经典场景上寻找当代的阐释,以求寻找当代观众的心理共鸣。如此,将历史名著拍摄成电视剧作品才具有文化意义。

    我认为,我们新的影视创作中的优秀作品有以下4个特点:立足本土,提升特异性;以人为本,倡导人性美;推进影视文化的创新;呼唤影视文化的创作要有自己的思想追求和精神高度。

    海峡两岸,中华文化的传承使我们拥有共同的民族形式、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中华文化的纽带把两岸的中国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全球化的文化拷问中,我们的答卷应该是:不仅要形成全球化时代的高度的文化自觉,而且要将之渗透到影视文化实践中。

全球华语电影格局的转变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全球电影市场的繁荣似乎都在印证着经济和电影市场的相互关系。而中国电影的兴旺则是全球电影工业最引人瞩目的现象,这种兴旺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转变。在当下的变化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是全球热映的好莱坞灾难片《2012》,在这部电影中,中国作为一个积极的元素在电影中得到了表现;二是电影《建国大业》吸引了全球华语电影众多明星的加盟。这样两个现象其实是中国电影在中国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变革之中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当下世界全球化的新状况和格局的投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在全球华语电影和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历史已经把中国电影带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之中,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历史的“临界点”上,这里所见证的正是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和世界电影的格局的深刻的变化。

    从2009年的电影看来,中国电影也面临着新的“临界点”——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内地二三线城市这些原来缺少电影生活和电影消费的地方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这部电影上映后引起了相当热烈的讨论,人们对于他的搞笑方式和运用“二人转”的模式也有相当大的争议。但这部电影其实有它的企图心,它要深入到中国本土电影消费原来的“盲点”。

    如果说,张艺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具有某种在全球意义上的“后殖民”的特点的话,《英雄》开始的“大片”则力图在21世纪初的新的“全球化”的背景下赋予世界一个新的想象的话,那么,《三枪拍案惊奇》则是以本土的消费文化为中心搭起的一个轻薄的平面化的舞台。从这里出发,张艺谋要发现一个新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张艺谋今天所面对的最主要的市场——内地观众市场。他现在发现了自己的“隐含观众”其实正是中国内地的那些观众,他们既是一个新兴电影市场的主力,也是未来电影的新观众。这个庞大市场的打通和开拓,必将创造出中国电影高速增长的新的未来,为华语电影和世界电影提供新的可能性。中国电影百年的“大历史”究竟对于中国电影的今天有什么影响?人们往往觉得,在这个新世纪的全球格局之中,中国电影的传统所具有的经验是否还有作用,中国电影曾经创造的那些经典和基本的特色是否还会在新世纪之中发生积极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唐山大地震》提供了对于这一伟大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唐山大地震》既是对于中国电影的传统的回归,又是对于这一传统的超越:一方面,它通过强烈的感伤和传奇来处理灾难所带来的精神的创伤,这正是中国电影的传统所在;同时,《唐山大地震》又超越了这一感伤的传统。感伤是中国电影传统的重要元素,它的“回归”与“超越”其实说明了我们的电影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的魅力和能量。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它既具有对于中国二三线城市观众的真正的高度尊重,同时也具有中国电影历来所具有的高度的主流性的价值和选择,同时也具有在全球华语电影中的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因此它也是一个新的历史“临界点”已经出现的标志。

    由此看来,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和世界电影的格局都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临界点”。未来的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发展之中,中国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不可忽视,越来越举足轻重。我们对此应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样化生存与发展

孟卫东(中国铁路文工团副团长)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着丰厚、灿烂的音乐文化。然而,在经过百年的发展之后,当前中国传统音乐的现状也有一些需要我们反思和修正的地方。这其中,最受关注也是备受争议的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西方化”的过程。对此,很多研究中国音乐的外国学者也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了善意的提醒。

    中国的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因此,传统文化发展,也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对于当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状态,我想借用音乐学者张伯瑜的理论归纳。他将当前社会现实下的传统音乐生存状态归纳为4类:

    1、延传着的传统音乐。意指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些民间音乐传统正在红红火火地延传着。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文化建设的观念使得各地政府机构从传统音乐品种中挖掘资源;另一方面,宗教信仰的自由不但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而且使得依附于信仰活动的传统音乐有了施展的载体。

    2、由生活方式到艺术形式转化着的传统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当生活方式变化之后,原本存在于某种文化语境中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没有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消失,而是转换自己的角色脱离了原生活的“实用功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艺术一种自行的保护方法。

    3、从生活方式到文化符号转化着的传统音乐。在强调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各地均在推出自己地区的文化产品,传统音乐便成为此类产品的重要资源。当各地的民间传统音乐成为了这类产品之后,便具有了“文化符号”的意味。

    4、完全专业化了的传统音乐。这主要表现在各音乐院校所成立的民族器乐系,少数学校还成立了民族声乐系,培养的是专业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和演唱家。不少学者对这种西方化的专业化道路提出了质疑,但是,20世纪的中国音乐发展之路似乎就是由这种专业音乐的发展而构成的。至今,坚持以西方化的发展道路作为民族音乐发展之未来仍然是大部分中国民族音乐专业人士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活动日益密切,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都越来越开始使用一种开放性、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我们传统音乐文化。因而,对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也开始逐渐抛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拘囿,采取更为理性、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态度。从2001年开始,中国陆续有昆曲、古琴艺术、南疆的十二木卡姆艺术和与蒙古国共同申请的长调等多项传统音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全国各地对包括音乐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资料库、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民族音乐数据库、中国音乐学院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展演采录实况数据库、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传统音乐音响数据库等一批音响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我们保存研究传统音乐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更是为世界、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此同时,媒体的加入,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央电视台在其举办的全国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加入了吸收民间歌手参加的比赛项目,从而让亿万的电视观众一夜之间知道了“原生态”这个概念,进而领略到了民间音乐文化多彩、质朴的艺术魅力。

吴晟新诗的伦理意识

林明德(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副校长)

    吴晟16岁开始写诗,迄今40年,先后出版9种诗集,作品共有266首,可见他是位慢工出细活的诗人。

    就我个人长期的观察,吴晟新诗所呈现的主题意识,大概包括5个指向:伦理意识、政治议题、环保观念、农业与稻作、生命的观照。其中,伦理意识最为突出,它既贯彻其他指向,亦成为诗歌的深层结构,从而流露艺术性质与品位,展现其极致价值。

    伦理即人类道德的原理,是人类和谐与秩序的依据,其范畴概括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与土地(自然)伦理3个层面,构成同心圆的关系。吴晟信奉家庭伦理、关怀社会伦理、坚持土地伦理。他是位地道的农家子弟,亲情、乡情、作物、土地交梭成为人际网络,也是他诗歌的主要内涵。因为长年居住乡间,脚踩田地,手握农具,挑屎担粪搬堆肥,挥洒汗水。他的每一份诗情都似乎连接岛屿每一寸土地,因此诗篇能扣人心弦,引起回响。

    吴晟新诗的极致价值即在伦理意识上,这是他诗歌的深层结构,而核心价值指向乃是爱与悲悯情怀。探索并援引李奥帕德的“土地伦理”概念,亦有助于对吴晟诗歌深一层的理解。

    吴晟夫妻居住老宅三合院,养育3位子女,老宅修护后,三代同堂,夫妇帮忙照顾3位孙子,重温“甜蜜的负荷”,共享天伦之乐,正好例证了家庭伦理的敦厚。他平地造林,十年树木,一片茂密,目前正进行疏理,已移赠65株肉桂树帮助中州技术学院校园绿化,藉境教培养年青人爱护台湾好土地的情怀。接着,他打算赠送溪洲乡公所推动圳寮公墓公园化,那是一座吾乡人们共同的归宿,以原生种一级木回馈可说是庄重的“追远”之举,也是社会伦理的实践。

    近年,他在老宅三合院前樟树林盖了一座给书住的房子,两楼半(楼中楼)百坪大,不可思议的是,入门客厅,有棵大树,成为人、树同住一屋的景观,落实了他的“树权”观念。新房素朴幽雅,没有特别的名号,径称乡间书屋,具有诗书、写作、聊天、聚会、坐卧等多样功能;藏书涵盖人文、社会、艺术、自然与科学,堪称小而精的人文空间。在我看来,他企图替吴家三代营造书香门第,为子孙提供境教场域,毋宁也说明了实践伦理意识核心价值的努力与用心。吴晟所展现的大胸襟,正是:

    平地造林纯园诉说土地伦理,

    人文传世书屋牵系台湾子民。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