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芭蕾”变身地道中国“过年戏”
http://www.cflac.org.cn     2010-12-21     作者: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图为2010中国版《胡桃夹子》剧照。

    京城庙会、十二生肖、“年”兽、瓷器、糖葫芦、除夕夜……这还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吗?12月23日至26日,一部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中国舞协、中央芭蕾舞团合作推出的“贺岁芭蕾”——2010中国版《胡桃夹子》将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中国版”这3个字的确名副其实,从剧中的节日氛围到主人公的魔幻世界,作为原版故事框架的核心内容,在2010中国版《胡桃夹子》中都换成了与之一一对应的中国元素。“主角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幻想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剧情合理就没问题。”该剧总编导、著名舞蹈编导赵明明确表示,这个作品就是要给这部世界经典清楚地标上“中国制造”的印记,让中国观众看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文化,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经典。

    首演于1892年的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典范,也是柴科夫斯基三大经典芭蕾舞剧之一,更是“古典芭蕾之父”、编导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的传世之作。百余年来,全世界上演过众多版本的《胡桃夹子》,但由于欧美国家文化背景差异不大,大多数版本的《胡桃夹子》也大同小异。2000年,中央芭蕾舞团就曾推出过中国版《胡桃夹子》,当时已经开始尝试融入中国元素,比如将故事背景从西方的圣诞节变成中国的春节,将其中的老鼠形象变成了蝙蝠,不过这个蝙蝠却还是从当时流行的“蝙蝠侠”形象引入的,并非地道的“中国货”。赵明说:“那次尝试是有效的,但现在看来,10年前的故事嫁接乃至中西文化的嫁接,还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中国元素并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故事情节的设置上更多的是一种模仿,时间定位也不太准确,有些地方观众不是那么明白。通过10年的沉淀,导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加成熟。这一次我们要非常明确地为观众展开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

    把一部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世界经典进行如此巨大的创新改造,对创作者而言并非易事,但中国舞协主席、该剧总策划赵汝蘅和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该剧制作人冯英对此都充满了信心。她们认为,在过去10年间,中芭排演了许多世界芭蕾名剧,更重要的是,创作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一批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原创作品,在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合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观众欣赏水准的提高和现代、简约、与众不同的审美趋势,要求我们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胡桃夹子》,这种打造不是对10年前的版本“小修小补”,而是必须大胆突破,重新创作。这种创作并不背离芭蕾舞剧的基本要素,并不改变原剧的基本框架,但创新的理念却贯穿全剧,表达的是中国芭蕾对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这部世界著名的“圣诞芭蕾”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过年戏”。2010中国版《胡桃夹子》将圣诞节的背景搬到了中国的除夕之夜,开场场景由西方民居门口变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京城庙会,家庭聚会的欧式客厅改到了北京胡同人家,而对应春节这一节日,原剧中的老鼠也变成了民间传说中的“年”兽,孩子所见的糖果王国则变成了极具中国文化氛围的瓷器王国,男演员穿上了“老北京大褂”,女演员则穿上了“青花瓷连衣裙”。

    赵明介绍说,在故事上,该剧将西方原版的老鼠和胡桃夹子之间的战争,改变为胡桃夹子与小老虎并肩作战,共同与“年”兽搏斗,这一戏剧矛盾冲突就和中国古老的“年”的传说以及十二生肖等中国民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独特的中国民间文化底蕴就烙印在故事里面。而舞蹈表现上,设计汇聚了十二生肖的盛装表演,以及扇子舞、丝绸舞、风筝舞、陀螺舞、金元宝舞等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段落,在柴可夫斯基音乐的陪衬下与原版中的俄罗斯舞、阿拉伯舞、芦笛舞、糖果仙子舞等舞蹈环节遥相呼应。这样,整个舞剧无处不充斥着中国元素,但这种中国元素的运用又十分自然合理。

    对于这些改变,主要演员张剑十分兴奋:“此次中国版的《胡桃夹子》,所有舞蹈段落都是重新打造的,除了舞蹈的技术技巧比以前难度更大之外,服装、布景都是全新的形式,相信即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有着浓郁中国味道的精彩作品。”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