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比“专业”更给力——2010年校园剧社现状观察
http://www.cflac.org.cn     2010-12-03     作者:张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06年冬,李叔同、曾孝谷等中国留学生于日本东京组建“春柳社”,翌年公演《黑奴吁天录》,自此,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先河由校园剧社开启。1925年,15岁的曹禺正式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了他的演剧生涯,自此,中国话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由校园剧社诞生。100多年来,中国话剧的发展始终与各式各样的校园剧社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当苏州大学东吴剧社携作品《孤》亮相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舞台时,难免不令人备加关注与触动。一个成立于1908年、几乎与中国话剧同龄的校园剧社,至今仍保持着创作的活力——这样的现象,令人无法不重新思考,面对当前并不乐观的戏剧大环境,以东吴剧社为代表的一大批非专业校园剧社究竟如何生存?而在专业戏剧教育已然壮大与成熟的今天,这些非专业校园剧社又能为中国戏剧的发展贡献什么?

    非专业更有原创力

    在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上,所有参赛作品被分为艺术院校和非艺术院校两个组别进行评判。在非艺术院校组中,很多作品都是由所在院校的校园剧社或相关艺术社团创作,除苏州大学东吴剧社的《孤》之外,还有复旦大学复旦剧社的《小巷总理》、北师大北国剧社的《从心开始》、大连理工大学话剧团的《屈伯川》、重庆大学缙云话剧社的《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鲲鹏话剧团的《古城天空》、西安交大学生话剧团的《我和你,在一起》、新疆师范大学CHAPTER影剧社的《支教老师来了》、上海交大相声协会的相声剧《交大这些事》等。

    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相比以翻排、移植、嫁接经典为作品主体的艺术院校组,非艺术院校这些由校园剧社创作的作品,大都表现出了更为鲜明的原创力和丰富的人文关怀,取材现实生活,创作视野更开阔,表现手段更灵活,即便是名著改编,也更多侧重于大学生视角的重读新解,鲜有因循之作。“从评委的角度,我们更多地向现实题材、反映大学生生活的作品倾斜。但是很遗憾,有些艺术院校在编排作品的同时,可能不自觉地与教学中想要突出的点相结合,这就出现了艺术院校组剧目中关注现实的作品相对于非艺术院校组要少很多。”著名评论家、评委毛时安说。而相比毛时安对于艺术院校剧目题材选择的遗憾,著名戏剧理论家、评委王蕴明则认为非艺术院校组的作品令他非常欣喜:“真实地反映了校园生活和大学生的状态。学生的演出朴实不做作,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是艺术的生命力。《青春起跑线》《我和你,在一起》等剧目,都生动地表现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困惑和体验。”事实上,上述情况并不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特例。北京剧协秘书长杨乾武自2001年起主持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工作,对于这一点也深有体会:“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的也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院校,但他们往往只是在表演上更规范,原创力却远不如非专业院校的剧社(团),但我以为,大学生戏剧最重要的不是展示专业化的表演,而是展示年轻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和青春激情,表达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原军艺表演系主任王敏则认为:“青年学生对戏剧有天然的需要,这与专业与否并无关系。他们是思想最敏锐、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渴望表达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而戏剧再现生活的绝对优势,正和这种诉求紧密呼应。”

    剧社培养“健康”人

    正如王敏所言,尽管和国内当前专业的戏剧教育相比,校园剧社在技术上是非专业的,但是洪深、曹禺、田汉等戏剧大师的戏剧生涯却都是从非专业的校园剧社起步的。可见戏剧理想的实践关键是对生活主动的观察、体味以及表达的诉求,这种诉求支撑着一批批、一代代的校园剧社生存与繁衍。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校园戏剧活动曾经历过长达40年之久的沉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又再兴起并迅速繁荣,校园剧社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今,无论年资长短,全国各大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校园戏剧社团,一些戏剧活动比较活跃的大学,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甚至拥有多个校园剧社。“在北京有很多发展不错的校园剧社,如北师大的北国剧社、北理工的太阳剧社等,都很有特色,也有一些拔尖的人才从中脱颖而出,以非专业的教育背景加入了专业戏剧队伍中,比如黄盈、邵泽辉等都是非专业成才的例子。”杨乾武说,“但是,事情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尽管近年来各地的校园戏剧活动都搞得如火如荼,但是校园剧社的发展却有很多天然的局限和后天的不足。”校园剧社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非专业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决定了它如果在一个阶段有出色的核心人物,就能发展得很好,反之就会走下坡路。而人员变动较频繁、资金来源不稳定、业余演出的性质都使它很难在技术方面得到很好的完善与提升。“还有就是目前校园剧社种类偏科严重,话剧社团众多,戏曲社团却凤毛麟角。虽然这几年大学生戏曲社团已经比过去兴旺多了,但还需要继续鼓励,不断创造发展空间。”

    在纷繁多元的戏剧发展现状面前,如今的校园剧社已很难再像早期的校园剧社那样在戏剧发展的洪流中扮演引领潮流的角色,但它确实为中国戏剧培养了一定的新生力量和大批懂得欣赏戏剧的观众。“我觉得大学生戏剧对于文化发展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建设,我们现在不缺娱乐,缺乏的是原创的开掘和爆发。而这一点是单一的专业戏剧教育不能独立完成的。”杨乾武说。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导演王晓鹰则认为:“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很难看到正常的职业话剧演出,倒是非专业的校园戏剧在很多地方都开出了花。而且现在职业戏剧受到票房、评奖等现实因素的影响,远不如校园戏剧那样非功利。所以我也衷心地希望,以校园剧社为代表的校园戏剧创作能坚守艺术价值,不要简单地去应景、娱乐;要在原创中有更敏锐的表达,充满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发展校园戏剧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出许许多多非单向度的‘健康’的人。”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