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蓝随笔]你看到什么?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9     作者: 王晓蓝(美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感官对从事舞蹈的人极为重要。多年教编导,在课堂上我经常从一个提问的角度问学生:“你看到什么?”接着,我会问:

    “你说的是你所看到的吗?”

    “你还看到什么?”

    “你没有看到的是什么”……

    当我们“看”舞蹈的时侯,更可提出一大堆问题。看的角度也多样。从编舞的角度,提的问题可以是:

    “舞的背后的基本想法表达了什么?”

    “动作支撑内容吗?”

    “舞中的每一个部分对整个舞都重要吗?”

    “表现形式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吗?”

    “这舞值得看吗?”

    视觉是感官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感觉;搞舞蹈的人必定要用双眼:学舞蹈要用眼睛“看”动作;教学需要懂得如何“看”学生;编导需要“看”得更多,看人、看事、看动作、看结构、看四周等。生活中,人们用眼睛来观察周围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外界景物,是认识周围世界重要的感觉通道和信息的来源。

    现代化和科技的发展,四周环境的转变,建筑、服饰、广告、电视图像、商品宣传、电脑等视觉文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冲击着视觉,影响到人类视觉的改变,变得更依赖视觉去观看和认识外在的世界,社会结构产生极大的变化。视觉化的世界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看和表达”的方式,思维模式和习惯,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呈现方式的改变。网络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发布渠道,各门知识运用视觉去传达。饱和的视觉世界对人类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新兴的“视觉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颇受关注,成为多门学科中的热门话题。这一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涉及各类通过视觉去沟通的文化:绘画、雕塑、电影、电视、舞蹈、建筑、文物、摄影、广告、服装、首饰、景观、电脑网络、家具、玩具等。“视觉文化”研究题目多样,包含所看的世界的全面大图形,强调、扩充和放眼望向四周,放宽视野。“视觉文化”研究针对文化现象,环绕着“视觉性”(visuality)的问题,对世界的构建、文化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索。全球化的视觉文化研究从视觉上去认识和理解全球多元文化,跨越国界,超越旧有的观念和看法,对所见但不熟悉的文化的包容,探索文化的差异,文化代表性基本概念的不同,并改变原有的“高”、“低”文化的概念,转变对时空结构的观念(譬如许多民族整天整夜的演出)。不少视觉文化研究通过种族、民族特点、性别、社会阶级的特点去建构对文化特性的认知。

    舞蹈强调肢体,但需同时运用人的多种感官。21世纪的演变,最重要一个因素是四周视觉上的转变,人类生存空间格局的变化,扩展了外在和内在的空间感知和表达方式。外界景物形成的空间立体感让我们去思考和探索舞蹈的重要元素之一:“空间”。空间的含义极广:联想空间,思考空间,舞台空间,正负空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公共空间,文化空间,宇宙空间,还有网络空间等。虽然,舞台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在四周的环境“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前提下,编导,演员,舞台美术,灯光,服装设计,如何让台上呈现的舞蹈达到立体动形和谐的视觉整体效果?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若我们从舞蹈反映生活的角度来探索编导及表达方式,放眼望向街头上的人群,不同色彩与款式的衣着、不同的肢体语言,让人想到:“集体舞在当今的环境里表达什么?”当我们望向上下高低不等的楼房,城市立体的构建触发联想:“舞蹈结构高低不等的起伏。”但是,也可能产生对比的反应:“就是因为这世界和四周围变得眼花缭乱,故要寻找纯化的美感……集体舞能给予视觉上和谐的感受,表达团体的力量。”创意的灵感在生活的四周处处可见。

    人类进入21世纪,我们看到这个已视觉化了的世界一时间不会消失。图像的世界和电视技术的发展所展现的是通过想象反映的现象,媒介重构了现实世界,形形色色的图像虚幻了现实。将媒介视为现实世界本身的错觉是一个人类生存的危险。但是,视觉观感的变化是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今天某些人提的问题:“你看到什么?”舞蹈界早已提出。在编导课上问学生的问题,并不是我自己创造和想出来的新意,而是20年前一位美国后现代舞蹈创始者问我的问题,启发我在舞蹈上除了凝聚力放在肢体、情感、听觉和脑的思考中,并对“看”给予重视。

    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含有真理:“提新问题,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考虑老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是科学真正的进步。”

    运用双眼望向四周,舞蹈表达方式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空间去探索、思考和发展。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