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创造奇迹——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创作始末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9     作者:小 然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万众瞩目的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11月12日在广州举行,这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以来第二次在中国举办亚运会。在长度为50分钟的开幕式晚会中,通过“人”这个元素,表现了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表现了广州人“敢为人先”的独特气质,让观众感受到广州人敢于走出去、敢于拥抱世界的精神。

    提到亚运会开幕式的创意和亮点,作为总导演的陈维亚不能不对照近几年来国际上的三件大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本次亚运团队主创及编导大部分是由北京奥运会团队延伸过来的,而亚运会首先面临的就是跟奥运会的不同之处,怎样做到同样精彩。所以,如何使亚运会开幕式出新出奇,整个亚运编导组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出路

    在大型活动的创作中,如果不在根本创意上做突破,想要达到不同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运动会开幕式理所应当在体育场中,但为了超越自我,彰显个性,开幕式团队毅然决然地决定让表演场地离开体育场。

    巨大的挑战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艺术家要胆比天大,又要如履薄冰,还要有独特的想象和多彩的手法。”在一座四周是水、暴露在城市眼前的岛上做开幕式表演,演出场地又狭小,这个构想和创举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广州这座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要想组织大量的演职人员参与这样几乎没有报酬、排练时间长、要求又相当苛刻的演出活动,难度相当大。诸多原因使亚运团队身陷创作“困境”的苦涩。俗话说制约是解决困难最好的突破口,最终,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仅有60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在以城市为背景,以珠江为舞台的环境中,亚运开幕式团队在一幅活力四射的中国岭南风情画中畅想东方,让和谐号巨轮“海心沙岛”驶向了大海。使广州亚运会成为近年来中国举办的重大活动中表演场地最不同、演出人员最少的一次。

    创意

    一个好的大型演出的创意,定位需要特别准确、鲜明,并且具有可发展性。例如当年的多哈亚运会,他们的创意就是在沙漠中点燃火炬,原点来自沙漠文化、阿拉伯文化;北京奥运会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幅画轴,是中华古典文化。这些创意都十分准确,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办?广州、岭南、南大门、港口,无论是当年扬帆出海还是列强侵略,广州都离不开水。那么,“水”便成为亚运开幕式的核心创意点。这与多哈的沙漠文化、北京奥运的历史文化不一样,因此,在其表达方式上就一定会有所不同。

    那么既然广州离不开“水”,诚然,“水”是生命的载体,从被珠江养育的岭南人,到珠江入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等等,都说明了广州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滴水,打开了所有人的思路。一滴水、一条珠江、珠江两岸的人、承载生命的船、让船起航的帆……与水有关的主题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我们面前。加之从空中俯瞰,位于珠江江心的海心沙岛的造型又酷似一艘帆船。天时、地利的优势使我们面对的问题迎刃而解。

    首先,“水”创造了生命,广州人在珠江的养育下,生生不息,他们靠着扬帆出海,获得力量锤炼生命。其次,表演场地酷似帆船的造型,从根本上决定了表演方式,即在场地中央,竖起4座80余米的巨型风帆。“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打造梦幻水世界,展现出一幅活力四射的中国岭南风情画。“水、船、帆、塔”四个篇章的结构便显露出来。

    表现

    如果说“水、船、帆、塔”4大金刚撑起了亚运会开幕式的框架,那么独特创意的准确性决定了具体的表现手法。这4座巨帆的立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场馆表演的视、听觉关系,亦即观演关系,这也是开幕式导演团队一直希望突破的根本问题。从大型场馆表演的历史来看,都是观众坐在看台上或平视或俯视,表演场地中央竖起4座巨帆,使我们的视觉空间打破了以往的习惯方式。也因此,萌发了我们要在风帆上表现生命,表现岭南人的独特构思,也就出现了由180余名空中“威亚”飞人和1300多名地面操作者、技术保障人员,以及帆屏上视频LED科技完美配合的节目,成为了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中“无法复制”的重要篇章,也成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之作。

    从一滴水引发的珠串似的联想,造就了亚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和精彩,从《大地之水》第一段落《红棉花开》,广州的风韵、岭南的风格在一种水的灵气、水的流畅、水的温柔中剥茧而出;从惊心动魄的《海洋之舟》出海扬帆,岭南汉子踏波扬帆出海,构筑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凡历史得以展现;从浪漫而充满梦幻色彩的《时光》,从第一次用人体、钢铁结构和音视频完美结合展示的艺术极品的《白云之帆》;整个创意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突破。

    以海心沙岛、广州塔、猎德大桥和广州大桥为核心,用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高倍高科技探照灯,以及珠江巡游表演,形成一个综合的城市行为,开幕式场地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体育场馆的范围。正在这种框架和创意中,陈维亚导演带领他的编导团队用两年的精心排练,结合多元的科技手段,把“水、船、帆、塔”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整台开幕式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浪漫柔情,他们化岛为船,化水为人,化帆为奇迹,令人难以忘怀。如果众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世界创造了一个神话,那么今天的亚运会开幕式则给世界创造了一个水上奇迹,一个水上梦幻仙境。

    谈到成功的经验,陈维亚导演向青年编导们建议:目前,大型广场活动舞蹈编导是主力。因为,同是视觉艺术的范畴,广场是扩大的舞台视觉,扩大了的空间范畴,这是舞蹈编导的强项。作为一个大型活动的编导,多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技法是不够的,他必须能够综合地运用在团队工作中的协调力、鼓动力、凝聚力、指挥能力等等。此外,在艺术创作中不要存在谁超过谁的想法,只要各有长处,不去和人比较,只寄希望于做出属于自己的,就像这次的亚运会的创新核心,要创造出专属于广州人的、专属于此次亚运会的开幕式,这一点足矣。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