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聚焦当下中国电影如何讲故事 中国电影的短板在这里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9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多数观众坚持选择看电影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为了一个打动人心的电影故事。

    ■小品文化、段子文化以及无休止的‘山寨’、克隆,严重降低了中国电影的叙事能力。

    ■中国电影的伦理化叙事仍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一以贯之得以延续的主线就是传统的中国伦理价值。

电影《山楂树之恋》剧照

    “在电影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影片玩酷玩炫,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电影的故事原创力有被削弱的迹象。而在我们进行的多次观众调查中,大多数观众坚持选择看电影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为了一个打动人心的电影故事。”中国电影博物馆馆长杨永安这样表示。近日,以“受众需求与当下中国电影叙事能力”为主题的中国电影博物馆2010学术年会在京举行。来自各电影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一线的创作者和普通观众齐聚一堂,为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讲故事“把脉会诊”。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展的2009年至2010年北京观众的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总体评价、演员评价、导演评价、故事情节吸引力评价、题材多样性评价、画面效果评价6项指标中,与故事相关的两项排名最后——电影故事的吸引力67分,电影题材多样性是65分。这很能说明问题。”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邢建毅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较有说服力地提出了当下中国电影的现实问题所在。

    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看来,故事、叙事和景观都是当前中国电影的“短板”,比如我们的电影故事元素不够丰富,叙述不够流畅,仅仅从镜头数量少就可以窥见一二。“中国电影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小品文化的影响太大,这种小品文化、段子文化以及无休止的‘山寨’、克隆,严重降低了中国电影的叙事能力,尤其是喜剧电影创作,缺乏情节和想象能力的构造,仅仅是靠一些段子、一些动作获取效果,这是很危险的。”饶曙光提出这样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叙事是中国电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手法,而且在观念和能力上的把握,因为在一般观众眼里首先挑剔的是电影叙事,实质上是深入到故事层面的观念和构架意义上故事。他分析认为,当下中国电影叙事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故事不好看,没有血肉筋骨的丰满性;虚假不真实,缺乏生活常识;逻辑不合理,缺乏历史知识;表现简单幼稚,难以打动人心。

    电影叙事是创作者艺术把握出奇制胜的结果,也是他们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的观点展现,更是文化认知的表现。与会的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电影叙事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建构的密切关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强调中国电影的伦理化叙事仍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他认为,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一以贯之得以延续的主线就是传统的中国伦理价值,几乎所有的题材内容都是通过伦理视角、伦理故事、伦理化的价值取向而展开。在最近热映的国产影片中,体现的依然是传统而强大的观影习惯的力量,尤其是《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这样的影片既能够吸引年轻观众又能够吸引中老年观众走进影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宜文提出,《唐山大地震》延续了久违的伦理叙事的传统,这对于《阿凡达》之后的中国电影更具意义。而且《唐山大地震》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亲情这个最主要的元素,在叙事中凸显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饶曙光也谈到,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是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和表达,应该看到我们大片的进步,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从《梅兰芳》到《十月围城》,不仅是叙事能力的进步,关键在于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我们的优势,激发我们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激发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增强凝聚力。

    在谈到强调高科技的重要性是否会对电影叙事有所削弱?与会专家们均表示,电影是以内容为先的文化产品,什么样的故事和情感可以吸引和打动中国观众是要考虑的最根本因素。他们认为,高科技在当下电影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但高科技并没有改变电影叙事的本质,它强化了电影的叙事手段,提高了电影叙事能力,给电影的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想象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空间。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