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下生命之树的一枝
http://www.cflac.org.cn     2010-11-16     作者:冯骥才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乡土精神》 冯骥才 著

    今日写作之于我,愈来愈必要。这里说的写作,不是小说,而是关于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问题的各类文章。我的对手无比强大,以至常常感觉自己如螳臂挡车,脆弱无力,束手无策。我是不是逆社会的潮流而动?但我坚信自己的思想不谬并一定会被明天认可,决不会放弃现在的所作所为,并把“坚守”二字视做自己心灵的重心。

    于是,我调动自己的一切可能,比如演讲、呼吁、游说、组织各种文化行动,还有我原有的擅长——写作,竭尽全力去与全球化横扫一切的狂潮相抗。我这种写作也是多类的,有学术性的探究,也有抨击时弊的思想批评,再有则是本书中这类文章,以一种散文化的笔法,记下在田野大地考察时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种写作多缘自一种情怀与感悟,文字中自然生出一些文学的意味。然而,这并非文人的自我抒发,而是要与读者共享这些隐藏在大地深处的迷人的文化。如果能唤起更多人对这些文化的爱意,则更是我的期望。

    先前写这些文章比较零碎,直到2004年《收获》杂志主编李小林约我写这样一个专栏才刻意于一种将散文、随笔、思想批评以及文化研究融为一体的文本。我不是写文化游记,必须涉入一些文化学和遗产学的发现与思索,故而这个专栏名为“田野档案”。然而,写专栏这一年真的苦了我。专栏必须期期都有,不能“缺席”。我在天南海北的奔波中,不管怎样疲惫,也要硬割下一些时间来写作,就像我说的“从那一年切下一块自己的生命蛋糕”。此后,我把这一年的专栏文章,合为一册,取名为《民间灵气》,交给作家出版社出版。当新书散发着纸页与油墨的香味被捧在手中时,感觉好多了,庆幸这一年总是多了一件写作上的成果;但同时暗下决心,不再为《收获》写这种专栏了。

    两年过后,李小林又来叫我写这类专栏。谁料这次我竟然忘记当年自己下的决心,答应再开专栏。其缘故,是近两年间我的见闻与感受奇特又深切,而且太多太多,无限美好地拥满我的心。感受是作家的天性,非文学的笔触不能表达。再有,我三十年来主要的作品大多给了《收获》。《收获》最能唤起我对文学的依恋,我把《收获》的约稿视做对我这个文学浪子的召唤。于是,再次应小林之邀,从我今年的生命之树再折下一枝来。

    尽管当下中国文化的商品化在加剧,遗产抢救与保护较之以往更加令人焦心,但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写这些文字时,近年来种种发现、思考以及心灵的感应一如潮水激涌到书案上来。

    应该说,现在写在这本书里的,较之这两年间我跑过的、见过的、想过的,不足十分之一,但我是时间的乞丐,只能选赤抛朱,择其精要,却仍是割爱良多。我真想备份出一个自己,专写这类文章和这些珍奇美好又鲜为人知的文化。我喜欢这种写作。

    为使读者直观地见到这些文化的本身,刻意采用这种插图性的文本。书中许多图片都是我的珍藏,极堪宝贵。为使本书与当年那本《民间灵气》具有一致性,仍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书取名为《乡土精神》,以表达我对文化遗产本质的理解,那就是——

    不要以为人们在田野大地上只求耕种与温饱,人们更需要坚实有力的精神生活。没人给他们精神,这精神是人们在自己的心灵中创造出来的,并给它穿上民俗民艺美丽的衣衫,用以安慰自己的生命,补偿自己的命运,消解现实强加给自己的苦难,并使生活有滋有味。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