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盘古王文化高峰论坛举行
http://www.cflac.org.cn     2010-10-15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弘扬优秀民俗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强区

——中国盘古王文化高峰论坛举行

    9月18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盘古王文化高峰论坛”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民协副主席刘铁梁代表中国民协向狮岭镇政府授予了“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暨“中国盘古王研究基地”的牌匾。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有关单位的神话学者参加了论坛。

    刘铁梁代表中国民协在致辞中对狮岭镇党委和政府在保护和利用盘古王文化这一与广大民众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他说,盘古王文化在民间的大量遗存使得研究这一文化现象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对盘古文化的研究也是在思考和构建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民族文化。这次研讨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研究者和民众对话的情景下开展盘古文化的研究,这种形式会对今后神话研究产生影响。狮岭镇党委书记全泰源在致辞中说,狮岭是盘古王文化圣地,有文字记载的盘古民俗在此扎根已有1500多年历史,盘古神话相传至今,传说人物已演变为中华民族广为传颂、堪为楷模的精神人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狮岭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底蕴和灵魂,盘古王文化是我们狮岭的自豪和骄傲。狮岭要通过举办盘古文化活动,挖掘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这种文化在狮岭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我们将以今天的高峰论坛为契机,努力打造狮岭盘古王文化精品,推动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建设花都文化强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古籍与口头流传的盘古神话、盘古神话与中国思想、盘古神话的源流、盘古神话与各民族的关系、盘古文化的流传和盘古文化的意义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狮岭镇盘古庙,考察了当地民众中流传的盘古祭祀仪式。(刘晓路) 

打造文化精品 做好盘古王山的文章

——在中国盘古王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张文兰(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近年来,花都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文化建设也步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通过评选花都新八景、举办文化欢乐节等活动,带动了全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文化强省建设活动中,我们的狮岭镇也因势利导,积极抢抓机遇,精心打造皮革皮具文化、盘古文化、楹联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特别是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乃至全国作出了较好的示范。狮岭镇第二届盘古王文化节顺利举行,这是花都狮岭近年来一次盛大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狮岭党委政府重视群众工作,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决心。

    狮岭盘古王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有文字记载已1000多年。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在狮岭人民心中深深扎根,传承至今,形成了一个文化大品牌。

    展望未来,狮岭经济要脱颖而出,要彰显地方特色,必须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探究以文化推动经济的方式方法。相信通过今天的论坛,狮岭的民俗文化和各项事业能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

    最后,我衷心希望狮岭镇党委政府能进一步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更好地开发利用好盘古王文化,做好盘古王山、盘古王庙的文章,把盘古王民俗文化打造成为整个花都的文化精品!

狮岭,盘古王文化圣地

全泰源(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党委书记)

    狮岭是盘古王文化圣地,有文字记载的盘古民俗在此扎根已有1500多年历史,境内有盘古王山、盘古王庙、盘古王公园等著名景点。盘古王敢为人先、开天辟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年盘古王诞和重阳节,都有不少游客从四面八方前来登高、祭拜、游览,成为广东境内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近年来,狮岭通过举办盘古王民俗文化节、盘古王文化摄影比赛、盘古王文化楹联征集活动,出版相关书籍等,进一步保护和弘扬这个难得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瑰宝,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继去年荣获“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称号后,今年又被授予“中国楹联之乡”、“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和“中国盘古王文化研究基地”的荣誉。

    盘古神话相传至今,传说人物已演变为中华民族广为传颂、堪为楷模的精神人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狮岭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文化蕴涵魅力,经济彰显活力,正是两者的紧密结合与互动,才使得狮岭有了长足发展。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底蕴和灵魂。盘古王文化是我们狮岭的自豪和骄傲,但与狮岭经济相比,盘古王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不够。所以,狮岭每年都要举办盘古文化活动,从深层去挖掘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这种文化在狮岭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古籍记载与少数民族 口头流传的盘古神话

刘亚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盘古神话,三国以前的典籍、文物、道教经书都没有提到,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从古人古事寻找理论根据的情况下也未有人提及,似乎不像是中原地区产生的神话。鉴于此,我们可以从采录者活动地域及古籍所记载的有关盘古的遗址等去追寻其当时流传的地区,进而探讨其起源。

    目前所知的盘古神话最早采录者徐整,是三国时代吴国人。吴国地处南方,域内有蛮越诸族,徐整采录盘古神话当大致不脱离这个范围。任昉《述异记》更明确地指明了盘古神话的流传地区。

    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古籍所记载的关于盘古神话的各种异文来看,盘古神话可能不仅在某一地区某一族群流传,而且在多个地区多个族群流传,具有多种类型和情节,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融合了本民族或他民族以至域外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结构。

    《三五历记》中“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的叙述与先秦以来所流行的“元气说”、“阴阳学说”等也有相通之处。这说明,盘古神话各种类型的思想在中原汉族文化中也有“根”。

    此外,南方其他系统的民族如苗瑶系统的瑶族、苗族,氐羌系统的白族、彝族等,以至河南桐柏山区等,也都流传着活形态的盘古神话。他们或许是某类盘古神话的源之一,或许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随着道教的传播,盘古神话逐渐流行开来,渗透到各地民间生活中去。盘古也被纳入古史系统里,置于三皇之前,从而最后完成中国古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定型。这是南方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盘古神话探源之我见

龙海清(湖南省民协名誉主席、研究员)

    盘古神话是我国最为著名也是最为典型的创世神话。它不仅在《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述异记》等汉文古籍中有记载,而且在现今众多的民族民间中依然口耳相传。由它所形成的盘古文化,对于历史学、哲学、文艺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盘古神话起源研究上所存在的误区。误区之一,学术上的“政治正确”代替科学结论,从而导致神话历史化倾向的复活,制约着人们学术理性的拓展空间。误区之二,盘古神话探源的研究,变成了经济利益驱动的奴仆。其主要表现为盘古文化“发祥地”之争。

    关于盘古与盘瓠的起源时间孰为先后的问题。盘古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这比应劭《风俗通》之对盘瓠故事的记载要晚得多。当然,古籍记载时间并不等于神话产生时间,往往先有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之后才有可能被文人采录记载。但从古籍资料所提供的线索看,我们也只能发现盘瓠早于盘古的证据,而决不是相反。

    盘瓠、盘古、盘王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肯定,从神话内容上看,盘瓠神话与盘古神话,两者截然不同。前者的核心内容是解释祖源的来历,后者则是解释天地山川及自然现象的产生。这两个神话的“始作者”均源于苗瑶族系的古代先民。在苗、瑶、畲民族民间传统观念中,盘瓠、盘古,既是祖源的象征,也是社会组织“王者”的形象。他们的“祖”、“王”观念是混同在一起的。而且这“祖”与“王”是无所不能。因此,也就从盘瓠神话推演到盘古神话的产生。而盘古神话又广为其他各民族所吸收并再创造,因此,事实上,这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创世神话以及共同的文化遗产。

盘古地图、比较及其价值

徐华龙(上海文艺出版社理论室编审)

    盘古是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盘古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盘古遗迹和传说。盘古及盘古庙的传说与故事一直延续到今天,老幼皆知。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中口头创作的盘古神话非常之多而且流传久远,在中国盘古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盘古文化的地图。

    在中国版图上,盘古的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有盘古的痕迹,不仅有历史记载,而且也有民间传说;不是有庙宇,就是有村落、山脉、姓氏等,以及如今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盘古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以及信仰的深刻影响。

    在所有各个地方流传的盘古神话里,盘古都是个男性,这不仅在口头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就是现在的各种艺术形式里也都表现出同样的性别特征。

    在许多民族口头文学里,有各种各样关于盘古的传说,这些盘古神话演绎的情节有所不同,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宇宙观、死亡观以及民族同源观。

    关于盘古地图的价值,主要包括三点:第一,说明中华民族对古老宇宙的探索;第二,说明中国人对人体的探索;第三,对自然现象的探秘。

关于盘古神话与中国思想问题

高有鹏(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盘古神话的原始内容是开天辟地、生成万物;以祭祀与传说为主体,盘古文化在各地形成不同的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共同构成具有独特价值意义的中国思想。不断增强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是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是守护民族记忆,包括盘古神话等民族祖先文化认同的不断强化。

    开天辟地、生成万物的故事主体被反复讲述,是民族认同与文化选择的基本内容;祖先神与英雄神的合体具有非常重要的认同意义,以此形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祖先神谱系的重要开端,引发出女娲造人、伏羲教人渔猎和神农、炎黄,直到大禹治水等不同阶段。

    不同地区的习俗,其实就是不同群体的记忆表达方式;文化个性的表现体现出不同区域的文化思想。我们应该正视盘古神话在宗族文化生活中的祖先神崇拜意义;祖先崇拜与文化诉求的关系非常紧密——超越自我与守护传统在中国思想中是可以并存、相互促进而健康发展的。

    盘古神话的哲学化、历史化、世俗化、宗教化、文学化(艺术化)的意义具有不同的解释方式,构成各显特色的神话语域。尊重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文化表达方式,多元共存,才能使盘古神话的文化生态保持健康发展。不应该随便提出把文化做大做强,而应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个性。

文化圈与核心群:中国盘古信仰分布

曾祥委(深圳市委党校宝安分校教授)

    在中国境内,盘古神话在汉、瑶、苗、畲、壮、侗、布依、土家、彝、毛南、傈僳、仡佬等许多民族中流传,可以将中华文化圈视为盘古文化圈。

    盘古瑶中,不但有最为丰富、完备的盘古神话故事、歌谣,有经文和庙祀,以盘古为祖先,有专门的节日——盘王节,有一整套专门的崇拜仪式,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崇拜盘古,而且盘古信仰与其生活方式有着深层的联结:瑶人宣称,“先有瑶后有朝”,天地万物都是他们的祖先盘古开辟、创造,因此他们的足迹不受限制,可以居住天下青山。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是瑶族迁徙生活方式的合法性依据和权利宣言。他们不是因为传奇而是因为生活的需要而使用着盘古神话。

    在排瑶中,到处都有尊奉“开天立地盘古大王”的庙。例如连南八排的十余个庙。排瑶古籍和口传中,都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在过山瑶中,虽然庙很少,但是大量的《过山榜》中都记载着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尽管也有少数同名叠合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盘古和盘瓠是分别清楚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收集的粤、桂、湘三省瑶、畲两族89份榜文、卷牒中,有31份同时出现了“盘古”和“盘瓠”,还有3份只出现“盘古”。大部分榜文中,记载着盘古开天地、伏羲或女娲兄妹洪水后再生人类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排瑶还是过山瑶,都将盘古作为祖先来崇拜。

盘古神话的源流

刘宗迪(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神话在最初大多都与宗教、祭祀、仪式等文化表现形式有关,并因这些与之息息相关的文化形式而获得意义、相与流传,但由于岁月久远,华夏古典神话流传至今,大多只有文献留存,与之相关的宗教、祭祀和仪式等早已风流云散。因此,对于这些神话的原初的文化意义我们已经难得其详。

    与中原诸神如伏羲、女娲、共工、鲧、黄帝、尧、舜、禹、西王母等相比,盘古却幸运得多。由于南方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尽管历经沧桑巨变,在南方少数民族的很多地方,关于盘古的信仰、祭祀、节庆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仍活生生地流传于民间,这就有助于当代学者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法,结合对各地盘古信仰、仪式和神话的文化遗存的实地考察,对其存在形态、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做出全面而透彻的描述和分析,这种实证性研究也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盘古神话的历史文化渊源。

盘古与瑶族之关系

李筱文(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瑶族文化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说、民间信仰和民间知识,各种方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和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节日、手工艺、游戏、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组成了瑶族社会各层次文化,并成为瑶族主体文化的基础。

    从民族学观点看来,古老的传说是古老社会的产物。千百年来,瑶族民间故事《盘瓠传说》流传不衰,集中反映出信奉盘瓠的瑶族童年时代的面貌。

    盘古与盘瓠,虽然神质与形质上有所不同,盘古身似天地,而盘瓠龙犬出身,但都与瑶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瑶语中盘古与盘瓠两个称呼只是声调上有所区别。在不同支系、不同区域、不同方言的瑶语唱词中,完全可以混淆。有的盘瑶支系认为自己源出于盘古,故自称为盘古瑶,所以,盘古与盘瓠在瑶族中视为同一远祖神,在祠庙中供上神位共同祭拜。

盘古神话诸元素之分析

萧 兵(安徽淮南师范学院教授)

    盘古神话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首先,盘古的“古”可能暗指“鼓”,跟槃瓠的“瓠”、匏羲的“匏”、女娲的“娲”(瓜)异质同构;可能由“瓜:壶:葫芦”之母型分化而出,它们都是封闭的混沌体(态),象征“母腹:子宫”或“乐园”世界。这种混沌体往往以“宇宙卵”形态出现。最典型的是中国的盘古和印度的大安茶或布路沙。混沌体包藏着“原气”(气态混沌)。由包孕在混沌体、宇宙卵或“原气”里的盘古式大神解判为天地及万物。

    其次,盘古式大神一般也自我解判为天地及万物,这种“身化宇宙”型神话最多见于亚洲南部及东部,但目前还不能判明它是“自生”还是“播化”的。

    此外,盘古与槃瓠较可能为一个神。盘古或称“盘护”,读音全同。可惜不知道盘古有没有槃瓠那样的“藏獒”化身。槃瓠作为始祖神与盘古同格。南方各地、各民族,包括苗族、瑶族系统有丰富的兼涉二者的神话。这二者可能都与“葫芦笙舞”、“杯盘舞”相关,是“混沌舞”的一种形态。

论开天辟地和兄妹婚情节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盘古作为中国神话的第一神,历来受到学术界关注。但是古代记录比较晚,所以关于盘古神话的产生地一直存在争论。近年来,北方学者和南方学者分别在河南、广东、广西调查了大量的盘古庙,各自论证本地区就是盘古神话的诞生地。

    关于现代盘古神话史料价值的鉴别。以目前所见的盘古民俗资料看,不少材料都同时包含盘古开天辟地情节和盘古兄妹婚情节。这是不大符合神话叙事逻辑的。开天辟地是神话第一情节,是所有其他神话情节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大洪水兄妹婚在叙事逻辑上应该是年代较晚的其他情节。考虑到盘古的身份,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关于学界论证过程的反思。要判定现代某地是盘古神话诞生地,必须首先确定本地材料的产生时代。由于史料缺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还要确定神话诞生之后流传到现在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而目前可见的此类论证过程缺环过多。

盘古王民俗文化的意义

曾应枫(广东省民协副主席、广州市民协主席)

    在花都狮岭镇,有个盘古王诞,而且越来越红火。可见,作为都市广州的民间文化不但不是沙漠,而且十分丰富,民俗文化内涵很深。这次中国盘古王文化之乡在广州花都狮岭挂牌,这是一个明证,之前几年,中国民协已经分别在广州番禺区沙坑村、番禺区钟村挂了“中国龙狮之乡”,在广州番禺区石楼镇挂了“中国龙舟之乡”。这些表明,五六百年以来,以广州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但是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发展的沃土。可贵的是,数百年以后,并没有因经济建设的步伐而停止,而且还在不断挖掘、整理与研究,在不断发展。花都的盘古王诞的影响深远到盘古王文化传承基地的建立,是可喜可贺的!

    花都区有一支十分热爱民间文化的队伍,他们以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为抢救民间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一支坚强的民间文化队伍,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历史应该记住他们。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今日花都区委宣传部领导、花都区狮岭镇的领导都参与盘古民俗文化研讨会,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试论盘古神话的承传和弘扬

陈棣生(广州市花都区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席)

    盘古神话极其丰富多彩,形象非常生动,在祖国各地各民族之中流传。自从上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以后,民间故事以“神话”为首选,已经被大量搜集整理出来,散布于各县(市)的中国民间故事资料本中,其中很多都是讲盘古的神话。要研究好盘古文化,就必须从研究盘古神话入手,因为它是产生盘古文化的源头。以盘古神话为题材,建设好“盘古文化博览馆”是一个弘扬盘古文化的好办法。以盘古神话为素材,创作其他文艺作品。盘古神话的故事是十分精彩的,可以写成科幻小说,拍成科幻片。以盘古神话为中心的创世神话人物景观,要突出它的神奇之处,又显示出创世的奉献精神,寓教育于神话景观之中,又富于传统的民族风俗,这确实是一种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相结的好形式。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