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出来的“舞蹈概论”
http://www.cflac.org.cn     2010-09-21     作者:流水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蹈学术起步较晚,也较浅——特别是在中国,概而论之更是不易。所以刘建所著的这本《拼贴出来的‘舞蹈概论’》中的“舞蹈概论”加上引号是必需的。实际上这是一本论文集,作者把发表的文章仿照“舞蹈概论”的版块拼贴起来,所以又叫“拼贴”。

    如此,这本集子就分成了八章:

    第一章溯本探源,讲舞蹈的发生。先是点明了舞蹈作为“艺术之母”的媒介特征及其仪式性,并用一“死”二“活”的两个个案说明多元起源的舞蹈作为表达的本质。其次论述了作为“表达”的舞蹈身体语言的产生过程。

    第二章顺理成章地论舞蹈的独立。舞蹈作为艺术门类成熟较晚——恰恰与“艺术之母”形成悖律,但既然已成为舞台艺术门类,就要明确其构成,明确“跳舞”中内存着“不舞而舞”的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以及两者的交叉研究点。

    第三章承前启后,说舞蹈的发展。舞蹈的发展是指“世界大同”的原始舞蹈进入了多元的文化与审美的传统舞蹈阶段,继而又进入了现当代舞蹈阶段。中国部分是按儒释道和民间四类文化构成分开,又按古典舞和民间舞排序;外国部分则以“两希文明”(希腊、希伯莱)的舞蹈为主,谈其古今发展变化中的基因和转基因作用。

    第四章停下来,共时性地研究舞蹈的分类。作为一个大的艺术门类,舞蹈不仅应该按照清晰的舞种进行平面的横向分类,而且还应该进行主体的纵向的价值分类。前者使我们能从舞台上品味到不同的审美风格;在学术上辨清舞蹈的不同“舞种”、“学科”、“教学系”、“研究方向”等诸多元素构成。后者则使我们要立一杆标尺,量一量舞蹈可以做成哪些等级。

    第五章是在分类分级后探讨舞蹈的创作。首先是个性与风格的问题,两者的双向互动是创作成功的两大前提。其次谈的是两种舞蹈创作方式,并以两个不同的文化圈的舞蹈进行说明。最后谈舞蹈创作中进化与异化的一些问题。

    第六章聊舞蹈的欣赏。舞蹈创作出的文本——包括演员表演,只有在被接受时才算立住脚,而最基本的接受就是欣赏。所以这部分只按舞种划分了三块儿,挑选了一下被欣赏的对象。舞蹈的欣赏并非浮浅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艺术的“无政府主义”,这很不利于而今脆弱的中国舞蹈的发展。

    第七章是舞蹈的批评。批评比欣赏高一层级,因为它必须站在理论(包括史和论)的基础上“据理力争”。这基石不仅要有广博的泛学术平面,而且要在各个平面上垒起相应的舞蹈学术台阶,以此才能真正触摸、剥离和评价舞蹈本体。

    第八章则是非本体的外部研究,杂谈舞蹈的体制与教育。中国的历史与国情构成了现有舞蹈体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的几篇文章只是皮毛地从基层说到顶层,从孩子说到成人,从专业说到业余,从中国唯一的专业舞蹈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说到各地方院校的舞蹈系……今天谁要说“体制与教育救舞蹈”也算不上什么危言耸听——只看怎么救?

    既然冠名了“舞蹈概论”,所以干脆每节专论的后面加上几道“思考题”,一来把一些舞蹈概念和问题强调一下,二来为继续探讨它们提供一个逻辑前提。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