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的歌唱30年
http://www.cflac.org.cn     2010-09-10     作者:丁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30年前——1980年9月23日,一场意在“推出新人、推荐新歌”的“新星音乐会”唱响首都体育馆,以歌坛新星身份参加演出的演员从此红遍大江南北。当年王静作为总政歌剧团的后起之秀参加了演出,成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演员,仅19岁。30年后——2010年9月23日,众星将再次相聚首都体育馆,为观众献上那些久违的歌声,歌声之外还有30年的变化。8月14日,王静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唱会,让她的歌迷先听为快。

    演唱会上,观众眼前呈现的是王静19岁时在“新星音乐会”上演出的影像,青涩、纯真;耳边回响的还是当年那首歌颂清洁工人的《美丽的心灵》,然而声音却愈加沉稳、纯净。“现在想来,第一次拿40元的演出费、脚上那双借来的高跟鞋、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还有专门为我的演出配备的小型乐队——种种记忆都是那么值得回味。”这场音乐会带给王静的不仅是鲜花掌声,更重要的是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为总政歌剧团的演员,王静在19岁时演出的歌剧《刘胡兰》已经颇具影响力,加之参演“新星音乐会”,很多演出团体开始关注她的演唱,频频请她参与商演。除了参加部队例行的演出外,王静有了更多历练的机会。每场演出结束,她都会恳切地询问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求教。正是这种虚心的态度促使她在音乐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我很留意和学习别人的演唱,即便再年轻、稚嫩的演员也有闪光之处。只要这场演出感动了你,那么它就是成功的,就有借鉴之处。”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王静提出了“让美声唱法在演唱中国歌剧时,使观众能听懂每一句唱词”的想法。她说,“纯粹的民歌或西洋歌剧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演员应该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集各家之所长,把戏剧与戏曲的表演手法相结合使人物更加有时代感,从而达到更佳的艺术效果。”

    1985年,王静参加文化部第一届全国聂耳、冼星海声乐比赛获美声组银奖,也是在那场比赛中,她遇到了自己歌唱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拜她为师。对于王静在歌剧演唱中的一些想法,郭淑珍很支持。“最初,我跟她学歌剧是有顾虑的,担心自己是否需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但郭淑珍的回答让王静心里踏实下来:“这是不可能的。像你这样有些名气的演员,在我这需要解决的就是高音问题、声音的贯通问题,搞清楚发音位置。剩下的就按照你原来的唱法唱。”“对此我很感激。如果她的回答是全盘否定,那我就毁了,就不会唱了。一生中能遇到这样一位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师是幸运的。她在充分肯定我原有歌唱的基础上,找出症结所在,使得我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能学以致用。”时至今日王静都心存感激。

    20世纪80年代,王静主演的大型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芳草心》《大野芳菲》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位中国歌剧界不可多得的表演艺术家”,“她声音细腻、声情并茂,是军内外声乐界一位实力派演员……”各界好评纷至沓来。这些称赞并没有让王静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反而更加激励她前进。在之后的岁月里,王静接连荣获国家级大奖,90年代中期她因主演施光南先生生前最后一部歌剧《屈原》,获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2000年主演歌剧《红灯笼》荣获曹禺戏剧表演奖,2002年在文化部主办的歌剧调演中,出演歌剧《再别康桥》获“最佳女主角”奖,2005年主演大型歌剧《我心飞翔》获文化部“文华大奖”、第八届全军文艺汇演戏剧表演一等奖等。她先后到新加坡、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或举办独唱音乐会,受到广泛赞誉。

    这位当年的明星歌唱家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一度回归家庭,歌唱事业有所荒废。后来,她决定复出,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和体力,就到国际饭店去表演。在一般人看来,这种落差令人唏嘘,而王静却表示,“多亏了那段时期在饭店唱歌的经历,不但让我保持住了状态,甚至使我对音乐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无论面对赞赏还是批评,顺境还是逆境,坚守信念和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是最重要的,这已经成为王静的一种人生哲学伴随一生。

    前不久,王静被授予少将军衔,她说,“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做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我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她看重每一场演出,“无论是商演还是义演,无论台下坐的是老百姓、战士还是上级领导,我都同等对待。”唱歌是她钟爱的事业,她以能为观众奉上自己最精湛的表演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倾尽一生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感到庆幸。她说:“观众和歌声融为一体,是我最沉醉的享受。观众的情绪能跟随我的歌声起伏,是我最大的满足。”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