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舞台 教学的舞台——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所长吴学夫
http://www.cflac.org.cn    2010-08-17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纸上的舞台——第一届表演艺术海报设计国际邀请展”8月10日至9月5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该展云集了14位世界顶级设计大师不同阶段的100多幅经典表演艺术海报。如此众多的国际设计大师的经典作品在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里联袂展出,在中国尚属首次。这场海报视觉艺术盛宴,是人们近距离感受全球设计大师经典作品的绝佳机会,也是中国设计创意界令人瞩目的顶级交流盛会。具体策划实施此项大型邀请展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艺术设计系,近日,本报记者就此次国际邀请展的台前幕后以及教育教学新领域的话题,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所长吴学夫。

    记者:由一所高校的一个院系来策划和具体实施起点这么高的一个国际邀请展,令人十分好奇。因为通常院系所举办的活动多在高校范畴内,偏学术性,很难获得整个行业以及社会意义上的广泛影响。这次做这个活动,最终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吴学夫:其实我们也是希望做一种突破,也就是在实验由一所高校的一个院系发起的这样的邀请展究竟能推进到什么样的程度,产生多大的影响?之所以我们选定表演海报的主题,是因为海报作为一种公共传播的媒介,在这个电子媒介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平面的印刷媒介已经显得有点落寞,但是相反它却有所有电子媒介不具备的特性,它仍然坚守着对美的创造力和美的信念。这也是我对于海报的一种个人的情结。我们邀请展商展示的14位国际设计大师,都有专门为戏剧、歌剧、音乐剧创作的表演艺术的海报,这些海报是目前最具有艺术美感的海报。我们挑选了这样一个独特而又贴切的主题,在国家大剧院这样表演艺术的殿堂来进行展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公益事业的介入,我们希望能够把以海报展览为名义的活动变成大众的审美普及活动,这是我们背后的目的。

    记者:这之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看点和安排?

    吴学夫:首先这个展览最大的亮点就是高端性,因为所有参展的作品全都是来自于今天这个领域艺术史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在中国学设计的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个展览一下子摆脱原来只是从印刷品上了解大师作品的方式,亲身到国家大剧院里看这些大师的原作。第二,我们会在10月的时候邀请这些大师到中国来,跟中国的设计师们做面对面的交流。到时候在苏州会有一个国际峰会,在这个国际峰会上设置了关于“海报与城市·中国公共媒介审美状况研究”等多项议题,希望借助国际设计大师的到来跟中国的政府官员、文化人、设计师、艺术家在同一个空间里共同探讨公众审美的话题。

    记者:这次邀请展其实也有关于艺术跨界的探讨?

    吴学夫:应该说这个思路有一定的延续性。我们一直认为在这个艺术普及、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里,艺术已经很难独善其身。我们作为艺术家或者知识分子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艺术与现实社会各个领域紧密结合、交叉跨越的状态之下,我们尽量的去通过艺术活动来建立中国公众的审美上的高度。

    记者:对于艺术跨界的概念,大家还较为陌生,请介绍一下?

    吴学夫:艺术活动的传统方式是艺术家在画室里创作,作品完成,然后进入画廊,或者美术馆展出,观看者去欣赏并接受影响,然后有人收藏或购买这个作品,整个艺术作品流通的过程就完成了。今天的艺术,已经很少或者说不光满足这样一个自我循环的过程,它已经成为提升现实社会当中其它领域、其它事物存在价值的一种策略性的手段。那些原来与艺术无关的事物,主动地引进艺术,借助艺术的形式美感、精神影响力以及唤起的社会效应,从而帮助自己提升价值。这个时候,艺术就呈现一种“被跨界”的状态,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艺术不再独善其身的一个现象。

    记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跨界研究所主要在进行哪些研究?这些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又如何体现?

    吴学夫:我每年招研究生,都会把这样的一个思路传达给他们。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跨界研究所里,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当代艺术跟商业活动之间密切合作的关系,我们做了很多艺术与商业跨界的案例收集。当代艺术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了。从哲学上讲,就是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除了跨界研究所,我还在主持“国际大学生创意培养实验区”,已经制作完成了国际互动教学网站,并实现了网上国际间创意教学同步课堂。去年10月,我还策划主持了国际设计大师workshop(训练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今年还将继续邀请国际设计大师面对面的为传媒大学的学生们做这样的训练式教学。当然,我们设定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希望最终获益的是学生们,希望能够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