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女儿 人民的编导——记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编导黄素嘉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20     作者:许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6月20日的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了一台精彩的舞蹈晚会《和谐江苏——江苏民间舞集锦》,它是由取材于江苏各地民间舞素材编创而成的作品及组合共同构成的晚会,表演者是一群花季少女——黄素嘉舞蹈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担任这台晚会策划和编导的正是江苏省舞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导黄素嘉。这也是黄素嘉离休以后创作的第三台晚会了。

    苏舞晚会的由来

    早在2001年黄素嘉就曾向江苏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提出过系统整理江苏民间舞的建议,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舞协主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编纂出版过大型民族民间舞蹈文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但它是关于江苏民间舞文字和图片上的整理,黄素嘉希望这次通过鲜活的舞蹈、生动的作品来整理和保存江苏民间舞。江苏舞协主席团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提出建议的人——年已65岁的黄素嘉。没有资金,没有队伍,这样的任务谈何容易,就在那时黄素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舞蹈学校。作为江苏省一所民办舞蹈专业学校,2001年9月黄素嘉舞蹈学校终于成立了,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但黄素嘉的理念很单纯也很坚定:“传承与发展江苏民间舞要依靠两大力量,一是通过作品传承,二是通过人来传承,我希望通过创办舞蹈学校,培养一支可以传承发展江苏民间舞的队伍,搭建一个可以提供江苏民间舞创作的平台。”创办了学校之后,黄素嘉如实贯彻着自己的想法,一边搞教学一边搞创作,2006年一台充满了浓郁水乡风情的舞蹈晚会《梦回江南》成为了黄素嘉舞蹈学校首届毕业生的专题演出。4年之后,这台《和谐江苏——江苏民间舞集锦专场晚会》又是黄素嘉舞蹈学校第五届毕业生们的汇报晚会。

    《和谐江苏——江苏民间舞集锦专场晚会》以江苏民间舞为素材,共由13个作品组成,它们大多为新创节目:《碧波红菱》、《太湖美》充满着水乡气息;《茉莉飘香》、《阳春三月》流淌着江南诗意;《丹顶鹤的家乡》、《桃花溪》清新典雅、舒展优美;《花香鼓舞》、《虞姬采莲》婉约柔美、含蓄秀丽;《金色大地》、《地滚莲湘》热情质朴、欢快明朗。此外,晚会中也呈现了曾在上世纪60年代风靡全国的经典作品《丰收歌》,其激情洋溢、奔放豪迈的歌舞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虽然一些新作组合尚为初稿,学生们的表演也略显稚嫩,但晚会仍充分体现了温婉细腻、清秀雅致的苏派韵味,鱼米水乡、人杰地灵的江苏文化呈现在了绚烂多彩的舞台之上。这台晚会是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号召的一个坚实举措,也是坚持以鲜活的作品传承江苏文化,以生动的舞蹈为江苏民间舞的整理、发展与创新做出的贡献。

    61年的从艺历程

    黄素嘉并不是江苏人,而是出生于四川省崇州市的川妹子,但从黄素嘉12岁走进军营算起,她就踏上了江苏这片土地。黄素嘉18岁时被华东军区选送到总政开办的第一届舞蹈训练大专班,一年后进入南京前线军区文工团,成为第一任演员、教员、编导。至今她已在江苏生活了63年,从艺61个春秋,她早已把江苏当作她的故乡,把自己当作江苏的女儿。她在艺术和人生道路上,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著名舞蹈编导家、教育家,她以江苏民间舞为主要语言,创作了百余个舞蹈、舞剧、歌舞剧作品,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丰厚的作品享誉全国。回顾黄素嘉的创作历程,可将其划分为4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作探索期(1955年—1963年),第二阶段是创作成熟期(1963年—1973年),第三阶段是创作高产期(1974年—1996年)、第四阶段是创作延续期(1996年至今)。

    第一阶段创作探索期(1955年—1963年):这一时期20来岁的黄素嘉是南京前线军区文工团舞蹈队的演员兼教员,任编教组组长,教民间舞、古典舞、毯子功,创作只是业余行为,但此时的她因一次到富春江的体验生活,已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农村生活怀有的一份特殊感情。因出生在农村,自小在田埂上成长,来到农村的黄素嘉如鱼得水,感到那么亲切、温暖、踏实,回到团里,她就立即创作了独舞《富春江上》。这一时期,黄素嘉创作的作品还有《货郎与姑娘》、《睡莲》、《绣手巾》、《海岛夜练》、《时刻准备》等,当时虽尚处于学习和摸索的阶段,但探索期的创作为后来的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础,起到积淀作用。

    第二阶段创作成熟期(1963年—1973年):这一时期的黄素嘉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编导,任前线舞蹈队编导组组长。其间她编创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丰收歌》和《水乡送粮》。创作于1963年的《丰收歌》于1964年获第三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此后她还参加了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丰收歌》的演出人数由原来的12人扩大到147人,并由多家文艺团体带到了30多个国家去演出,甚至扩大至500人的舞蹈在天安门前表演。1994年《丰收歌》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创作于1973年的《水乡送粮》也于1974年获第四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这两个作品的成功均源于黄素嘉对生活的扎实体验,对时代精神的准确讴歌,对民间舞蹈素材的贴切运用。正是在这一时期,黄素嘉确立了自己今后的创作方向——“为农民塑像”。这一思想的形成是源于黄素嘉在1963年陪同周恩来总理观看《丰收歌》时总理的一席话。当时周总理对黄素嘉说,你是农民的女儿,应该为农民服务,在创作中搞自己熟悉的题材,部队的战士们也大多来自农村,创作反映农民生产生活的舞蹈也是在为军队服务。总理的一席话让黄素嘉豁然开朗,从此“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成为她创作中坚持不变的准则。

    第三阶段创作高产期(1974—1996年)。这一时期黄素嘉的舞蹈作品有《春回大地》、《采藕》、《春江花月夜》、《红梅》以及舞剧《金凤凰》、歌舞剧《峥嵘岁月》等,黄素嘉还于1985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和电影拍摄,并曾以导演的身份和总政歌舞团及杨丽萍、王霞、刘敏等优秀舞蹈演员合作。在她大量的创作中,均是将人民的生活与民间舞素材融合,体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和个人气质。充满诗情画意的各个舞蹈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质朴和谐、温润柔美的审美特质,既贴近生活的真实又具有地域的特征。应该说此时的黄素嘉在江苏生活已40载,对江苏这片土地的热爱铸成了她生命的诗歌。

    第四阶段创作延续期(1996年至今):说是“延续”是因为1996年的黄素嘉年已花甲,在这个许多人颐养天年的年岁,她却仍精力旺盛、创作不辍。已到离休年龄的黄素嘉继续扎根江苏文化土壤,连续创作了3台舞蹈晚会:《锦绣江南》、《梦回江南》、《和谐江苏》。每台晚会都有许多新创作品,始终如一的是每个新作都与江苏这片土地息息相关,正如她自称的——“我的作品都姓‘苏’”。2001年,黄素嘉更是凭着自己对舞蹈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著,创办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舞蹈学校,不仅为江苏省舞蹈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份努力与贡献,并在教学的同时坚持创作,体现了一位老艺术家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2010年6月21日,黄素嘉在“江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上提出江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议题,倡议江苏全省的同仁们共同研究。

    为民编舞的艺术追求

    黄素嘉的作品完全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鲜明的主题动作多来自于劳动,充满纯朴的气质、炽热的情感。1963年黄素嘉和李玉兰下到浙江富春江地区体验生活,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黄素嘉和农民们同吃同住,每天劳动十五六个小时,挑担、插秧等每样农活都干。当时大队支部书记、党委委员郭大娘和劳动能手周大姐的劳动形象给黄素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丰收歌》的人物原型。在农村生活中,劳动人民那种奋发图强的冲天干劲更是激发了黄素嘉编创的欲望。回到部队黄素嘉立即开始思考创作,但黄素嘉意识到自己掌握的民间舞素材大多是像“渔篮花鼓”这样偏于苏南地区的舞蹈,经过选择和判断,黄素嘉决定直接向民间艺人学习刚柔相济的苏北地区的“泰兴花鼓”。在其后的创作中,黄素嘉运用的不仅是“泰兴花鼓”的动作外形,更是运用了其内在律动,以“颠三步”、“四方步”、“喜鹊蹬枝”等动作为基础,将原有素材中的动律动态提炼、变化、升华,用于对收割、挑担、打谷、扬场等劳作动作的集中表现和对丰收喜悦心情的充分表达。在创作中,编导还运用了头部的夸张摆动,以稻浪间滚动的草帽的形象,表现忙碌火热的收割气氛,营造出歌词描述的情境:“太阳一出红满天,红光铺满丰收田。金黄稻穗沉甸甸,盖满大地照亮天。姐妹挥手舞银镰,颗颗稻穗把头点。尝尝稻米香又甜,稻米醉人乐心间。”

    值得一提的是黄素嘉在作品中对道具的巧妙运用。在黄素嘉许多的舞蹈作品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道具,如:《丰收歌》中的黄纱巾、《水乡送粮》中的簪子、《春雨》中的绿手帕、《春江花月夜》中的白团扇。黄素嘉对道具的运用同样是从生活出发,从民间舞的特征出发,根据作品立意的需要而借物传情、以情造境。

    为民舞办学的理念

    65岁的黄素嘉为了延续自己的舞蹈梦,为了给江苏乃至全国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毅然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借用前线歌舞团的场地,于2001年9月创办了黄素嘉舞蹈学校。这所经南京市教育局批准的民办舞蹈专业学校,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南京市委、市政府及南京军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以“育人为本,德艺双馨”为宗旨,致力于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以“舞蹈也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办学,先教做人,其次强调文化,再要求专业精良,严格施教,实行军事化管理。正如在校园评比栏的大红榜上赫然写的5个竞赛要求:比思想、比学习、比纪律、比作风、比团结,这就是黄素嘉办学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

    但从硬件设施而言,至今学校仍然无法达到教育部门要求的跟普通学校相同的达标标准——注册资金100万、20亩地的校园面积。目前学校的大多数走廊还是水泥地,今年黄素嘉才刚刚将行政办公区域铺了瓷砖,她说学校资金不够,改善环境还得慢慢来。学校学费严格按照物价局的相关规定执行,随着这几年物价的上涨,学费不但没涨,反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减免学费,黄素嘉这么做是为了多留住一些舞蹈的人才。目前学校的开支只能依靠开办假期培训班来补贴,黄素嘉说她办教育,不是为了赚钱,只要能多培养一些好苗子就行。

    黄素嘉希望这所倾注了她几乎目前所有精力与情感的学校能通过学生、通过作品将江苏民间舞传承下去,成为一支能为江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学队伍。在课程的设置上,她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专学生四五年级就开始上编导课,而且黄素嘉亲自带领一些孩子们搞创作,并初见成效。目前黄素嘉舞蹈学校已有5届毕业生,学生们多次参加各项比赛和对外交流演出,并在教学和创作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已近75岁高龄的黄素嘉仍在舞坛默默耕耘着,作为取得如此成就的女性编导在中国舞蹈界可谓屈指可数,但她仍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她以校为家,不知疲倦,并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江苏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这就是一位人民的编导、人民的艺术家对生活的挚爱与深情,对艺术的坚定与执著。(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