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 硕果累累——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青海文艺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9    作者:青 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学

    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年,青海省各民族作家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创作出了一大批题材丰富、主题积极、关注现实、风格多样的文学作品,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佳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专业和业余作家共出版了100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和文艺评论集,如梅卓的长篇小说《太阳部落》《月亮营地》、风马的《去势》、井石的《嘛尼台》、海桀的《送你晒干的眼泪》,祁建青的散文集《玉树临风》,董生龙、李向宁、葛建中的长篇报告文学《青藏大铁路》等作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好评。

    同时,青海省作协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作家队伍建设,注重青年作家培养、为文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近年来,作协还举办学习班、改稿会、读书会、研讨会等30余次,请省内外知名作家和大学文学教授讲课改稿,促进和提高青年作家的创作水平。为了发挥学生特长、培育文学新秀、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青海省作协还注重对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的培养,先后举办了3届全省青少年作文大赛,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大赛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省级作文赛事之一。

    戏剧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下,青海省剧协面对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演出不景气等诸多因素,结合实际,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带领广大会员在夹缝中求生存,努力探索适合协会发展的路子,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繁荣戏剧舞台的活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省剧协主动出击,积极开拓农村牧区文艺市场,从抓实抓好农民业余剧团入手,广泛开展农村戏剧辅导帮扶工作。根据农民剧团的需要,协会抽调专业剧团演员,进驻农村农户开展一对一、一帮一的帮扶工作,先后对我省2州1市7个县13个村的农民业余剧团开展了辅导帮扶活动,为农民剧团辅导排练了《铡美案》《赵氏孤儿》《回荆州》《龙凤呈祥》等14出大戏和《看女》《拾玉镯》等17个折子戏,为农民剧团送去了价值30余万元的戏剧服装、道具和3万余元的戏剧资料、光盘、DVD机等简单设备,组织了省内剧作者为农村农民剧团编写了25个小戏小品,汇集成册发放到农村农民剧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贡献。

    2003年,青海省剧协从培养戏剧观众入手尝试戏剧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开展戏剧教育普及活动。2003年,将西宁市一中作为开设戏剧课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组织专人为该校编写了校本课程《戏剧》教材,组织剧团文化水平较高的退休编导、老艺术家到学校上戏剧课。在授课的同时,重点抓好学生实践活动,至今已连续7年与该校合作开设戏剧课,并每年一度在该校开展校园戏剧大舞台演出综合实践活动。7年来,先后有4万多学生聆听了讲课和参与了戏剧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不仅每年在学校进行演出,近年还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剧场,走向社区、农村和军营,今后还将走向工厂。这一活动已成为青海省剧协的品牌。

    近几年来,在做好各项重点活动的同时,剧协还加强“内功”,提升形象,在青海省文艺界首先创设“青海省戏剧奖”(青海戏剧最高专业学术奖),创办《青海戏剧》刊物等,协会工作有了一个好的抓手,广大会员有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潜力的平台。

    民间文艺

    对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青海地区来说,挖掘抢救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是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10年来,青海省民协在挖掘抢救保护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及时调整思路,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改变以往工作作风,放宽眼界,积极主动寻找合作项目。近10年间,民协已承担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项目。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青海省民协参与“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协共同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保护行动成果报告》一书,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颁发的“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贡献奖;2007年6月,青海省民协承担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唐卡艺术专项示范项目——《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出版发行,并在同年获“香港全球华人出版金奖”。青海省民协还承担了《中国唐卡艺术集成·藏娘卷》《中国服饰集成·土族卷》及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雪域奇葩——中国藏族聚居区唐卡艺术》《千古绝唱——中国史诗格萨尔》的编纂任务,并已通过终审,等待出版。青海省民协将理论研究与抢救工作、田野工作结合,编辑出版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成果,另外,还积极参与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项目。2009年8月,青海省民协申报,中国民协经过调查、论证,授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的称号,并建立了“中国《格萨尔》文化研究基地”。

    二是紧密联系地方,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服务当地经济建设。青海省民协从2003年开始成功举办了6届“全省藏族拉伊(情歌)大赛”。“花儿”是青海各族人民十分喜爱和传播最广的大众本土文化,近几年协会为打造“花儿”品牌,多次开展“花儿”演唱会、“花儿”理论研讨会等活动,青海省民协除了在本土与各地政府合作举办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外,还积极参与在其他兄弟省市举办的各种民间文化交流活动。青海省民间工艺品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省民协多次组织唐卡、剪纸等艺术门类的艺人参加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举办的各类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历次的博览会上,我省热贡艺人的唐卡、堆绣等作品以其细腻的做工、神秘的宗教题材和突出的高原民族特色屡获大奖。

    西部大开发对青海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和人员交流,也为西部大开发的文化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开局,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

    美术

    10年间,青海省美协主办、联办、协办的展览近200多项,青海美术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3500余件作品讴歌党和军队的光辉历程,描绘青海建设的壮阔图景,颂扬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通过画卷展现青海丰厚独有的地域、人文特点,涌现了众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美术创作的繁荣。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实际是文艺的立根之本,群众是文艺表现和服务的主体。青海省美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送欢乐、下基层、促和谐、树新风”的号召,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美术家深入生活、服务基层,在一系列送欢乐送温暖活动、慰问采风活动中既汲取了丰富营养,又激发创作灵感,创作了上千张作品热忱服务于人民,回报社会,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和基层一线人民群众的认可好评。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中国美协胥口展览中心·青海美协工作室暨三江源画廊”、“青海省美术家画廊”、“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等机构的成立为展览交流、学术研讨和美术培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激活了协会机制也为绘画艺术实现市场化运作积累了经验。青海省美协注重加强会员队伍建设,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目前全省会员有707人,全国会员有47人,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舞蹈

    青海是歌舞的海洋,青海的舞蹈艺术在西部开发中同样得到了机遇,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年中,创作了大型组舞《高天厚土》、大型民族舞剧《唐蕃古道》、歌舞剧《格萨尔——宫厅欢歌》《姜国王子》、歌舞诗《天上的玉树》《热贡神韵》《神奇的柴达木》《蓝天碧云金银滩》、大型歌舞诗画《天域天堂》《秘境青海》《青海撒拉尔》《彩虹飞落的地方》、民族风情组舞《青溜溜的青海》等等。这些大型舞蹈作品大部分深受本省、各民族观众及省外艺术家们欢迎,而且在省级以上大赛荣获过大奖,这对我省专业舞蹈艺术水平的提高及发展推动很大。

    从古到今,在这美丽的青藏高原从原生态到现代民间舞蹈作品丰富多彩。千人“果尔卓”舞,万人广场舞,校园、朗玛厅、农家园的“果尔卓”(圆圈舞蹈)和多民族舞蹈表演,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娱乐和锻炼相结合的目的。值得一提是,青海省舞协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联合创编的《安多果尔卓》,很受各族群众的欢迎,普及率非常高。现在除了本省各地普及的同时,还传播到西藏和甘肃、四川、安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可以说,青海群众舞蹈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音乐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要想把音乐文化推向民族地区,难度是巨大的。但经过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尤其是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使群众参与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还有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化发展惠及人民,使人民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从而让开展音乐工作有了新动力,改变了青海音乐事业旧有的发展模式。过去的音协工作,围着协会的小圈子,可以说是“自娱自乐”,音协工作和人民群众关系不大。但是今天青海省音协的工作已融入到群众之中,工作的目的是让音乐服务民众,实践证明,省音协工作面向群众的选择得到了各族群众的响应。

    我们在音乐工作多年发展的基础上,首先成立了“青海爱乐合唱团”,在省文化馆的支持下,我省有了第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合唱团,这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青海群众歌咏活动的广泛开展。省音协和青海省青少年活动中心、西宁市少年宫等单位共同成立的少儿合唱团,目前正成为西宁地区少儿合唱事业发展的先锋队,正引领着少儿合唱事业更广泛的开展。今年2月,省音协和西宁市教育局共同组建了“西宁市小白杨少年交响乐团”,这个乐团的成立,填补了青海历史上音乐教育发展的空白,标志着我省少儿社会音乐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立于2007年的“省音协少年管乐团”,今年5月2日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吹响世博号角”管乐展演活动,成为第一支从青藏高原走出的管乐队,这成为青海管乐发展的新标志。2005年,我们组织了近万人参加的“中央音乐学院在青海考级十周年”音乐会,近千名各族少年儿童展示了他们的音乐才华,无论是演奏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青海的儿童们向省内和北京的专家们展示了他们的音乐才能。在服务职能上,始终把有特色的青海民族歌曲的创作推广工作作为重点,成立“青海音乐艺术发展中心”,广泛参与各州、地、市、县的节庆和民俗活动,把协会所掌握的音乐专家资源,融入到人民群众的音乐需求中,为群众创作,为人民歌唱,使音乐家体味人民的需要,让专家融入生活中,用老百姓的眼光看生活,创作人民喜爱的作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为海北州创作的《西海之歌》,为互助土族自治县创作的《彩虹之歌》(VCD),成为群众喜爱和传唱的专辑;在此基础上,我们推荐的歌曲《青海人》《妈妈的羊皮袄》《祖国不会忘记》《怀念十世班禅大师》《三杯青稞美酒》《黑帐篷》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和省人民政府文艺奖。

    省音协在发现和推出音乐新人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和省电视台联合主办了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青海赛区的比赛,发现和推出了一批歌唱新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有选手进入决赛,展示青海歌唱事业发展的活力。省音协参与的各种音乐比赛为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省音协在完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的基础上,加大对民间音乐的发掘和保护力度,先后摄制了《土族传统婚礼》《青海藏族服饰》《回族宴席曲》等多部纪录片。2008年10月,省音协参加了由文化部、北京市委等部门主办的“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在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方面,我省的音乐家们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专业音乐发展是基础,是音乐发展的领头人。10年来,青海师大音乐系、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的建立,和各地艺术职业学校的成立,为青海音乐发展培养了一批声乐、器乐等专业人才。2003年成立了青海历史上第一个交响乐团“青海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乐团和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了中外音乐经典作品,连续9届青海新年音乐会的举办,已成为人们迎新年的重点节目。乐团的成立对推动省内交响音乐的创作、音乐人才的培养、音乐艺术的推广与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摄影

    青海高原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高寒缺氧,经济发展滞后,随着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热潮掀起,青海省摄协遵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青海高原精神,抓住机遇因地制宜,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探索出一条适合于青海摄影艺术发展的新路子,为丰富青海的群众文化生活和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0年来,青海省摄协举办了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青海省摄影艺术展。围绕两年一届的摄影大展,协会高度重视、提前部署,积极动员广大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深入生活,创作投稿,并分别在黄南、玉树、果洛、海北、海西、互助、循化、祁连、门源等地建立了27个创作基地,为广大摄影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良好的组织服务。青海省摄协还组织参与了第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国展和第十二届、十三届国际摄影展,组织会员选送作品1200余福,有15位会员的31幅作品入选,35幅作品获奖。如青海省摄协副主席贺建福的作品《三峡梦正圆》获第二十一届国展艺术类银奖;摄影家葛玉修有关青海湖的4幅作品获得美国环保组织和奥委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等。在“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展”中,我省李晓南的4幅作品被评为最佳优秀奖。摄影专集《江源玉树》同期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第六届国际摄影艺术展”上,我省马福江的《沙之韵》获幻灯组优秀奖;王成友的《西部的太阳》等3幅作品获入选奖;省摄协同时被评为特殊贡献奖。2006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蔡征、贺凤龙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8年,青海省摄协选报的军旅摄影家娄勇智在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表彰大会上,被中国摄协授予“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称号,为青海争得了荣誉。青海省摄协也在全省和全国得到过多种表彰和奖励,分别获得优秀成果奖、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等,并数次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筹划出版了《风雅三江源》和《青海三江源风情录》。两本画册汇集了广大会员多年创作的精品上千幅,既是青海风光、民俗的汇总,也是会员作品的集中展示。还出版了《天境祁连》《神奇格尔木》《黑河之源》等20余部反映各州县自然风光、人文地理、宗教民俗的精品画册。

    10年来,协会主办或参与组织筹办了10余项重大摄影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青海解放60周年,特举办“青海省‘双庆’六十周年摄影精品展”;举办了“青海的明天更美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摄影展,展出老照片300幅;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青海省摄协承办的“走向富裕文明和和谐——青海发展60年大型图片展”;组织协办了每年一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连续5年,协会都积极组织摄影家全程跟踪,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举办了2008年“迎奥运、颂改革”青藏线军人风采全国摄影大赛;为庆祝青海省文联成立50周年,共同筹办了书画摄影唐卡展,协会共展出摄影作品220件,其中许多作品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艺术展中展出并获得过大奖;由青海省政府、中国摄协主办,省文联、省旅游局、省摄协承办的“中国·青海旅游风光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晋京大展在北京隆重展出。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是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摄协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青海省文联、青海省摄协等有关单位承办的大型国际型文化盛宴。2006年、2007年、2008年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得到了国内外摄影界的热情关怀和支持,2010年举办第四届,此活动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界共同关注的盛事。

    此外,10年来,协会充分发挥摄影的特殊功能,积极参与发展旅游文化,扩大对外宣传,成效显著。青海省摄协积极开展对外摄影交流活动,促进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摄影组织工作注重省内外的交流和互动,2002年受日本福冈亚洲文化节的邀请,我省组织120幅精美的作品在日本福冈展出“青海摄影精品展”,在加拿大举办“天宝之地”——青海摄影作品展。

    多年来,协会还鼓励和支持会员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和出版摄影专辑,先后有马培华、葛玉修等20多位摄影家举办了不同规格的个人摄影作品展。几十位摄影家出版了个人摄影专集。10年来,青海省摄协多人被评为“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组织、承办的各类摄影展获得好评,并多次荣获最佳组织奖、优秀布展奖和特别贡献奖。

    影视

    西部大开发10来,青海省电影电视艺术创作和少数民族影视译制工作喜获丰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省、全国以及国际性的各类电影电视艺术评奖活动中,青海省获奖的各类作品共计326部(件),纪录片《大河沿》《青海湖之夜》《三江源》《遥远的唐古拉》《再塑昆仑》《为了可可西里的宁静》《铸剑昆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作品,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星光奖”、“骏马奖”、中国新闻奖和亚广联大奖、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以及中国“环保社邦杯纪录片奖”等,成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园地中的亮点。

    青海省电视纪录片、专题片、文化片创作,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准和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全省电视文艺创作和晚会,独具风格的藏语、蒙古语、地方方言电影故事片译制等,在全国性的重大评奖活动中一再夺金揽银。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还与青海金麒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全省第一部本土方言电影《幻蝶》,于2006年参加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并成功进入电影节竞赛单元展映,这是全省电影作品第一次参加重大国际电影赛事选拔活动。

    近10年中,全省电影电视创作者根植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含量的影视文学剧本,如40集大型藏传佛教电视连续剧剧本《宗喀巴大师》、20集卡通电视连续剧剧本《藏羚羊》、中篇电视剧剧本《最后的部落》《上去高山望平川》《下岗的日子》、电影文学剧本《阿尼玛卿的呼唤》《田青春》《湟水谣》等。近期最新创作的有电影剧本《片儿警许世安》《祁家庄的尕娃们》《七彩鸟》、卡通电影剧本《狼獒》《藏羚羊》和已拍摄完成的数字电影《天边的情歌》《看见了你的歌声》《驴皮影》等,这些原创影视剧(片)不论叙事手法还是影视表现形态都有了新的突破和进步,主题积极向上,形式丰富多样,体现出与时俱进的艺术创作思想,也表明青海省电影电视创作更加走向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