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9    作者:郑 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彩云之南沐新雨,万紫千红春满园。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文学艺术事业。党的十七大发出了推动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云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做出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重要部署。作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生力军的云南文艺界,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纪念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面履行文联工作职能的同时,要重点抓好七个结合、强化七种意识、打造八大文艺品牌,量化文联各协会的工作。

    一、抓好七个结合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贯彻省六次文代会精神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的文艺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云南省六次文代会上,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宣传部部长张田欣作了重要讲话,并提出要求,不仅总结了过去的成绩和经验,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贯彻省六次文代会精神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队伍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没有文艺人才,就不可能有文艺作品。我们要千方百计发现和培养人才,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同时尽快改变各级文联基础设施差的情况,加强文联基础设施建设。

    (三)为文艺家服务与构建和谐文联相结合。

    加大为全省文艺家服务的力度,实实在在地推动云南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提倡文人相敬,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创作上,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四)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相结合。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改革创新,打破束缚自身发展的机制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文艺体制,使我们的文艺工作更富有活力,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传承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相结合。

    云南各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繁荣文艺工作的血脉和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要采取各种办法,将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我们又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以此来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内涵,使文艺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六)精品创作与百花齐放相结合。

    创作出优秀的文艺精品,始终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艺作品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存在和发展,包容多样,文艺百花园才可能呈现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壮丽景观。

    (七)加强党的建设与建立学习型文联、学习型协会相结合。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联是党联系文艺家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文艺工作者应站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把发挥个人艺术天分和聪明才智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文化的繁荣昌盛的伟大历史性进程中,同时,文艺工作者必须始终注意加强学习,才能推陈出新,创作出更新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

    二、强化七种意识

    (一)使命意识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文艺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十七大提出的繁荣文艺的历史重任,奋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

    (二)大局意识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文艺工作的重要责任,文艺界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发挥影响力作用,加强文艺创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升文联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创新意识

    努力保持文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艺是最具有创新性的领域之一,云南是文艺工作的一方沃土。我们要把中央的精神、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需要作为开拓文联事业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文艺理论创新、机制创新,以及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使文艺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不断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云南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

    (四)服务意识

    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服务文艺工作者的途径和办法。关心文艺家的创作和生活,特别要为文艺家深入生活挂职创作提供良好条件,最大限度地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在创作经费、成就展示、艺术传承等方面为文艺工作者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把文联建成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五)品牌意识

    努力提高打造文艺精品的能力。充分发挥云南文艺资源丰富、文艺人才荟萃的优势,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继续着力打造“云南映象”、“云南原生态音乐”、云南画派、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家群等已有知名品牌的同时,努力寻求新的亮点,创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新品牌,使之成为时代的文化标识和可长久利用的文化资源。

    (六)团结意识

    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提倡文人互重,反对文人相轻;提倡相互学习,反对门户之见;提倡相互包容,反对低俗作风;提倡善意批评,反对恶意攻击。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流派、不同年龄阶段的文艺工作者都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多做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化解矛盾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心情舒畅干事业,同心同德促繁荣,促进广大文艺家艺术之树常青。

    (七)百花齐放意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努力推动各文艺门类的创新发展。只有文艺门类的百花齐放,才能形成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才能无愧文联肩负的神圣的历史使命。

    三、打造八大文艺品牌

    (一)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好省委、省政府2009年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云南文苑”(即云南文学馆、云南艺术馆、云南文艺家之家、云南文学院),使之成为云南文化大观园,云南省的一个文化地标工程。

    (二)办好“春之声”云南新春音乐会、“春满彩云南”文艺界新春联谊会。

    (三)组织好“春满彩云南——百名文艺名家送欢乐、下基层”活动。

    (四)组织好云南文联“山茶花戏剧奖”艺术团送戏下基层活动。

    (五)组织云南文艺创作基金奖,每年表彰一批获全国性大奖的作品,每两年表彰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六)办好中国大理国际摄影周。

    (七)办好“三刊一网”——《边疆文学》、《边疆文学·文艺评论》、《边疆文学·时代天骄》、云南文艺网。

    (八)办好中国·东南亚、南亚文化艺术周。

    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每个协会每年要审批一至两次新会员。发展会员、壮大文艺队伍是文联的基础工作,也是出精品、出人才的前提。

    (二)每个协会每年要培训一至两次会员。提高会员的素质,就是要通过培训的方式,给他们介绍新知识、新思想、新动向,开阔会员的眼界,拓展会员的思路,激发会员的创作热情。不仅要培训新会员,也要重视培训老会员。

    (三)开办名家讲座。文联各协会是出作品、出人才的地方,这是文联的优势和价值所在。我们应该把这种优势服务于社会,变成社会效益,产生社会影响,所以文联要举办讲座,请国内外的名家学者介绍以文艺工作为主的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交流经验,促进创作。讲座要向社会开放,扩大影响。

    (四)每个协会要建立基层联系工作点和采风创作基地。每年进行一至两次到基层的主题采风活动。文艺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样才能取得第一手的创作素材,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也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五)每年进行一至两次到省外、国外的交流考察。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要繁荣发展,就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先进文化,要多看到我们的不足,多向别人学习,扩大交流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云南文艺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六)每年举办一至两次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活动。通过举办大活动促进大发展大繁荣是文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每年都要组织有影响力的文艺赛事、文艺活动。

    (七)每年抓一至两个重点题材的创作。繁荣文艺,既要抓数量,更要抓质量。没有数量的支撑就谈不上繁荣,没有质量作保证就无法提高,每年组织力量抓好重点题材的创作,特别要抓好反映云南题材的文艺创作。

    (八)每年推出一批新人新作。有的艺术门类人才青黄不接是当前云南文艺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文联各协会的重要职责。我们要通过培训、推介、资助、奖励等多种方式对那些有潜力、有抱负的文艺青年进行扶持,逐步壮大文艺队伍。

    (九)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优秀作品和优秀文艺工作者要每年表彰,以此增强文艺工作者的自豪感、自信心,树立文艺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

    (十)每年举办一次“春满彩云南——百名文艺家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把欢乐和温暖送到基层,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做好上述工作,是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主要措施。全省文艺界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把“云南文苑”为作为文化“桥头堡”,依托“云南文苑”建设好东南亚、南亚艺术馆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馆,举办好中国、东南亚、南亚文化艺术周,为实现云南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和“桥头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明 云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