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内蒙古西部大开发10周年文艺发展成就
http://www.cflac.org.cn    2010-07-09    作者:巴特尔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内蒙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十六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及时做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推进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科学指导和扶持。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全面实施“九个一批”建设工程,即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创作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开发一批文化人才、抢救保护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树立一批文艺团体、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乡、建成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提出具体目标与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政府投入不断加大,民间投资不断积聚,开始形成多渠道投入、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内蒙古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文化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草原文化研究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有力,文化精品和品牌享誉全国,文化名人不断涌现,文化设施不断健全,文化市场持续繁荣,文化产业蒸蒸日上,民族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以创新科学理论指导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实践、加强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的显著特点。自治区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丰富、创新基础之上,使建设民族文化的实践活动焕发勃勃生机。2004年,自治区启动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2008年,批准设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等7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理论构架已经形成。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为基地实施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推出了一大批创新性研究成果,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三大主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草原文化成为了自治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人文资源和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自治区按照文博事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投资,重点建设”的发展思路,通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以内蒙古博物院为龙头,盟市博物馆为骨干,重点旗县博物馆为基础,以民间收藏和企业投资为补充的各地方、各行业和各种所有制博物馆协调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全区现有35座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50万件(套),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总数达1.5万余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3处,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0余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国家一级文物达1522件。

    2005年,自治区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9月6日),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还先后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和出版蒙古文《中华大藏经》等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项目;启动全区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蒙古族服饰艺术项目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目前内蒙古正在积极申报呼麦、元上都游牧文化区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中蒙两国联合启动了联合保护长调10年行动计划;自治区申报的长调、呼麦、马头琴、那达慕、搏克、曲棍球等8大类、17个项目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0位民族民间艺术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自治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相继批准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内蒙古紧紧依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扶持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一大批文化精品脱颖而出,成为内蒙古草原名片,走出草原、走向世界。《天边》《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呼伦贝尔大草原》《陪你一起看草原》等草原歌曲唱响海内外;电影《季风中的马》、电视剧《东归英雄》、蒙古音乐剧《草原传奇》、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大型蒙古风情剧《鄂尔多斯婚礼》、民族舞剧《草原记忆》等一大批优秀民族歌舞和影视作品享誉海内外。青年无伴奏合唱团代表国家和自治区出访演出,先后在国外演出140余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西班牙大教堂、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德国市政音乐厅、英国伦敦卡杜甘音乐厅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美妙的歌声,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获得很高的赞誉;呼伦贝尔市打造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演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被列为2008年香港世界儿童合唱节首场演出节目;千人马头琴齐奏则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近年来,内蒙古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第六届全国杂技节金狮奖、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国家大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2009年,内蒙古舞协报送的作品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三金、一银、一铜和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专业群舞银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近来,内蒙古又推出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以内蒙古草原文明历程为主线,以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主旨,以深入展现内蒙古历史文化风貌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为重点,组织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工作者,深入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把握内涵,梳理脉络,明确传承关系,确认典型形态和代表作品,推出与内蒙古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艺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富有活力和创作激情的文化人才队伍,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十五”以来,自治区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先后制定了《2001年—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了“四个一批”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各盟市和区直宣传文化部门普遍加大了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通过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重点项目和重大文化活动的实践中大胆起用和锻炼中青年人才,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及业务合作,举办业务培训班、组织创作考察、到文化发达地区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在职专业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文化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优秀文艺人才。其中有金鸡奖、百花奖、梅花奖、荷花奖、骏马奖等全国大奖获得者以及为数可观的作家、艺术家、哲学社会科学家、出版家,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名播音员、名导演、名制作及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才。如:德德玛、腾格尔、斯琴高娃、塞夫、麦丽丝、王新民、康洪雷等一批草原名人在全国影视和文艺界享有盛誉。

    内蒙古十分注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将其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打造文化品牌的平台。从2004年开始,内蒙古连续6年举办草原文化节,极大地扩大了内蒙古草原文化在全国、全区的影响,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食粮。2009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以“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活动主题,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先后举办了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及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民族电影、考古分论坛,推进了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从全区申报的26个剧目中筛选出6台优秀剧目进行展演;推出140余件草原文物精品和1500多种5000多册优秀图书音像制品进行展览;挖掘、整理并推出全区各地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长调曲目21首;开展民族电影展映周活动;邀请全国各地演出公司200多人、重点推荐自治区32个优秀剧目进行演出交易洽谈,加强了草原文化的对外交流。闭幕式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了60多年来为我区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学艺术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60位老艺术家获此殊荣。在草原文化节这个旗帜下,内蒙古的12个地区市盟,纷纷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呼和浩特以昭君出塞为题材,连续举办10届昭君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在鄂尔多斯,拜谒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体验蒙古族祭祀文化,观赏鄂尔多斯歌舞,已成为前来内蒙古观光的人们必选的内容。特别是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和服饰文化之大成,成为展示鄂尔多斯之美的世界性文化品牌。呼伦贝尔市打造出儿童合唱《五彩传说》、原生态民族歌舞诗《天边》、话剧《拓跋鲜卑》、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古乐演奏《蒙兀室韦》等5张文化名片,使中国最美草原更加神韵独具。建市只有30年的矿区城市乌海市,尽管缺乏历史文化积淀,但他们以书画为美,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书画艺术,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他们的城市品牌。

    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200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自上而下成立领导工作机构,先后出台了《内蒙古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目前,一批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相继成立,如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等等。自治区直属59家文化事业单位已有43家进行了内部机制改革,活力得到明显增强。

    近年来,自治区加强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努力构建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区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3.06%增加到2006年的5.82%。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内蒙古正蓝旗风景区(元上都遗址)和内蒙古查干苏鲁德旅游区获得“2006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内蒙古旅游热已在全国兴起。2006年,东联集团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北方新报社、昭君博物院、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赤峰力王工艺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响沙湾有限公司、包头绿色动力网吧连锁等10家文化企业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包头乐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随着自治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内蒙古博物院和内蒙古乌兰恰特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大、功能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已经建成。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展览馆已成为自治区最具活力的文化会展场所。各盟市、旗县区也相继建成了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红山先民聚落园、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元上都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工程也正在筹划建设中。目前,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都至少有一座图书馆、一座文化馆,848个苏木乡镇建有文化站,70%的嘎查村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四级群众文化网络。2008年3月,内蒙古博物院、乌兰夫纪念馆免费开放,其他盟市旗县博物院、博物馆等76个文化场馆先后免费开放。截至目前,仅内蒙古博物院就累计接待参观者140多万人次。此外,全区共有盟市级以上电台13座,电视台14座,旗县及广播电视台76座。广播、电视节目都达到119套,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98%和91.44%,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30%。近几年,通过大力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和“无线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质量明显改善,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0年,内蒙古又全面启动了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将对历史文化、民族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文化、文学艺术、文化人才、动漫业等19个文化资源类别进行全面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首次通过普查形式对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摸底、梳理和保护开发。为此,内蒙古成立了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5项普查工作:一是建立文化资源名录,明确文化资源类别、形态和总量;二是建立文化资源项目库,明确主要文化资源的蕴藏情况、流布地域、传承范围和衍变情况,确定需要重点保护和开发的文化资源项目;三是在建立文化资源名录和项目库的基础上,建立大型完整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四是提出专题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五是对濒危项目可采取抢救性数据采集工作,推动普查与抢救同步实施。此项工作的开展,必将对内蒙古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都进入了快行道,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内蒙古这艘巨轮,必将乘风破浪,直达沧海。

    (巴特尔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