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文联赴辽阳慰问演出走进村镇 文艺辅导面向基层
http://www.cflac.org.cn    2010-06-18    作者:张丹 于双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辽宁省文联组织艺术家来到辽阳市辽阳县,为当地群众送上了精彩文艺演出,“文艺进乡村,辅导面对面”也同时进行。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伊忱带队,来自辽宁歌剧院、沈阳评剧院、沈阳音乐学院、沈阳曲艺团的艺术家及书法、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辅导老师3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演出和辅导活动。

    慰问团首先来到了辽阳县小北河镇,一下车,艺术家们就忙着为早已等候在广场上的群众送上他们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演出在辽宁歌剧院孙瑜演唱的《好运来》《美丽的心情》两首歌曲中拉开序幕,甜美的嗓音、动听的旋律唱出了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也唱出了百姓心中的欢欣与喜悦。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朱思念为大家表演的魔术,年轻的魔术师凭借着敏捷的手法、精湛的技艺使表演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引得许多小朋友跑到舞台前想一探究竟,场下的观众也不时发出惊叹声与喝彩声。第二天,慰问团来到吉洞峪满族乡。文艺演出中,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史玉学演唱的《母亲》,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所有观众;而另一首东北民歌《丢戒指》则以欢快的曲调带给大家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年过花甲的沈阳评剧院一级演员宫静演唱了评剧《人面桃花》选段,音色优美、唱腔地道,受到观众赞誉。5岁的齐馨悦小朋友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将《花为媒》选段表演得丝丝入扣,颇具大将之风。慰问演出在《我的太阳》和《跟你走》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作为与本次辽宁省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相配套的活动,“文艺进乡村,辅导面对面”自去年就开始启动,如今已陆续组织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文艺评论等方面的艺术家走进辽宁省的10余个乡村。此次来到辽阳县小北河镇、吉洞峪满族乡的几个乡村,针对当地文艺活动的主要特色,开展的是书法、美术、秧歌等方面的辅导。为此,辽宁省文联专门邀请了中国书协会员、辽宁省书协理事师索民、王文轩,辽宁画院专职画家李智,辽宁歌舞团附属艺术学校舞蹈老师崔晓琪、董末等艺术工作者参与辅导。

    在小北河镇,听说有艺术家要来此辅导,邻近村子的秧歌队一大早就聚集在马家村文化广场。据介绍,小北河镇有10余个秧歌队,近500人参与,其中小北河村老年秧歌队是较为突出的一个。这个秧歌队成立已有10年,成员多达50余人,平时经常在镇文化站活动练习,曾多次参加县里和辽阳市的秧歌大赛。当天,老人们特地穿上演出服装,展示自己的秧歌技艺。崔晓琪、董末两位老师在仔细观看了老人们的表演后,精心设计了一些秧歌动作,手把手地指导她们如何在秧歌中使用扇子的技巧。天气虽说酷热难当,但辅导老师们却毫不在乎,一丝不苟地反复示范演练。一场练习下来,老师和秧歌队的大妈们都已经汗流浃背,但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秧歌队里的徐大妈激动地说:“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平时就是自己瞎玩,看着教学光碟练习,根本没有老师的专业指导,现在好了,知道怎么跳了,以后更得好好练习了!”

    师索民、王文轩是第一次随省文联走进基层进行书法辅导,基层群众对书法的爱好深深地感染了两位老师。特别是在吉洞峪满族乡,原本不大的会议室挤满了书法爱好者,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写,不过在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后,大家便争先恐后地让老师指导。辅导老师们从用墨的干湿浓淡、用笔的粗细均匀讲起,逐字逐句地为大家讲解、演示书法的基本功。76岁的高广福老人练习书法多年,一直苦于难以提高。看见老人写得认真,却一直放不开,王文轩就耐心地引导老人,让老人渐入佳境。高广福说:“我们这儿从来没有老师来给辅导过,这次经过老师的指导,让我找到了练习的方向,我有信心能让自己的书法水平再提高一步。”李智为了做好这次辅导,特地准备了自己最近创作的一些工笔画,向两个乡镇的美术爱好者认真讲解创作技巧。辅导结束后,李智坦言:“现在的基层不缺各种艺术形式的爱好者,缺的是引导他们进步的老师。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多下基层走走,为群众多做点实事。”

    两天来,文艺演出给乡亲们带来了欢乐,而辅导更是对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基层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的艺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伊忱表示,近几年,辽宁省文联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去年开始的“文艺进乡村,辅导面对面”活动,已先后组织50余位艺术家深入铁岭、阜新、朝阳、大连等市的乡村举办辅导、培训、讲座等30余次,受益群众千余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同时,它已经成为辽宁省文联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项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引导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基层文艺爱好者接受专业的艺术培训,提升艺术修养,提高文化活动水平,努力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真正成为文化惠民工程的受益者。”伊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