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教育重在“学以致用”——访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http://www.cflac.org.cn    2010-05-14    作者:云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揭牌成立,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担任该院院长。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多年来潘鲁生深入研究设计艺术教育问题,并主持设计了第十一届全运会视觉形象系统、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等重要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推进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创造”的水平和趋向?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设计领域和院校需要做的是什么?

    潘鲁生: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是当前产业、教育以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不仅关系到产业竞争、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也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关系到民族创造力的提升。事实证明,在国际产业链布局中主要承担加工制造环节,不仅获益微薄、能源消耗巨大,而且设计研发、营销管理等相关环节的缺失,会对人才就业、文化传播造成影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原创意识,势所必然。应该说,我们具有推进实现“中国创造”的良好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日臻成熟且庞大的加工制造体系、以百万计的设计专业学生、广阔的国内外消费市场,都是提升发展的基础,也是动力。简言之,设计和设计艺术教育应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融会前沿理念,熔铸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核心动力。

    记者:当前,设计艺术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成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将在哪些方面发挥优势、开展工作?

    潘鲁生:据统计,2001年至2006年,我国开设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年均增长率达13.2%;2009年,在1983所普通高校中,近70%院校设置了设计艺术类专业。可以说,设计艺术教育确实处在历史上空前的发展时期。当然,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等。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就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开展设计专业信息统计与分析、建设设计数据发布平台、建立设计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分析和把握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记者:设计艺术教育重在“学以致用”,您如何实践这一理念?

    潘鲁生:设计艺术是应用型学科,设计艺术人才不仅要有创意创新能力,还要具有创意表达和应用能力。因此,设计艺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是创新和应用,有应用前景,才能服务社会;有创新价值,才能引领生活。因此在设计艺术教育中,需努力构建一种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素养、专业化的表达能力和设计服务的综合素质,我将这种教学体系称为“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即通过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循序渐进地开展课程实践、创作实践、项目实践、行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将提升理论素养与锤炼操作技艺相结合,将打造职业能力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目标是使设计人才胜任设计岗位,适应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融入产业及文化发展并葆有发展潜力。

    记者:“重艺轻技”往往导致设计与应用的矛盾,加强设计产业研究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向,您在这方面有何见解?

    潘鲁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原因之一是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学校必须把握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只有在紧密衔接的基础上,教育对产业的服务甚至引领才会成为可能。因此,针对设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当加强产业的应用研究,通过全面的产业信息分析和把握,进一步完善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

    记者:扩大设计领域的国际交流是必然趋势,您认为这会为一所设计类院校带来哪些影响?

    潘鲁生:设计教育的国际交流往往能带来设计灵感的碰撞、设计方法的交流以及设计理念的转化和提升。在交流中,师生能够进一步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相互借鉴吸收创意与表达的优长,更深入地体察和思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设计语言,寻找确立自身特色。今后,我们将通过工作坊、大型展示活动、联合田野考察以及设计课题研发等多种形式,加强设计艺术教育交流;通过鲜明的设计主题、多角度的探讨交流、多元文化的融合碰撞,提升教学活力;在合作过程中,打造国际化视野,促进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进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