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点化生命——对综合艺术课程的体会和再思考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09    作者:崔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及其实验教材——《艺术》,在国家级首批实验区已进入了第十个年头。

    艺术课堂应沉淀给学生什么

    曾有专家断言:几十年内,小学、初中的美术课根本就没有解决全体学生的美术技能问题,按照目前这样的状况,再继续走下去,也解决不了学生的美术技能问题。当然“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但事实上说,走出校门多年后的学生,没有多少学生具备高超的美术技巧,更不要指望人人都是美术工作者。那我们培养什么?“要遵照人的艺术能力形成的规律,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艺术修养和能力的人”。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可以说不单单是美术学科,音乐学科也莫过如此。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在每周只有2节-4节的艺术课时里,我们要尽可能在学生成长的路上,为其人生发展留下一个艺术的坐标,通过艺术课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长大后不仅能成为国家的建设者,而且还能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所具备的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涵养、艺术生活能力。

    分科教师如何上艺术课

    《艺术》课程标准曾提出“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多学科综合”教学思路,可谓用心良苦,这也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美术、音乐单科背景下的艺术教师能够上好艺术课。美术课标组组长尹少淳教授曾呼吁,中国美术教育唯一的出路就是把美术课上成文化课。这里的文化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整个的人类的文化与艺术文化,应该将所有的美术技能传递教学课程,用文化的学习方式来教学,而不是用现在的第一步这样画,第二步这样……。培养“会听音乐的耳朵,能够欣赏形式美感的眼睛”,这也是每个普通人审美素养的本质力量。浙师大李力加教授认为:“美术、音乐单科背景下的艺术教师,要想上出真正有水平的艺术课程,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儿童感觉器官的和谐发展。解决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学就不能按照已经习惯的美术、音乐教学方式,‘直奔主题’式的进入某种学科表现活动的传递里,而需要在教学设计开始阶段,就从如何发展儿童感知觉入手,思考一切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人的视觉对艺术的感知。

    两种课程的关系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不仅是思想上、观念上的一种转变,更是一种行为上的转变。所谓不破不立,破一样东西很容易,立一种东西就很不容易了。艺术课程同样如此。课程的发展是在继承中发展的,音乐、美术学科好的教学经验方法仍然是综合艺术课必须借鉴和完善的。综合艺术课所做的就是把分科的音乐、美术教学做得更丰富些,形式更多些。通过“跨科目、跨领域的打通、渗透、关联,在多种通路的碰撞中激活、开拓想象和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课程与音乐、美术课程应该是并列关系,是互相补充、完善的关系,而不是排斥关系,尽管他们体系应有所区别。

    总之,无论艺术课程如何,它都像一把重锤,已敲响在许多人的心里,对人们的触动是很大的,历史会留下它的声音。

    (作者系宁夏灵武市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