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友郭风送行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02    作者:屠 岸    来源:中国艺术报

    淡泊文章浑漫与,

    自由魂魄任翱翔。

    风清月白谁堪比,

    笛韵笙歌泊故乡。

    榕树凝眉辞玉帝,

    气根俯首念羲皇。

    从今尽拂嚣尘去,

    且待搀星捉太阳。

 

    小山从福州电告我:郭风先生已于1月3日凌晨2时45分病逝于福建省立医院。我心头一震,惘然若失。脑子平静之后,构想了一副挽联,打电话告诉小山,请她设法写在白纸上,挂在郭风灵前。之后,我又写了一首为郭风送行的七律,如上。去年10月3日,我专程从北京到福州探望郭风,不意竟成永诀。

    我的挽联是:

    秋声潇飒爱抚一头避雨的豹

    春雨连绵慈溉万朵普通的花

    横批是:风清月白

    郭风生于农历丁巳年12月17日(公元1918年1月29日),属蛇,出生地是福建省莆田县(现已改为市)。6岁入私塾,3年后转入小学,中学,后至福建省立师范中文系深造。历任中学教员、报刊编辑。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福建省文联、省作协工作,历任省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省作协主席、《福建文学》主编。晚年任省文联和省作协名誉主席。郭风是中国现代和当代的散文和散文诗大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出版的作品有30余部,略提几部:《避雨的豹》《叶笛集》《笙歌》《你是普通的花》《红菇的旅行》《汗颜斋文札》。可以说是著作等身。

    “秋声”是郭风结发妻子的名字,他们一生恩爱。秋声已先于郭风辞世。

    我曾问过郭风他笔名的来源。郭风本名郭嘉桂,年轻时爱上文学,写作投稿。他告诉我:22岁时想取一笔名,当时他住在一所古老的宅院里,抬头见到一副楹联,其中有“风清月白”字样,他就随手写下“郭风”二字,作为笔名,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一生。他说,当时也没有深思,就那样定了,似乎得了什么启示。我说,偶然中有必然。风清月白,正是郭风人格和文格的写照。

    郭风和我的友谊,始于1978年。这年秋天我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到福建联系作家,组织稿件,结识了郭风,成为莫逆。从这一年起,他每年送我樟州水仙,连续29年不间断,直到他病重住院。我曾有多首咏水仙诗赠郭风。如写于2002年的《致谢郭风兄赠水仙历二十五年》七律:

    品茶闽海犹昨日,

    京国重逢执手亲。

    二十五年云过眼,

    年年仙杖叩帘门。

    凌波窈窕牵霞绮,

    入室蹁跹伴梦魂。

    如水真情天地阔,

    三千里路绾芳邻。

    三千里路指北京与福州相距1631公里,合3262华里,天涯咫尺!

    郭风热爱儿童,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他亲近祖国的山川文物,亲近生灵万类。他常以动物植物为题材,与儿童对话。他的散文和散文诗,恬然淡定,宁静致远,涉及历史、生活、文化、人物,娓娓道来,不刻意,不矫饰,于不经意中透出深邃的哲思,洋溢和谐的理趣。郭风为人谦和,志存高远,善待他人,严以律己,在涉及名望与地位时他坚守不与人争的原则(但并非放弃原则立场),这一点在文学界也广为人知。

    我诗中提到榕树,不仅因郭风曾主编过《榕树文学丛刊》,而且我觉得榕树正是郭风的象征。我在福建到处见到榕树,壮健沉稳,从泥土中长出,而它的无数条气根,又从上向下垂挂,扑向泥土。泥土就是祖国,泥土就是人民。郭风从人民中来,一生为人民写作,回到人民中。我诗中写到“辞玉帝”、“念羲皇”,因为我想到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与子俨等疏》中有句“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止,自谓是羲皇上人”。我觉得郭风的人品多处与陶相似。《五柳先生传》中有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从此自终”,似乎就是郭风的形象。陶所向往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以及“羲皇上人”,固然与今天的时代气氛不合,但在摒弃名缰利索、拒斥拜金主义上,郭与陶自有契合处。

    郭风大哥,如今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的灵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搀星捉太阳”,游戏在他所迷恋的童话王国中,做一个永远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