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里附着京胡韵 心中跳动着锣鼓音——访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
http://www.cflac.org.cn     2010-03-26     作者:董大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戏是我的梦,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根,脉搏里附着京胡韵,心中跳动着锣鼓音,梦里魂里都是戏,我是一个戏中人……”这是3月17日在京首映的、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领衔主演的大型京剧电影《响九霄》开场时的一段唱词。欣赏完整部戏,记者深感,这唱词分明就是裴艳玲自己对戏曲事业的一份真情告白。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裴艳玲是一位才艺超群的艺术家,她集京剧、河北梆子、昆曲表演于一身,曾两次赢得中国戏剧梅花奖,2009年,凭借新编京剧《响九霄》荣获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梅花大奖”。如今,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的大力支持下,裴艳玲及其同仁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以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再次将《响九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首映式上,裴艳玲除了表达感激之情外,她还谦虚地说,能够成功排出这部戏,绝对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大本事,只是她的运气比较好,刚好赶上中国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时机。裴艳玲说,通过这部戏,她发觉自己又年轻了,她要再接再厉,把这份感激之情珍藏起来,继续为戏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痴心不改 一生为戏终不悔

    裴艳玲原名裴信,出生于戏曲世家的她一岁半时就开始看戏,5岁登台救场饰演秦英,大受好评,从此展开了她的事业轨迹。9岁时父亲为其取艺名裴艳玲。在裴艳玲眼里,父亲最初为其取名为“信”,是因为父亲重男轻女,把她当作男孩来养。而这恰恰为裴艳玲日后在武生行当大放异彩埋下了伏笔。

    除了父亲的言传身教,裴艳玲还拜师李崇帅、崔盛斌、郭景春,问艺侯永奎、李少春。她师承京、昆两家,后唱河北梆子,平日里的好学不倦加上天赋才气,9岁时的裴艳玲就能挑梁,12岁就加入了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从艺以来,裴艳玲带给观众许许多多感人的戏和有血有肉的人物,从上世纪50年代的《哪吒闹海》、60年代的《宝莲灯》、70年代的《林冲夜奔》、80年代的《钟馗》、90年代的《武松》,到今天的《响九霄》,无不给一代代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0多年的戏曲表演生涯,裴艳玲经历了由京剧转向河北梆子再回归京剧的过程,当问及之所以会有如此经历时,裴艳玲脑海深处的回忆由此慢慢展开:“上世纪60年代初,河北省的省会在天津,周恩来总理在天津抓了个‘小百花剧团’。河北梆子作为河北省的省剧,自然也要抓。我当时在山东乐陵京剧团,到天津演出。他们觉得我唱得挺不错。于是就让我来天津,表面上是答应让我来唱京剧,结果却是来唱河北梆子的。得知自己是被‘骗’来了后,当时就傻眼了。后来,给毛主席演出,我演的是《闹天宫》,毛主席看完后说:‘这个小猴子演得不错!’然后还问我会不会唱《借东风》,我说会。于是就给毛主席唱了《借东风》。当时我心里明白,被毛主席接见过,就更不能走了。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想自己练就了一身不错的老生戏,哪能就只唱河北梆子?”时光荏苒,已是人到中年的裴艳玲重返京剧舞台的念头再也抑制不住了,1997年裴艳玲终于踏上重返京剧之路。裴艳玲告诉记者,选择重返京剧舞台除了自己不甘心于只演唱河北梆子外,还因为她时刻记得,唱京剧是父母对她一直以来的期盼,也是她自己从小就有的梦想。

    重返京剧舞台的决定做出之后,裴艳玲开始有意地淡出国内舞台,远赴海外去寻找一个陌生的环境,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从头再来。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在这珍贵的十几年之中,裴艳玲从头开始,重新雕塑自己。她说:“我的眼泪、我的欢乐、我的梦想,以至于生命,都长在了戏里。为了戏,虽然失去许多生活乐趣,但我一生无悔。”

    吃苦越多 活得就越有意义

    “既然选择戏曲作为自己的事业,那么就注定从业的道路上少不了辛酸与磨砺;既然自己对戏曲事业是如此的痴迷与忠诚,那么就没有什么辛酸与磨砺不可克服。”裴艳玲说,“人一生下来就应该吃苦,吃苦越多,这一辈子活得就越有意义。”想起少时练功学艺时的情景,裴艳玲说,她和同门没少挨师傅的责骂甚至是痛打,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初跟随李崇帅老师学艺。据裴艳玲回忆,李老师对弟子异常严厉,学生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练早功,上午随琴师吊嗓子,下午再练功,晚上散戏以后,再学文戏。

    《林冲夜奔》是一出被业界普遍公认的高难度戏,在表演上要求演员对唱、念、做、舞、手、眼、身、法无一不精,无一不见功底。为了演好这出戏,裴艳玲可谓倾注了所有心血,她深入研究、精心揣摩剧中的每一个身段、每一句唱词、每一处感情,以至于每一个眼神。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在这部戏中的出色发挥,裴艳玲于中年时实现了她艺术巅峰的跨越。无怪乎著名剧作家曹禺在看完《林冲夜奔》后盛赞裴艳玲是“国宝”。

    “响九霄之所以被赞誉为清末梨园界的奇才,不单是他表演的角色行当跨越非常宽,同时他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光芒四射的东西,包括他对人生、对爱情、对事业的态度,因此要想把他演好,就必须要下苦功,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其中。”拍《响九霄》的过程中,裴艳玲连吃饭、走路时都在琢磨。为了演好结尾部分长达10多分钟的一段哭戏,裴艳玲可说是做到了与角色融为一体。而谈及在剧中如何做到既能一人扮演男女角色,又能一人分饰了几个人物时,裴艳玲说:“关键就是要用心去诠释、用汗水去浇灌,因为好角是用泪泡出来的。”

    心系舞台 年过花甲不服老

    奔波于戏曲艺术舞台半个多世纪的裴艳玲,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但她对戏曲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不但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强烈。在裴艳玲眼里,演戏不仅是在讲故事,还要有情感的追求,她的追求就是用自己一辈子的努力让观众感受到戏曲的千姿百态。裴艳玲给自己的艺术生命列出一个时间表:《响九霄》她保证至少可以演到65岁;《乾元山》《蜈蚣岭》《钟馗》《夜奔》这类见功夫的武戏,再演5年没什么问题;《火烧连营》《哭灵牌》这类的文戏,如果嗓子没什么意外,应该能够唱到70岁。“不管怎样,我都会发挥最大的艺术潜能,来为观众服务。谁让我是为戏曲而生的呢?”裴艳玲笑道。

    裴艳玲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响九霄》这部戏无论是剧本的结构,还是唱腔和动作的设计都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对于剧本中每一段台词、每一个动作的设计,裴艳玲都会身体力行,并事先做出几个甚至是10多个备选方案以供选择。当有人问她,如何保持如此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时,裴艳玲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心里时时刻刻都想着戏曲,想着每一天需要做什么,需要补充什么,时刻都不能忘了练功。

    激情不减 只为明天更美好

    在裴艳玲的艺术观里,有一种深入到骨髓的东西,那就是向传统学习。她坚定不移地认为,传统好比母亲,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哪里遇到了问题,都可以从传统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有人说裴艳玲属于“保守派”,可是在没人敢对《钟馗》这部戏进行改编的时候,裴艳玲敢在其中加入一些南方音乐元素,加以突破;她还率先在全国实行京剧、昆曲、河北梆子“三下锅”的演出形式,打破了长期以来一个剧团内只能主演一个剧种的戒律。有人说裴艳玲属于“革新派”,然而她却一直在严谨地把握着传统这一关,《林冲夜奔》的成功得益于传统,如今,《响九霄》能够进行突破性的创造也得益于传统。对于那些无原则的、急功近利的戏曲改革,裴艳玲向来极力反对。在她看来,只有立足传统,然后再巧妙地、细心地去改革、去创新,这样所取得的成果才是优秀的。

    表演之余,裴艳玲一直关心着中国戏曲事业的传承,今年已经63岁的她虽然还活跃在她挚爱的舞台上,但她认为,一个人再成功也是有缺憾的,戏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后备力量。为此,裴艳玲除了带徒弟,开培训班,她还创办了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艺术中心。

    近年来,为了中国戏曲的传播,裴艳玲还先后在丹麦、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新加坡等国举办讲座,大力推广中国戏曲在国外的传播,在裴艳玲看来,走出国门开办这样的讲座,不但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带到国外,同时也是与国外戏剧同行的交流,这种交流既开阔了视野,又回归了本真。“在国外一边给那些洋学生编排新戏,我一边也在思索、总结,并愈发感觉到我们民族的戏曲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若不为之做些什么,就对不住我们的祖先和老师。”裴艳玲语重心长地说。

    对裴艳玲来说,演戏是她生命的全部,她唯一崇尚的地方就是舞台。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舞台上,裴艳玲一直以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自勉,那就是“为了给人来带来安慰与光荣的最美、最高尚的艺术,再多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