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现精神 融汇与革新——当代中国画大家石齐画展将办
http://www.cflac.org.cn    2010-03-16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大连万达集团承办的“笔墨现精神 融汇与革新——当代著名中国画大师石齐个人画展”将于3月28日至4月5日在中国美术馆精彩呈现。

    这次画展共汇集了石齐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创作的100余幅彩墨精品,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人人都在幸福中》、《活到老学到老》、《飞雪迎春》等石齐早年的成名作品,以及《打粮图》、《辉光无限》、《佛心图》等笔墨探索变革时期的佳作,更有近年来创作的《万荷塘》、《家园》、《梦》等日趋完美的艺术精品。

艺语

    当代中国画大家石齐是万达集团继吴冠中之后,又一位系统收藏其作品的艺术家。近40年来,石齐在绘画艺术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同龄人的前列,为中国画的推陈出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石齐的绘画在吃透了我们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中的精华,并能融合西方现代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其极具个性的风格。我们相信,石齐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对艺术语言不遗余力的探索,将使他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中国传统文化绵绵传承、悠久而广博,其丰富的养料,足以滋养庇荫在她身下的每一位艺术家,但同时又可能成为许多艺术家发展创新的沉重包袱。石齐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他的开拓与探索精神,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革新精神。他开辟了一条跨越传统模式、吸收融合中外艺术表现的创作道路。作为一名在艺术创造上执着的创新者,他以一种世界现代性的表现形式,最大化地发挥墨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拥抱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热烈的精神境界,并与之气息相通。——郭庆祥(著名收藏家)

画不惊人笔不休——论石齐的绘画艺术

奚耀艺

    新中国美术经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它每一个时期的意识观念、形态格局、表现语言等诸方面,与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思想领域的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石齐的绘画创作道路和画风变革的探索,正顺应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创立了具有时代性和独特风格的新的中国画笔墨精神。

    石齐出生在抗战初期,其正式接受美术教育也正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形成和成熟的时代。所以,其基本的美术创作观点就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当时的美术创作有着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意识规范,而否定个人的自由创作和独立精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统一模式复制“红、光、亮”一类的宣传招贴。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成长起来的画家,大多都经过美术院校的正规基本功训练。虽然石齐学的是工艺设计,没有经过这样的所谓“基本功训练”,但是这种“基本功”往往是对画家心灵自由和表现创造的束缚。而石齐由工艺设计进入中国画笔墨世界并勤奋钻研,似乎就少了一条捆绑自己艺术创造力的无形枷锁。因此,当同时代的画家还在习惯于同一套依循概念的思维方式时,1973年石齐创作了中国画《迎春》并参加全国美展,以热情奔放的笔墨和清新的格调,打破了当时千人一面的模式化局面,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而崭露头角,使他在中国画坛脱颖而出并备受瞩目。

    之后,石齐又先后创作了《飞雪迎春》、《活到老学到老》、《人人都在幸福中》等一批主题性中国画作品。在题材、造型、结构上虽然免不了留有那个时代的印迹,但在人物画创作及水墨写意表现方面,石齐的画风已经形成了墨、色痛快淋漓和生动率真、不拘一格的奔放风格,并使得他成熟的审美情趣与传统笔墨观念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被封闭和否定了30年的西方现代思想也进入了国内文艺思想领域。知识界和艺术界开始了对西方艺术的探讨和借鉴,国内美术创作的风气也逐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更朝着个性化、独特性和创造力方面转变。

    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石齐不满足已经取得的艺术成就,毅然放弃已被人们熟知的笔墨风格。从80年代初开始,潜心8年苦苦探索,寻求一种能体现个人风格并与他人拉开距离的艺术表现语言。他不仅继续迷恋中国画史上八大、石涛、陈老莲、虚谷等历代大家,又潜心研究世界上各种绘画风格,从达·芬奇到伦勃朗,到塞尚,再到毕加索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8年时光虽然他总共只画出80张作品,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已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强调画面的黑白大关系,以强烈的色块、墨团和撒点、细线,统一在整体的绘画表现之中,并把写实、写意和幻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给人有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半抽象的独特的艺术效果。除了人物画,他也开始涉足山水、花鸟以及综合题材。这段时期他创作了《西域道上》、《江南三月》、《水乡印象》、《新城》等优秀作品。他的努力成果,促使他的中国画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勇敢革新者,常争议四起”。也是这段时期,石齐的绘画开始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他是一个在艺术探索道路上永不满足和前进的人,在不断的实践和思索中悟出:“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自辟蹊径”。

    从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中国社会已经逐步进入思想开放和经济繁荣时期,艺术家的自由创造已不再受到外界的限制,而此时石齐的艺术创作又开始了新的变革。《佛心图》、《辉光无限》、《打粮图》、《长城》、《白蛇传》、《雷峰塔》等一批批新作品问世,使得我们看到石齐对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拓展和对西方现代表现形式的融汇,以及其对艺术创新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已经结出了丰硕成果。这些作品画面有着强烈的笔墨张力和视觉冲击感,大墨块、大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厚实大气、淋漓痛快的彩墨世界,变形装饰和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在石齐的画面中,透出了勃发的生机和人文感召力。

    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的复兴成为了国家策略,“创新”也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谋求发展的基本要素。现在的石齐也继续其在中国画创新道路上新的探索和超越,并提出了新中国画之说。而在其最近的作品画面中少了耀眼的大色块,多了缠绵的笔墨情趣;少了充满冲突的张力,又多了格调清新的画意诗情。如《家园》、《喜伴香茗》、《万荷塘》、《采茶图》、《倚墨荷》等作品,内容上充满着对传统人文情怀的回归,但是,它的画面表现却处处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作者的创作心境和原创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真诚表达。

    石齐的中国画革新和创新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其创作不仅需要和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相连,而且艺术的嬗变更需要艺术家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和挑战自我的胆识,另辟蹊径,才能超越自我而找到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