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永远铭记革命英雄——《为了新中国前进》导演手记
http://www.cflac.org.cn    2010-02-05    作者:桑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期,由我执导的22集电视连续剧《为了新中国前进》正在央视一套热播,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所有人都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青春和生命换来的。作为艺术工作者,我认为,我们有义务回顾这段历史,让人们再次领略英雄们的风采,把那感天动地的精神传承下去。这便是我们创作《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初衷。

    英雄也是普通人,是做出了伟大壮举的普通人。从一开始,我就认为《为了新中国前进》要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群栩栩如生、普普通通的人物。新中国正是由这些善良的,有着缺点、瑕疵的无名英雄们铸就而成。所以,《为了新中国前进》呈现的并非是董存瑞一个人的英雄事迹,而是将他放在一个集体当中,讲述他和周围的战士在革命战争中的动人故事。其实,董存瑞和他六班的兄弟们正是千千万万为革命献身的革命先烈的代表。这也是本剧不叫《董存瑞》而叫《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原因。

    “质朴的悲壮”是本片风格的定位。我期望用真实、质朴的风格去塑造剧中人物,去营造剧中环境。真实和质朴是我们的追求。真实,是本剧的生命。真实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的真实,就是演员在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时候,要真正深入角色当中,让自己和人物融为一体。另一个是物质层面的真实,包括战场效果、景地的营造和人物服饰造型等方面,对于全体主创来说,历史真实感的营造是首要任务。剧中六班的宿舍都是我们专门搭建起来的,演员们置身于那种环境和氛围中,表演起来更加容易进入状态。考虑到主要演员都很年轻,对那个年代并不是非常了解,而我们的编剧在之前收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很多老前辈和董存瑞的家属,于是我们让编剧在现场给演员们讲解,让他们对历史背景有了更多的认识,找准了角色定位。

    这部戏不仅要表现董存瑞,还要表现董存瑞周围的其他战士,这都要通过人物间的关系来实现。人物关系是演不出来的,而是靠大家平时的交流、了解达成相互的信任和默契从而树立起来的。因此,我反复强调演员们要尽量多地相互了解、交流,他们很快就打成一片,经常在戏外想着剧本、带着角色相互讨论,这使得他们就像一个班的战友一样,有时相互开玩笑,有时有些小摩擦,我觉得这样非常好,这使表演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质朴可信,表演状态也非常好。另一方面,我让演员在找准人物个性的同时,也鼓励他们自己发挥,不对他们做过多的限制,只有在表演出现偏差时才纠正。只有人物关系准确自然地流露,才会让人相信这个戏的真实性。

    这部戏是去年4月到7月在张家口地区拍摄的,那个地方是个风口,风沙非常大。拍摄期间几乎每天的风力都有七八级,有时风沙大得让人呼吸都困难。演员在表演中常常是台词说出来了,但是由于风沙太大眼睛睁不开,于是只好一遍遍地拍。而且拍摄中炸点常常埋得很近,离演员只有几十公分,有一定的危险,炸起的土和风沙卷在一起,吹得脸上身上到处都是。但是演员们从未抱怨过一句,非常敬业,令我非常感动。让我们高兴的是,董存瑞的妹妹和侄子看过这部剧后,对演员们的表演,尤其是对王宝强饰演的董存瑞都很满意。这部剧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是对我们全部付出的最大肯定。

    (本报实习记者李亮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