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千古此心同——谈越剧《西厢记•琴心》的形式创新
http://www.cflac.org.cn    2009-11-06    作者:孟秀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风吹铁马檐前动?莫不是梵王宫阙夜鸣钟?我这里潜身听声在墙东,却原来西厢的人儿理丝桐……”

    头一次走进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一曲幽婉清丽的越剧《西厢记·琴心》,已听得人百转千回,如醉如痴。看那台上主唱莲步轻移,顾盼生辉;6位伴舞水袖飘曳,婀娜雍容。一段经典传统的戏曲唱腔,就这样被她们演绎得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这是一台由中国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单位主办的“向祖国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产业(行业)系统戏曲演唱活动颁奖晚会”。由7位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的爱好者表演的这段越剧《西厢记·琴心》,以其完美的演唱和新颖的表现形式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此次戏曲演唱活动的金奖得主。

    突破戏曲表演的固有程式,借助舞蹈的手段烘托、表现戏曲内容,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给人带来的自然是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据介绍,编导宫晓玲从小学戏唱戏,之后又潜心学习舞蹈和声乐,是国家院团的专业演员,至今已有40多年的舞台经验。而台上那个扮相俊美、娇小妩媚的俏佳人,原来已经年过半百,是国家机关的一位公务员,名叫赵丹宇。赵丹宇虽从小喜欢越剧,但参加北京西城区文化馆的小百花越剧团成为职业票友,也还是近两年的事情。

    在传统戏曲中融入舞蹈的元素,让更多的人喜闻乐见,从而了解戏曲接受戏曲,宫晓玲和赵丹宇的想法一拍即合。

    为了策划和编排好这个节目,宫晓玲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打开这段音乐,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听,用心体会那里面的韵味与情感。服装颜色如何搭配,舞蹈动作怎样与主唱结合,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要细细思量。几位伴舞不但均为业余爱好者,且年龄也都在四五十岁以上,没有一番“魔鬼式”的严酷训练,想要达到今天的境界几乎不可想象。

    对于这样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宫晓玲将其归结为艺术的普及与多元:依然是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不同的是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更贴近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在宫晓玲看来,这样一种形式,首先是基于观众的需求。载歌载舞,始终是广大观众的一种喜好,以往的《洗衣歌》《大寨亚克西》等作品,都曾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表演唱,至今也仍有很大一个观众群保留着这样一种需要。而艺术发展到今天,衡量其标准的条条框框已经越来越少。有人喜欢,表明社会存在这个需求,对这样一个观众群就不应忽视。

    正因如此,近两年来,宫晓玲一直带领这支以“红色姐妹”命名的演唱组合,致力于用载歌载舞的形式传播红歌,所到之处,备受欢迎。由她编导的表演唱《红梅赞》《绣红旗》,在央视近日播出的《激情广场》中赢得热烈反响;《十送红军》则在这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产业(行业)系统文艺展演”歌咏比赛中再次折桂。越剧《西厢记·琴心》的构思编排,其实也是她们在此基础上的又一次拓展和尝试。

    宫晓玲认为,《琴心》的这种表现形式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也是很有好处的。戏曲传承,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人接受。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做,无论把哪些艺术元素融到里边,只要这个载体载入的还是戏曲,只要观众看了最终接受,老少皆宜也好,雅俗共赏也罢,这就是戏曲的成功,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文化总是要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中往前走,但无论怎样变化,中国文化的根依然在那儿。

    或许,从这个意义上亦可借用《琴心》里的两句唱词:“他曲未终我意已通……知音千古此心同,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