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并茂中的联想
http://www.cflac.org.cn    2009-10-27    作者:任 远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久前,一千多名观众在上海音乐厅欢聚一堂,分享了一场精彩的合唱音乐会。演出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团,他们在自己的首席顾问、我国合唱艺术泰斗马革顺和常任指挥任肇斌副教授的辛勤教育和严格训练下,奉献了20多首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中外著名合唱曲。整个晚上,观众陶醉在合唱艺术特有的和谐之美和“此乐只应天上有”的深邃意境之中。

    笔者接触合唱艺术已经有50余年,但是,对当晚在上海音乐厅的演出所掀起的观众席上如此热烈的反响,我似乎已经陌生了。这里没有人举着蜡烛或手电筒跟随台上表演者的鼓动而不断的摇晃,也没有狂叫和哭泣,但是,我们的心灵确实是被震憾了!虽然这只是一所普通大学的学生们的演出,离世界顶尖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说一句公道话,他们比一些专业合唱表演要强许多。笔者不久前在北京的一家国家级的大剧院欣赏比才的4幕歌剧《卡门》,中间休息时,发现不少观众退席了。其中不乏操着英语、德语和法语的外国友人。我也当然是其中一个。中途退场的原因,很可能是不满足于演员演出的不力。艺术就是感情,艺术离不开真情。如果你倾注于再创作中的感情不够真诚,你就很难唤起与观众的共鸣。这就是我们常常遇到业余合唱队演唱的激情往往会远赛过专业团体的原因吧?

    这支合唱团的演唱更有一个特别值得提倡的创作精神,那就是“认真、细致”。他们在指挥调教下,细致地处理对象不只是整首歌或整个乐段,而是体现到每一乐句,甚至每一音符的收放、强弱、起伏、跌宕,都能体会到表演者们对乐曲的诠释和独具匠心;合唱队对于“气口”(换气点)设置的准确率很高,以致连续和顿歇的交接符合疏密有致的美学原则。这种“过细”的艺术处理,也恰恰体现了严格的“治学”精神。

    学校的事,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生合唱队员,充其量也就是两三年的活动时间,而且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有学理工科的,也有学文科的,原来的音乐文化基础深浅不一。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要把他们训练得既能唱威尔第的歌剧选曲,也能唱莫扎特的声乐套曲或美国黑人的灵歌,这是不容易的事!我想,这80余位学子,将来大多数不会从事专业的合唱事业,但是,他们从合唱排练中所学到的认真做学问的精神以及团队精神,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至于他们从年届七旬的指挥任肇斌老师,特别是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马革顺先生身上看到的那种对事业的始终不渝的创造精神,更将长时间的鼓励这些年轻人去开拓未来。

    音乐艺术是最美的,它的文化含量也是最丰富的。因此,如果我们的一生有音乐为伴,那将是无比的幸福。我们会因它而比别人更富有,我们的心灵和生命也将比他人更坚强。当演出闭幕之后,当胜利的喜悦伴着泪水、伴着鲜花,簇拥着这群年轻人,使他们久久不愿离去的时候,我提议我们所有人都应在安静下来后,再久久体味我们所经历过的这一切吧。还有那些从事合唱事业的指挥、专家,我觉得现在重要的还不是切磋哪一首、哪一段的处理得失,倒是可以深入地思索今天的合唱艺术如何再进一步开拓,特别是中国的作曲家似乎都一窝蜂地去写流行歌手们要的东西了,却很少有人拿得出像瞿希贤、杜鸣心、施光南、陆在易那样的合唱佳作,以致让天南海北的合唱发烧友们总守着那几首唱了又唱的老歌老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华师大学生的合唱会上,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廖昌永代表周小燕前来祝贺,并从头听到尾。这更促使我进言:我们更多的专业演员应当也来观摩大学生们演出。我们的大学生们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替代了专业合唱团本应做的事,这是大学教育的闪光一页,但也是专业文艺黯淡的一面。因为,我们有一些专业合唱团已经解散了或名存实亡,许多歌手转行做买卖或走穴搞影视剧的配音,余下还坚守在舞台上的专业演员又很容易患上“创作疲劳症”,或者是落入表演程式化、同质化的套套,缺乏青年大学生身上那种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许多专业歌手连观摩别人的音乐会都不乐意了,还抱怨观众不领情,不给支持。这说得过去吗?我想,这些事才是我们要优先思考的。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