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丰博 诗的气韵——我看电视连续剧《解放》
http://www.cflac.org.cn    2009-09-11    作者:李硕儒    来源:中国艺术报

    看央视热播的《解放》,不禁神思邈邈,联想翩翩。如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已成为电视剧创作旷野里一座座挖不尽的富矿。如何经营,如何开掘,如何使其开采出的矿藏释放出更大的精神文化热能,就不能不成为创作者、批评者、观赏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解放》的作者王朝柱从未承认过自己是史家,但就我所知,他确实扎扎实实研究近现代史,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作这段历史的作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他以皇皇巨著《李大钊》发轫,笔锋一转,又连续创作出版了六卷七部《蒋介石和他的密友与政敌》,而且每部都卷帙浩繁、史料翔实、哲思缕缕。正是因为胸垒书山、心有哲思,之后,他的《巨人的握手》、《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延安颂》、《张学良》、《冼星海》、《八路军》、《船政风云》、《周恩来在重庆》、《解放》等一部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才能序列性地喷涌而出,在历史的天空下筑成一片亮丽的风景,他让我想起姚雪垠先生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是先成为明史学家,后才成为书写历史小说作家的。王朝柱的创作成功了,这不止是他个人的,其创作模式也为历史剧创作探索出种种可供研究参照的完善提高之路。

    写历史剧不光要写出史的真实、史的宏大,更需从纷繁细密的史料中抽出身来,以唯物主义的革命史观站在历史潮头,分析把握那段历史的矛盾、走向,讴歌进步者,鞭笞反动者,这或许是王朝柱构思每一部历史剧时的主旨和灵魂。

    《解放》写的是1946至1949年那段风云浩荡的内战岁月。八年抗战的浩劫,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已经满目疮痍,人民渴望的是安定、和平、民主、进步。可就在举国上下翘首以盼的时候,蒋介石却不顾民意,悍然挑起内战,又一次将疲惫饥饿的人民推向战火硝烟。这显然是违逆历史之举、罔顾民心之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先驱们不惜忍辱负重、苦心和谈,蒋介石却两面三刀一意孤行,这就使得共产党不得不从中原突围后步步还击,从被动到主动,打响了华东战役、西南战役、西北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作者正是循着这段历史的途程,写出了一个个战役的起、承、转、合,写出了每场战役的浩然正气与瑰丽多姿。因为从回望与冷思落笔,每个战役都写出了它的逻辑与哲理;因为炽热的革命激情的鼓荡,每场战争都打出了人心、打出了人性。如在西北战场,毛泽东为了牵制胡宗南的20万大军,他与周恩来只带着300多人的党中央,在雷鸣电闪的滂沱大雨中从小河村寅夜转战天赐湾,大山顶上胡宗南大军的探照灯交叠扫视,雨阵般的机关枪无目的地朝山野扫射,可只隔几百米之遥大山下面的毛泽东却一面安抚着众人,一面稳操胜券地指挥着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毛泽东的胸襟、谋略赞叹,不能不对他如神的用兵和伟大的牺牲精神而肃然起敬。在四平战役中,陈明仁的军队为了阻止解放军攻入车站广场,他们一面用美国空投的面粉筑成掩体,一面捅破装满大豆的麻袋,想起“撒豆成兵”的“妙策”,试图用满地乱滚的大豆滑倒攻入广场的解放军,未料,这“豆兵”尚未滑倒解放军,国民党兵已经滑倒一片,这个看似东北战场上的小插曲却蕴含着国共之战的丰富内涵。在孟良崮战场,张灵甫死守制高点,解放军猛攻不下,骄阳似火,战火胶着,双方都缺乏粮食和水。此时,刘大爷率领乡亲们推来一车车雪白的馒头,我军战士大口咬着,可干得冒烟的喉咙却吞咽不下,枪林弹雨中,秀兰领着乡亲们推来十几辆小车的水,解决了他们的吃喝问题。守在小山包后面的张灵甫部也需要水,他身边的魏参谋长饥渴地叫着“哪怕有泡尿喝也好”,可他们得到的只是几听空投来的美国可口可乐……传神的细节、释理的细节,这是任何一部成功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功因子。几个细节、几组蒙太奇道出了再雄辩的语言也难以说尽的微言大义: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武装,还是正义与民心?难怪陈毅感慨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难怪用兵如神的毛泽东那么强调人民战争的重要性。

    如果说翔实丰富的史料和科学的史观是写作历史剧成功的基础,那么,只有营造出浓郁的诗性才可使主旨高扬、人物升华达到观赏审美的更高境界。比诸王朝柱以往的作品,我以为,在《解放》中,他正朝着这个境界突进了一大步。且看张灵甫的死:张灵甫自杀身亡后,战士们用小车推着他的尸体游街示众,出于阶级仇恨,围观的军民们朝他的遗体吐来一口口唾沫。此时大步走来的皮定钧弄清张的身份后,立即命令停止游街,推回去准备安葬。之后,解放军为他净了身,换上一套解放军的新军装,并以400大洋为其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木,由陈毅亲自下令,准许张的被俘将领向他们的长官告别、参加葬礼……在那个腥风血雨、仇恨如云的年代,百姓们自难理解,特别是刚刚被张灵甫的炮火分别打死儿子和丈夫的刘大爷、秀兰更不理解,可陈毅的话却一下子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超拔而升:“张灵甫的思想是反动的,但他的肉体是无罪的。他死了,应当得到军人的尊严。退一万步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嘛!”一场好戏,又何尝不是一首好诗!对山东人民、华东野战军以至共产党,这真是一场大快人心、扭转山东战局的胜利,对张灵甫及至蒋介石则不啻是一曲挽歌。可经陈毅的大笔一点,这场好戏又升华为一首展示共产党宽博胸襟、高扬人性、高扬军人尊严的好诗!此诗绵长隽永,在当时,不知教化了多少国民党官兵踊跃投诚,对今天的海峡两岸仍有难以说尽的昭示与召唤。1949年2月,解放军已经开入北平城,在西柏坡,毛泽东正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一起,研究打过长江去、建立新中国的大势与战局。此时,陈云领进一位身着洋装的十二三岁的女孩,毛泽东打量着女孩不知是什么人,当罗荣桓告诉他这就是他的女儿娇娇(李敏)时,毛一下子热泪盈眶地抱起女儿,女儿竟挣扎着跳到地下。原来在苏联长大、还是幼时见过父亲的娇娇不懂中文,只有经过周恩来等人的翻译后,父女俩才伤感又陌生地相抱相认,他们都流出了辛酸的眼泪。镜头转换,到了元宵夜。政坛失势、内外交困的蒋介石携带儿孙避居故乡溪口,他为大势已去伤情,只好寄希望于儿孙。他抱着4岁的孝武想起毛泽东当年教诲他的同仁们发扬愚公精神的往事,如今仅仅4年工夫毛即反败为胜将自己逼回他的老家溪口,他也想以中国的传统精神为儿孙励志,可儿子诚惶诚恐,孙子想的是去美国求援的奶奶宋美龄将给他带回的美国巧克力……对此,蒋介石岂能不向壁哽咽……同样经历着国事家事,这种诗意的阐释将两人的胸襟抱负、信仰追求、性情气质以及历史的作为和评价书写得鞭辟入里。不止如此,《解放》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一支主调与副调,以共产党和进步力量为代表的主调从低回婉转东奔西突终至高歌猛进,引领历史的潮流;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副调则是从气势逼人骄狂跋扈终至一步步陷入四面楚歌,走向历史的悲剧。如张灵甫的死,黄百韬的死,陈布雷的死,黄维的被俘,傅作义的求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掣肘,宋美龄的赴美求援而不得……都重墨浓彩,为这历史的悲歌注入了浓浓的悲剧意韵。悲剧深刻,它总是能将丑恶和历史的反动撕开给人们看,看出它的本质、看出它的走向。

    从拍摄看,《解放》也是成功的,那恢宏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剧中道出的政治和生活哲理,特别是战争场面的宏大多姿都是以往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所不多见的。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刘劲饰演的周恩来自是早有定评,在《解放》一剧中更见炉火纯青。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晓伟塑造的蒋介石形象,他早已抛离了多年形成的概念化、脸谱化的套路,而是从人、人性以及蒋介石这个特定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入手,层层深入、入情入理地活化出这个给历史刻出那么深印痕的艺术形象。我们不能不感谢历史的成熟,不能不感谢成熟了的人们再也不拘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去简单粗鲁地评判历史人物;我们也不能不感谢马晓伟的勇气和创造,更不能不感谢他为再现这个历史人物所付出的心力和调动的种种表演艺术手段。遗憾的是,这部片子的开篇几集过于繁冗散碎、入戏较慢,若是能多剪一些,或许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