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注重对历史的思考
http://www.cflac.org.cn    2009-08-04    作者: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在北京剧协主办的《秦王政》研讨会上,徐晓钟、童道明、孙郁、谭霈生、林荫宇、索谦、杨乾武等专家学者以及廖向红、黄维若、黄海威等该剧主创人员,在为《秦王政》把脉之余,也就当下历史剧创作的自由与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嬴政如何从一个傀儡似的变为一个独揽王权的年轻帝王?这足以引发人们对历史、对人性的很多思索,思索这个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代君王怎样从历史走来、又怎样向历史走去。”著名话剧导演徐晓钟这样评价《秦王政》的题材选择。不少专家都肯定了从青少年嬴政切入历史的价值,他们认为,历史上关于秦始皇有很多史料,唯独青少年时期这一段非常少。这既是困难,同时也为剧作家提供了创造空间。秦王政身上浓缩了政治、阴谋、权力、军事种种因素之于人性的影响,秦王政的形象在话剧舞台上还比较少见,应当引起更多作家的关注。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谭霈生认为,评价一出戏绝不能用历史原貌去鉴别。剧作家无论是写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是虚构,艺术的本质就是虚构。他认为与其搬演历史事件,不如揭示事件背后的动机更激动人心。著名评论家童道明表示,以前的历史剧,我们老看到剧作家在为历史人物叫好,为光荣的过去喝彩,现在再看类似的剧作就看不下去了,那种“皇恩浩荡”实在让人接受不了。我们应当听到剧作家面对历史的一声声叹息。“谁都想做高贵正直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却在历史中出局了,于是只好做另外一种人。秦王政本来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我们在戏中眼看着这个人变成了这个样子。”青年编剧史杭认为,“艺术需要可能性,历史剧写的更是一种可能性。以往的可能性我们不歌颂它,而是去思考它,这是后来者的最大自由,也是剧作家给观众的自由。”